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自】:《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翻译】:刑罚执行得不适当,老百姓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示例】:正忧疑不定,忽报宋兵到了,惊得手足无措。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近义词】如坐针毡、束手无策
扩展资料:
近义词释义:
一、如坐针毡 [rúzuòzhēnzhān]
【解释】: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自】:《晋书·杜锡传》:“累迁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翻译】:屡经升迁任太子中舍人。性情耿直忠烈,屡次劝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为太子担心忧虑。然后把针放在锡常常坐的毡中,刺的流血。
【示例】:却说三巧儿自丈夫出堂之后,如坐针毡,一闻得退衙,便迎住问个消息。◎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
二、束手无策 [shùshǒuwúcè]
【解释】: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自】:元·无名氏《宋季三朝政要》:“(秦)桧死而逆亮(金主完颜亮)南牧,孰不束手无策。”
【翻译】:(秦)秦桧死去而违背诸葛亮(金主完颜亮)南牧,谁不束手无策。
【示例】:梅_仁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听了师爷的话说甚是中听,立刻照办。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