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与地质的关系

如题所述

(一)对中医药的认识

中医是我国五千年来的传统医学。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神农氏尝百草。尝百草可以理解为选种育五谷,也可以理解为尝草知药理而解毒治病。

明李时珍编《本草纲目》,那是集我国四千年中草药的大典,其中第六卷为金石部,那里集合了41种矿物、岩石,皆被选为中药。以近代科学观来看这一药物名单,尚不能被目前的医学科学所解释,其中有不少不溶于常温下(100℃)酸碱作用型的矿物,如金、马脑、云母、阳起石、慈石等矿物,甚至有被认为剧毒的铅、水银、雄黄、雌黄、砒石、丹砂等汞、砷类矿物,但仍需甚至作为主药入药,这也许正是祖国医学的神秘之处吧。

本草纲目

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医属古人治病经验之总结,运用难以定量测试的生理征象判断病因,以经验中提炼出来的药方来治病。而西医则应用近代科学测试值来判出病因,以可用有机化学分析值给出化学分子做药物。

19世纪,近代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的蓬勃兴起,为人工合成喹宁而创制出磺胺药,为合成人工染料,而创制革兰氏兰,它可以入侵细胞体内,给不同细胞、细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药物杀菌能力。从而开创了西药的先河。如今许多西药,实际上提炼出中草药中能治病的主要化学成分,用人工方法大规模提纯、合成或培养出该组分,从而发明新药。

传统中医学用“望闻问切”四大手段来诊断疾病及病因,后用辨证施治,以“君臣”配伍开出中药。西医诊断,病灶原因清晰,药方针对性强。中医用阴阳、虚实、五脏与五官对应关系这一整套中医理论,然后用几味主药材对主要病因,几味主要辅药以抑制副作用。所以中药名单开出的药方往往七八种乃至十几种,各种药的剂量也千变万化,但其疗效却十分神奇,处处彰显着祖国中医文化的深邃与奥秘。

(二)本草纲目中的矿物与岩石

李时珍说,石是气的核、土的骨。石气凝聚可结为丹青,石气液化成为矾汞。乳卤变成石是由柔质转化成刚体,草木转化成石是由动体变成固体,雷震是陨落成石,是从无形转化成有形。这是他对自然转变的认识,最终得出金石虽是顽物,却可造化无穷,所以石亦能济国利民,当然也可治病。

他将入药的矿物分为四类,金——金属;玉——色彩美好且较硬的矿物;石——硬度较低的矿物;卤石——能溶于水的盐类矿物。

1.金类

李时珍所谓的金类有7种金属,即金、银、自然铜、铜矿石、铜青、铅、铁落。按地质翻译,铜矿石即黄铜矿,铁落即打铁中飞溅出来的铁屑。这些金属,金是不溶于水,不溶于酸,不溶于碱,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元素,因此无法进入人体所有器官内。之所以分析出人体含金,那可能属自然界中金的微粒(起码少于万分之一毫米即PM10)才能深入体液中沉淀于某处。但人用手工加工,无法获得如此小的微粒,因此不能被人体吸收,毋谈治病。铁、铜、铅都可溶于酸而进入人体,但在治病中的作用却难以认定。

2.玉类

玉、青琅歼、珊瑚、马瑙、宝石、云母、紫石英共7种。

玉,古人说的玉,即如今的和田玉、蓝田玉,前者属软玉,是透闪石微晶集合体,后者为蛇纹石类。服用方法是将其捣碎成米粒大小,用醋浸泡成浆才可服。醋是弱酸,加热煮炒,其温度也在100℃左右,即使入药需加热12小时,也极难溶入水中。透闪石、蛇纹石均属钙镁硅酸盐化合物,入体后分解成金属钙、镁阳离子及硅酸根阴离子。

青琅歼,又称石珠、青珠。应该是小圆石,可能属钙质结核,在含水溶洞底凝成石珠。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微溶于水,以钙离子进入人体。

珊瑚,化学成分为碳酸钙,本书指的珊瑚是树形珊瑚。此外,球胞状、白菜状、牛角状,这种珊瑚也不属药用珊瑚之列。

马瑙即玛瑙,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隐晶质的石英。它不溶于水,亦不溶于酸、碱,研磨成粉,高温加热下才能部分地溶解。服用中药时,将玛瑙加工成粉末泡于水中。

宝石,泛指色彩鲜艳、光彩夺目、具有硬度很大的矿物,主要是石榴子石系列、绿柱石系列,可能还包括硅化石棉等系列。它们均是复杂的铝硅酸盐矿物,物理与化学性能都相当稳定,一般不溶于弱酸(民间醋)碱。

云母,钾钠的铝硅酸盐矿物,常温(100℃以内)下不溶于弱酸弱碱(食用的酸碱)。化学性能相对稳定。中药用法是食盐、云母各500克。粉碎置于布袋内搓碎成粉,然后溶水去盐,属内服药。

