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批:值得强化的作业批改形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面批:值得强化的作业批改形式

        所谓“面批”,顾名思义就是师生坐在一起,围绕学生作业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和教学信息反馈,从而达到作业批改的目的,若干年来,许多富有教学经验的学科教师都非常看重这一学生作业批改形式,以实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教学。这是因为,与传统教学中学科教师普遍重视和习惯应用的“背批”(“背靠背”笔批)相比,作业面批显然有着诸多无法比拟的优点,而在当前中小学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小班化教学越来越盛行的背景下,积极推广学生作业“面批”的做法,更是已经成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和谐发展和实现中小学优质均衡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进行常态性的学生作业面批是中小学教师履行学科教学的重要岗位职责

      我以为,面批作业之所以被作为中小学教师日常开展教学工作应当履行的重要岗位职责加以认识,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面批是学科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信息反馈的有效方法

      面批可以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学情况,它不仅注重学生作业的结果,更注重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及思维品质状况。通过现场面批,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作业速度、正确率及其思维过程,进而给以及时的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从中发现教师教学活动组织中的成功与不足,及时发现和分析隐藏在学生作业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通过作业面批,教师可以充分地听取和征求学生对优化作业内容与形式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建议,从中筛选若干有效信息,进行符合班级学情的教学方案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提高本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

      2、面批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教师开展个性化辅导的重要辅助形式

      面批是进行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它是一个及时辅导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面批的机会,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面批还能有效缩短学生学习过程中信息反馈和纠正错误的周期,帮助和促进学生在近距离的时间内及时发现、改正学习中的错误。面批作业,教师和学生一起,现场分析其作业中的错误点,剖析原因,在教师的引领点拨下,学有疑问或学有困难的学生迅速获得顿悟,并以最快的速度修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可以促使今日事今日毕,今天的困难今天解决,不让学生带着“不懂”回家。对于作业中有争议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进行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研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面批是增强师生交流、拉近师生情感距离的纽带,真正体现着师生是和谐的学习共同体

      作业面批中的师生面对面直接沟通、真诚互动,会给一些作业不细心、不认真的同学本能地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和暗示,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和感受学科教师治学的严谨风格,通过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自觉地感到来自教师的一份关爱、一番鞭策、一种无言的批评。此外,教师在面批时除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指导外,及时进行包括生活、学习习惯在内的综合指导,会使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热情与真诚,进而促进其不断增强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肯定面批重要意义的同时,无庸讳言,面批确实带来了教师工作量的增加,曾有小学数学教师做过实验统计:面批一个学生的人均时间为2.26分钟;而直接批改本子作业的人均所需时间只要30秒钟,面批比直接批改本子耗时4倍以上。但是,面批能给予学生很好的学习反馈,这种效益是巨大的,以此提高学习成绩的功效是直接批改作业本的300%,因此,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映照下,面批所付出的教师工作量是值得的。

      况且,目前逐渐推广的小班化教学环境也为学科教师广泛应用“面批”这一作业批改方法、使之成为趋于常态的学科教学行为提供了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在小班化教育形势下,班级人数普遍减少到30人以内,教师工作量相对得以减轻,在小班化教学环境中,通过加强面批落实因材施教,针对在学生作业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个别性的评讲点拨,提出答题中存在的错误问题及纠正的方法,并要求学生现场订正,显然,这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将“面批”视为一种值得研究和推崇应用的教学行为,积极倡导、鼓励和支持教师运用“面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作业面批质量需要有心实践,使面批为优化学科教学有效服务

      面批学生作业,其中有许多值得讲究之处。科学面批,能有效地提高面批在单位时间内的效益与质量,进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及学科教学的高效开展。

