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后,蜀国真正的掌权者是不是诸葛亮呢?

如题所述

刘备登基称帝之时,就已经册封诸葛亮为丞相。

要知道,刘备是以兴复汉室为目标,所以他的国号实质是“汉”,后来因为正统的问题,所以被曹魏,司马晋氏称为“蜀”,而刘备的小朝廷基本都是按照汉制来的,关键是东汉就已经废除丞相一职,由大将军,三公等人分割了丞相的权利,原因就是丞相权柄太重。

刘备之所以立诸葛亮为丞相,其原因就在于基业初创,需要把握紧一个拳头,使得权利集中,更方便发展壮大,如西汉开国时候丞相之权利都是非常大的,所以也为西汉的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

刘备此时偏安一隅,三国之最弱,要想壮大,内部必须要安稳,只有中央集权才能避免内耗,安稳壮大,所以才有诸葛亮丞相一职的由来。

刘备死前,明确表明,以丞相诸葛亮为主,尚书李严为副,并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留守于永安。

何为中都护?大致相当于吴国的大都督,也就是一地军政最高长官,相当于外放的封疆大吏,其实与诸葛亮的职权是不冲突的,一个掌握全局,一个负责一方,只是因为蜀汉地域比较狭小,统共只有那么一个益州,再加上此时是“白帝城托孤”,也就是被改名的“永安”,本身是征伐在外,李严此时才是才有仅次于诸葛亮的地位。

他们两个本身身份是相差比较大的,所以才有后来诸葛亮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诸葛亮是不是为了揽权而恶意罢黜李严不得而知,但他们的影响力当真是不在一个档次,所以才有诸葛亮死后,李严也悲愤而亡,就是因为,他还希望诸葛亮再次重用他,而诸葛亮一死,后人不会违背诸葛亮的意志而给其复出的机会。

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三国志·蜀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而自刘备死后,多地叛乱不断,这也是诸葛亮揽权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来国家就弱,内部叛乱,外有大敌,如果不能使得朝堂安稳,蜀汉更没有机会,所以才会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事必躬亲,不这样,蜀汉估计早就衰弱不堪,甚至内外勾结,投敌早亡。

这也是后主刘禅能容忍诸葛亮的原因,刘禅有自知之明,并非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也是有一定政治智慧的,他深知诸葛亮掌权的重要性,所以从未有意削弱诸葛亮的职权,这样才能以“益州”一州之地而独立数十年。

换个方向,以诸葛亮之聪慧,焉能不知权臣的不得善终?他可不是自大才疏的霍光,连家人都约束不了,还敢行废立之事,更不是理想主义的穿越者王莽同学。实在是形势如此,不掌大权,不足以兴政强兵,不足以安邦定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9
在真实历史上,刘备死后,蜀汉真正的掌权者不是诸葛亮,因为蜀汉内部还有很多人制衡诸葛亮。
第2个回答  2020-11-28
是诸葛亮。因为刘备死的时候将国家管理大权交给了诸葛亮,让诸葛亮全权管理国家。
第3个回答  2020-11-28
刘备死后蜀汉真正的掌权者就是诸葛亮了,诸葛亮独揽蜀汉的军政大权,刘禅也非常信任诸葛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