紫石英,即紫色萤石,能溶入酸,部分溶于水(量极少)。中药用醋煅紫石英可镇心安神,温肺,暖宫。用于失眠多梦,心悸易惊,肺虚咳喘,宫寒不孕。即取净紫石英块,照明煅法加盖煅透,醋淬。每100千克紫石英,用醋30千克。

3.石类矿物

丹砂,即朱砂,硫化汞。中药炮制法:研成粉末,浸泡入清水煮沸;或用荞麦灰淋湿,煮三昼夜,再水洗晒干成粉。辰砂不溶于水,荞麦灰属碱性,将起化学反应。内服用。辰砂是提炼汞的矿物原料,古人好用水银作炼丹原料,高温下汞化作蒸气飞走,锻炼成三仙丹,内服成仙飞升用,往往中毒而死亡。

辰砂、银朱、水银、水银粉,均属水银系列,现代医学作外敷消毒用(红药水主要成分),内服易中毒。

雄黄、雌黄,即硫化砷。中药加工时,用油煎九天九夜,方可入药,有毒。古人早已知晓砒霜是毒药,可以杀死人。放入油中煎,实际上是高温(200℃以下)处理,大部分砷及硫将挥发而不存于固体中,只是矿物附生物及杂质有残存,所以毒性已大减。主要做外用杀虫剂。

石膏,是指带有结晶水的硫酸钙。中药把方解石(碳酸钙,能少量地溶于水)也当作石膏。服用前需火中煅烧,变成氧化钙,即生石灰,中药又称寒水石。实际上,中药中所称的石膏除了石膏、方解石外,还包括长石。而长石是钾钠钙的铝硅酸盐,根本不溶于水,其粉末煅烧即成陶瓷表面涂抹的釉。

滑石,属钙镁铝硅酸盐,不溶于水,可内服外敷。内服时捣成粉末调成糊状,或入水与其他中药共煮。

五色石脂,从该药物具粘性分析,它可能属黏土类矿物,如高岭土,多赋存于岩石中,而不是分布于松散堆积物中的黏土层。它加水可以软化成泥,化学成分应为铝的硅酸盐矿物。

炉甘石,即菱锌矿,化学成分为碳酸锌。它不溶于水,入药时可捣成粉末调成糊状外敷用。

石钟乳,是指溶洞中的碳酸钙质的沉积物,包括各种类型的石钟乳、石笋、石幔、石莲座、泉华、鹅管石等。其化学成分均为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溶于酸,加工成粉即可服用。

其实,在石灰岩地区,由于靠近地表的地下水(地下水位附近因含有大量的空气,所以地质上又称饱气带)与空气中的CO2接触,并使部分CO2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进一步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极易溶于水,并随着地下水被搬运走,被溶蚀的岩石渐渐就成了空洞,即溶洞。当地下水经过一段距离的流动再次渗出地表或在溶洞中滴出,因温度、压力等条件的改变,碳酸氢钙又将变成碳酸钙和碳酸,碳酸钙因不溶于水而沉淀,碳酸继而分解为水和CO2,CO2从水中逸出。这就是日常所说的岩溶作用过程。

石脑油,即石油的原油。外敷能杀虫治疮,内服可制成药丸或散。

石炭,即煤炭。

石灰,通常是指生石灰,其化学成分为氧化钙,遇水可生成氢氧化钙,即熟石灰。用水调和或煮沸后可内服。熟石灰在空气中久置,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阳起石,即角闪石族矿物——阳起石,化学成分为钙镁铁硅酸盐,不溶于水、弱酸。一般需火中煅烧再入水调和。

磁石,即磁铁矿,化学成分为四氧化三铁,实际为氧化亚铁和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不溶于水、酸。作内服药时,磨碎用醋煮煎后才能入药。

玄石,不带磁性的黑色铁矿,相当于黑色的褐铁矿、钛铁矿等,它们均不溶于水,入药方法同磁铁矿。

代赭石,即赤铁矿,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铁,不溶于水,需煮水后才可入药。

石胆,即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铜,蓝绿色晶体,加热后易分解,易溶于水。

砒石,相当于毒砂族矿物,属砷化物或硫砷化物,含少量铁、镍、钴等阳离子,不溶于水。磨碎后用醋煮后方能入药,有毒。

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的药用矿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钾、钠、钙、镁、磷常量元素和锌、铁、硒、铜、锶、碘、氟、偏硅酸等18种微量元素。麦饭石主要产于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黑云片麻岩等岩石中,也有产于含长石砂岩等半风化的岩石中,可能吸附了少许有益人体的元素而具特殊的治病理疗效果,其理化指标至今不清。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曾掀起一股麦饭石的风,其疗效被人为夸大。不同产地的麦饭石,其疗效也各有不同。

