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种类问题???

请问大家,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类型,这三类事业单位哪类比较好,具体都有什么区别??希望明白人给我解答一下,在下不胜感激~!!!谢谢......

差别就在于维系单位运转的钱(工资、办公费、其他费用)从哪里来
全额拨款就是所有的钱都来自财政预算拨款
差额拨款就是单位要有部分收入,不足的部分从财政拨款里解决
自收自支就是财政上不给钱,所有的钱都要自己解决,这类单位都有自己的收入途径,搞一些经营什么的
全额拨款的比较好,只要干好工作就行了,自收自支的则需要想办法去创收,大部分每个人都有创收任务,压力大一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22
当然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好了,属于财政全额支持的,差额是指财政给付一定额度的办公费用,其他费用自己创收,自收自支则完成和企业性质一样了。
第2个回答  2010-06-22
楼上回答的很详细了,全额拨款的单位最好,基本上就是国家掏钱养着,学校就是一种全额拨款的单位。全额拨款单位的员工可享受公费医疗,房屋补贴(注意这可是住房公基金以外的特别补助哦),交通,旅游等等各种名目繁多的补助项目,而且公费医疗报销制度不受现行医改的限制。差额拨款的单位不享受公费医疗,但医院除外。自收自支的单位就什么都享受不了,基本上就是自负盈亏,名义上是事业单位,但全靠自己养活自己,国家不掏一分钱支持,况且现在自收自支的单位很稀少了,因为这种单位已经和企业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索性就改制为企业了。
第3个回答  2010-06-22
结合自己谈谈吧,三种分类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财政拨款。
全额拨款是指事业人员工资之类的全部由财政保证,这是最稳定的一种了,和公务员行政编制没什么区别,尤其是在下面县区,应该是一样的。在各个行政部门普遍存在事业编制,包括财政局,政府,人大政协纪委都是存在事业编制的。
差额拨款是指财政资金保证事业编制人员的百分比的工资,就是说,事业人员的工资的百分之40或者50由财政拨款支付保证,其他的有事业单位自行解决,这里的百分比各个地方自行限定。
自收自支是指有事业编制,但是单位开支一律是自行解决,主要是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收费解决。比如说某些地方的房管局,殡仪馆,污水厂,都属于这一类。

三类事业编制主要是看就职的单位,单位分类各个地区划分不同,但大同小异,最好的是全额拨款的,因为是有财政保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