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有“穷秀才”,却没有“穷举人”呢?举人都很有钱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选拔原则也很简单,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原则上是择优录取。 在古代,大量的学者远远大于对政府官员的需求,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普通书生,往往需要通过各种考核,才能跃入龙门。

1.通过童生考试成为书生,只是意味着他们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成为官员。 想要鲤鱼跃过龙门,还需要一层一层的过滤。 每个省进入北京参加考试的名额有限。 大考前一年,省级教育行政机构会组织一次省级选拔,也就是所谓的乡试,让所有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去争取这样一个名额。 这就好比参加全国比赛,需要通过省队选拔才能获得代表省的名额。 乡试合格者称为举人,第二年可去京师参加通试,即科举。 通过考试的人被称为公师。 成为贡品之后,其实就相当于两只脚踏进了球场。

2.秀才和举人其实是相似的类型,都是有资格参加科举的。 只是举人的优先级要高一级,进士必须成为举人,才能正式参加科举。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额外选择,举人的地位和待遇都远高于学者。 举人不仅可以免除自己和家人的徭役,还可以免除他们名下的田地税。 这无疑带来了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在古代,徭役税很重。 很多地主家庭为了少交税,经常把家产和商铺都交给举人名下,双方商量如何分享利润。 此外,那些贫苦落户的户,也投身于举人之名,谋求婢女、婢女的地位,以换取不服徭役的机会。 光是这样的特权,其实就足以让人吃不饱穿不愁了。 也就是说,从来只有秀才饿死,没有缺钱的举人。

在古代,举人常被百姓称为君子。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这样的地位,是学者所不能比拟的。 以范进为例,中举之前,范进虽然是个书生,但他的岳父胡屠夫还是看不起他。 一口现世宝,说自己是个烂人,老实人,没用。 然而,范进中举后,胡屠夫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他是个贤惠的女婿,称赞范进是文曲之星,前后彬彬有礼,这是中举之后范进的地位变化的结果。

第2个回答  2022-08-07
确实是很有钱的,因为一般会受到非常多的阿谀奉承,所以会有很多人给他们送礼。
第3个回答  2022-08-07
举人一般都是很有钱的,因为他们的地位就比秀才高很多。
第4个回答  2022-08-07
原因是举人的特权远远高于秀才。秀才的特权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地位的提升,如见官不下跪,不用服兵役,但没有权力和经济补贴,一般也不能当官。而举人是可以出仕当官的,同时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特权,就是举人的田产可以免除税赋,这样就多出了一大笔收入,即使本身没有田产的举人,也会有很多人将田产挂到举人名下避税,举人也可以从中赚一笔。因此举人的收入都是有保底的,不会出现穷举人的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