北方麦饭石对镉、汞、砷、铅等对人体有害的几种元素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氯丙嗪药物(镇静、安眠用)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对巴比妥吸附较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质。

4.卤石类

食盐,即氯化钠,易溶于水,可入中药。

光明盐,巨大透明的石盐晶体或集合体,是食盐中的一种。

卤碱,卤水结晶或细晶碱的集合体,易溶于水。

凝水石,色如云母,可分解,相当于透石膏,或六角形板状芒硝大晶体。化学成分为含结晶水的硫酸钠,能溶于水。

硝石,芒硝之下的板状晶体,亦是芒硝的一种。

5.岩石或泥类

白垩,化学成分为碳酸钙,沉积形成土状堆积,能溶于水。

黄土,遍布山西高原之亚砂土,与水混合可成为泥浆。

(三)中药矿物岩石类医用原理存疑

中草药的矿物、岩石类,只有少部分能溶于水,其有效成分可被人体吸收,而大部分不溶或难溶于水,虽然经中药用醋炮制、用火焙烧后有的变成粉末,但大部分还是呈不溶于水或弱酸(醋)的固体,它如何能被人体吸收?

即使能被人吸收,它的治病机理,也没有现代科学来论证。所以中药矿物岩石的药理大部分令人难以理解,也没有交代古人根据什么将它纳入药物。矿物治病是利用矿物中的阳离子还是阴离子,可以与人体组成、食物有效成分进行对照,能够找出一部分氧离子或阴离子确实有益健康,但治病是要杀菌,或补偿人体缺乏的养分。

药物要杀菌,一是要进入病菌细胞体内,破坏其生理机能;二是抑制菌体外介质,使细菌不能摄取营养而饿死;三是增强人体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制菌能力,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矿物或岩石有哪些属有益组分?它们在治病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中药都没有很好的解释。

(四)岩矿及化学元素在医药中的作用

当人们患了上消化道系统的疾病,要确定病灶位置及范围大小时,常用钡剂,即重晶石(化学成分BaSO4)糊,把重晶石磨成粉末,加水调制成糊状,在吞食过程中,X光机屏幕上可看出食道、胃及十二指肠中的缺损。因为重晶石糊能屏蔽X光,在屏幕上呈现阴影。原来光滑的食道胃壁,有了炎症造成损伤,当钡剂流过时会显示缺损。

放射性元素进入血液,它强烈地放出γ射线,在胶片上反映为高透光的亮线,此时就可反映出血管粗细的变化,肿瘤区可显示出肿瘤的大小及形状,大脑中出血区与非出血区以阴影与强光区分别显示。所以它成为血液示踪剂,可以反映血管疾病、体内肿瘤及出血区。

放射性元素的γ射线能杀死肿瘤细胞,所以被用来治疗癌症。但它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的人体组织和细胞。人们常用“化疗”代表放射性治疗,它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也会带来重大损害。于是后来就有了“γ刀”的治疗方法,它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把分散的γ射线集中到一点上(相当于聚光作用)针对病灶予以摧毁。也可用反射镜,把γ射线集中在一条线上,用两根射线汇聚一点,杀死癌细胞。这一方法换成激光线,用射线交汇法,便可在透明的水晶玻璃中雕出佛像来。医学上,激光刀就是利用此方法切割肿瘤,剥离坏死组织。

γ刀结构示意图

1.准直器头盔;2.主体;3.防护层;4.放射性钻源;5.外准直器

放射性元素的示踪与放射性元素的杀菌,其差别在于放射性γ射线的强度。示踪所用的γ射线强度较弱,基本上不会杀伤正常的红血球,杀菌所用的γ射线强度大,其强度足以杀死癌细胞。

医学上所用的放射性元素一般不是从矿产品中获得,而是置于加速器中人工轰击获得,它不是天然的同位素,而是人工激发出来的同位素,它的强度可由人工控制。因为在用加速器制备同位素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电能,所以放射性治疗或示踪的治疗费用较高。如钴元素,其天然同位素是Co59,而用以治疗的则是Co60,它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它是在加速器中钴元素多捕获一个质子而成的。常作为示踪用的金放射性同位素也是人工同位素(Au80)。

天然放射性矿产主要是铀矿,它的成矿通常与酸性侵入岩浆活动有关,也可以在外生成矿作用下,在旱区的砂岩中成矿。近代则采用浓缩地下水中的铀,通过上游注酸水、下游抽含矿酸水法提取铀矿。

(五)食物、营养与滋补

一般而言,人吃五谷蔬菜(包括鱼肉禽蛋)就可满足人体正常生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矿物质、维生素,普通人一般不需要另外补充。只有青少年发育期、妇女怀孕哺乳期,人体对部分营养物质的需求急增,一般食品营养有供不应求之虑时才需补进。