      1、科学考量面批的时间、时机与对象

      一是及时安排面批的时间。面批要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及时进行。从形式上看,面批是对学生作业的一种现场处理,但究其实质,却是对教师教学活动效果的一种质量反馈,因此,面批的时间不能与课堂教学及学生作业有较长的时间距离,总的原则是,在学生对所学习内容及完成作业尚保持较新鲜记忆,即,对学生内容仍呈现较鲜明印象,仍具有较大热情,教师便及时地进行面批,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知识性错误,对所正确的知识概念留下深刻的记忆,进行有效的学习巩固。

      二是灵活把握面批的时机。面批在其时机的把握上非常灵活,它可以是学科教师随机抽样、流水依次地约请学生,进行依次个别接触性质的面批;也可以是学科教师在全班学生作业批阅完毕后,有重点地挑选问题比较典型的学生作业进行主题明确的面批;它可以在教师办公室进行,也可以在学生教室进行;它可以在学生课内的作业时间里实施,也可以在学生午间自修或下午放学后的时段里进行。此外,面批可以在学生作业后迅即进行,也可以放在学生自批、互批之后,教师再综合学生作业、自批或互批作业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对不同对象(作业者或批改者)进行作业或批改情况的评点面批。而在小学和中学中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有时候的面批时间更可以前置到学生拟定作文提纲、正式动笔之前,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作文审题不严、离题万里的情况产生。

      三是巧妙点拨面批对象。一方面,每次面批作业,教师对面批人数的掌握可以根据本次面批的主要目的进行的适当处理。教师可以一名学生为面批对象,进行个别指导;也可以集中2-3名或是更多名在本次作业中具有共性特点的一批学生,进行集中性面批和有的放矢的指导。在一定的教学时段里,教师还可以固定面批对象,让他们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里到教师办公室接受面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一边讲解点拨,一边用红笔标出存在问题,也可以通过口头进行解题原则和方法的简要指导,书面上不着一字一墨,让学生自得自悟。当然,对于一些特别需要进行重点提示或警示的学生,教师则不妨先在先行批改的学生作业本上郑重书写中肯的意见和明确的希望,再以面批的形式进行学生作业和学习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2、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充分发挥面批激励学生主动和更好学习的功能

      面批作业的功能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开展面批,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发现错误、了解错误、纠正错误,更要通过面批,让学生增强学科学习的信心,优化学习和思维品质,主动地学习、发现和纠正错误。因此,教师在面批过程中,要从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角度,特别重视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要突出以激励为主,肯定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值得肯定之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其存在问题。对学生作业中错误的发现与纠正,教师同样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避免出现教师一言堂和越俎代庖,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而要善于运用启发、点拨之法,让学生在思考中自觉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品质在面批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深化和升华。

      充分发挥面批激励学生主动和更好学习的功能,学科教师要对学困生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面批非常强调关怀学困生,在通常情况下,学优生完成作业比较快,也很少出错,学困生由于原有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作业书写慢,错误率也高,所以,对他们更要有耐心,透射人文关怀,使学困生在教师的鼓励性话语以及亲切的情感感召下往往能为学习注入更多的自信和动力,促进学习的转化和学业的成长。

      3、从学校教学管理的层面,将教师“面批”作为一种教学工作制度予以强化

      譬如,以制定和执行本学校学生作业批改制度的形式,规定每次学生作业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接受教师的当面批改;每个学期学生每一学科接受教师“面批”的次数要有一个基本的量的规定;面批要落实的教学效果,等等,总之,要以通过刚性制度的建立,引导教师高度重视和自觉应用这一有效的作业批改形式,促进学校内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互动的学习环境,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此说来,上海市教委在前不久出台的《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沪教委基〔2007〕46号)强调,中小学校应“重视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鼓励教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实施作业面批,并在作业面批的过程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和个别学习辅导”,将作业面批放到深化课程改革的高度加以认识,并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强调落实,这充分反映了市教委领导层、课程改革教育专家对学生作业面批重要意义的精辟认识,对此,我们应当积极呼应,并自觉践行,使学生作业面批成为学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帮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