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如题所述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道德经》

翻译: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 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 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混沌不清楚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众人皆有余而独若愚。大家都才华横溢,显得非常富足,而我却像是被人遗忘丢弃了一样。

很多年轻的朋友们过于执着于自我的展示。感觉自己的展示非常聪明。像许多人卖弄他的执着、毛病和成见,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尊贵其正确的。有了任何的行为,任何的成长,任何的进步。都觉得自己了不起,心中的执着计较概念在一个瓶子里晃晃荡荡,想个不停。

过去自己和朋友办了一个读书群,很多的年轻人在里面,也看到了很多年轻的现象。不只是我的朋友们,甚至是我都有自己想要拯救世界,拯救人类的想法。有救他人的想法,这是一种慈悲和善心,当然很好。但是有整救人类的想法,这样的光彩四射、口若悬河到最后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没有到,只是自己心中的想法和念头。可即便是只有这样的念头,也让他们失去了更多的朋友。想要出众,自己聪慧绝伦,而其他人愚钝无比,就会招致身边人的厌恶和反感,自己反而什么都做不到。

避开别人,得到自在。进入世界也不显出任何的一点能耐。平凡就是最好。真正能能够安稳做事的人,一定不是人群中有点事情,就蹦的最高的人或者总是发表着各种各样的言论的人。而是不招人嫉妒,让大家都很舒服,大家都能接纳,非常憨厚,永远都是让别人好利益别人的人。

试想,当这个人身 边的人都可以得到利益的时候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他的旁边,自然就容易做成事。而那些太过卓尔不群,贪图一己私利的人,因为待在他的身边得不到任何的利益,所以也会招来其他人的反感。一个人单打独斗,终究是很难成事。所以不显示自己的能耐,不出风头,宁愿躲在角落里被人遗忘,静静的享受自己做自己本分中的事情,不断的利益别人,反正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益。

有一句俗话叫做“地球离了谁都会转”。我们执着于证明自我的存在,就会找各种各样的事物、情景、关系去附着自己的心性,靠牵连的痛苦和感觉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但这些都不是我们本来真正有的样子,也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真正不可替代的存在反而是那些我们并没有执着的东西,比如空气,阳光雨露和水。

永远不要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永远让人觉得自己是已经被遗忘了的,就像空气一样,我们离不开空气,但感受不到空气对我们的影响,却一直在空虚中获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