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八股文?为什么很多古代有名的才子会屡试不第呢?

如题所述

八股文的雏形是南宋经义。北宋王安石废诗赋取经义,将取士内容限制到儒家经典的狭窄范围内,而当时文体还是较为自由的散文形式。

到了元代,考试就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出题范围,限制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中。这就是最早的八股文雏形了。

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诏定科举法,应试文仿宋朝的“经义”。

明朝成化年间,经多名大臣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固定的八股文格式,八股文的格律形式就此形成了,当时乡会试,即国家省级、最高级考试正式确定的文章规格。同时解说了八股文的文章格律。要求以固定句数、段落数,正反虚实严格对仗的格式来写文章。那样必然评阅时先看格式,再看内容。格式不对,内容再好,也不评阅了。这样才形成了固定格式的八股文,也就是专为考试而制定的一种有固定格式的文体。

好了,知道什么是八股文,我们在回答题主的第二个问题。

其实古代的八股文,和现在的应试考试作文本质不二,现在作文考试评分标准无外乎符合题意、中心思想明确、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结构完整,当然现在作文不也讲究起、承、转、合这样的规矩吗。如果不按照标准,考试指定是要扣分的。

古代的有名才子,何为有名?无外乎就是现在说的偏科生罢了,浪荡不羁、放浪形骸、思想天马行空,放到现在那些高考低分作文者不乏后来成为知名作家的,但是考试却拿不到高分,不按规矩来~可那些循规蹈矩的人,往往能得到高分。

作文与文学无关。

其实,反过头想想,古代大儒圣贤、国之栋梁宰相,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那个不是科举老大,而那些认为的文化名人,无非是一些风雅诗集、看似壮志未酬的歌赋,以及风流书画,真正让他们做官可能还真就不行。诸如宋徽宗,一个文化名人、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那个不牛叉,可是做皇帝就太差劲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八股文是明代起始的一种特殊文体。改文体形式极为复杂,科举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少有人能在有限时间中写好这种文体的文章。
第2个回答  2020-10-16
八股文就是在考试中的一种规范文体。就是告诉你整篇文章应该怎么写,第一段到最后一段都应该写什么内容。古代的有名才子有时候真的是不擅长去写这种文章,再加上有运气在里面,判卷的大人主观想法比较重要,所以才会屡试不第。
第3个回答  2020-10-16
八股文是清朝科举考试用的一种文体,是拥有固定的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古代很多有名的才子,会屡试不第,应该是因为古人的偏科,不太喜欢这种考试制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