常语道:“药补不如食补。”人体需要特殊成分,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食品追补,食补是少剂量长时期的补充方法,而药补则是高剂量、短时期补进方法。一般食品总比药品便宜,食品可制作成美味佳肴,作为生活享受带入体内;而药物不是苦的,就是无味的,或加了糖衣或包了胶囊。人体的吸收不是由主观要求所能控制的,它是生理机体的自动发挥,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进入老年期,身体所有器官都“磨损”了、老化了,不少正常机能也减弱了,尤其胃肠的吸收功能明显减弱,吸入量的减少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于是缺钙、骨质疏松等症状就出现了。这时就需要额外进补,以弥补摄入量的不足。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从图饱到图好。今天已进入追求营养时代,人们反而不讲究饱了,尤其减肥之风兴起,“饥饿”疗法盛行,讲究吃的少。更有人看上营养品带来的商机,营养品、滋补品广告铺天盖地,真假补品鱼龙混杂,新名词、新代号不断涌现,将人带入众多的饮食误区,什么“1比1比1”、“离子钙”、“深海鱼油”等炒作新概念,混淆视听,蒙蔽消费者。就连盐类物质溶解于水变成阴离子和阳离子这种普通化学的常识也时常被夸口、炫耀。鱼类有浅层水、深层水之分,它与深海、浅海无关,深海中浅层水的鱼,与池塘里深水鱼概念完全不同,这是偷换概念,愚弄百姓。简单的饮用水也在广告里被吹嘘为磁化水、深层水、能量水、宜生水,其实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概念炒作,甚至有的就是伪科学,如把石英当能量石,把电气石、阳起石等不溶物质浸泡的水当营养品。

不少伪专家举办各种讲座,什么吃泥鳅、喝卤水、吞蛇胆,名目繁多的配伍禁忌,夸大芦笋、魔芋、灵芝的药用功能。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负责任,在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安全,但也不可把事情扩大化,把国内许多正宗名牌奶粉当作毒奶,从而扼杀了我国奶品行业,国人再也不敢喝国产奶粉。为此,社会上曾一度出现一窝蜂抢购日本、澳大利亚奶粉的现象,弄得香港市场限售奶粉,深圳海关限带奶粉等。

我国“牙防组”推荐过氟化锶牙膏,原意用锶替代钙,以改善牙齿结构,减缓蛀牙。但氟摄入过量有损健康。几年前,我国为了解决因缺碘而引发的地方病曾强制推行加碘盐,而没有考虑到碘缺乏症并非全国性的。对于沿海地区而言,食用盐基本都由海盐加工而成,再者,对海产品的摄入量也较多,这些海盐及海产品含碘较为丰富,无需另外加碘补充。如果碘摄入过多,还会造成碘中毒。所以,是否需要食用加碘盐应视情况而定,对于碘缺乏地区,食用加碘盐是必要的。而对于碘含量丰富的地区或日常膳食中碘摄入较多者则应避免。对于碘超标的食物亦可视为有毒食物,如对甲亢病患者来说,碘的摄入可能会造成病情的加重,所以应食用不加碘食盐,也正因为如此,副食市场目前也有不加碘盐的销售。

民间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值得注意。北方居民大多会在冬季储存腌制咸菜,一般认为精制盐的咸度不够,用精制盐会加大盐的用量,增加成本。为了节约成本,多数居民会选择未经过加工的粗盐。未经过加工的粗盐杂质较多,不符合食品行业的卫生标准,其中会含有一些有毒有害元素,如果长期食用,不仅不会节约成本,可能还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得不偿失。总而言之,是否缺碘应“辨证论治”,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且不可一视同仁,以偏概全。否则将会酿成不良后果,甚至终生遗憾。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不少家庭基本上不吃猪肉了,怕胆固醇过高;较大的或较高档的筵席上也不见了往日猪肉占菜肴主导地位的踪影,而以水产品代替了肉食品。更有甚者,吃鸡蛋不吃蛋黄,把油条(麻叶)、爆米花、蛋糕当作“垃圾”食品。如此过分强调营养,一切轻信书本或网络、电视(非法宣传者居多),结果导致肥胖儿童愈来愈多,营养过剩,许多患者也因缺乏纤维素的摄入,使秘患症状日趋严重。这与过分强调“太阳照射、紫外线过强有害健康”一样,致使一部分人即使在夏天也要从头护到脚,不让一寸皮肤见光,结果导致维生素D缺乏症。因为在阳光作用下,人体会合成维生素D,如果缺少了阳光,体内自然无法合成维生素D。

老百姓不是营养师,如果一味地轻信、偏听某些学者宣讲甚至是虚假广告的误导,普通食品中这也不吃,那也忌口,反而会出现营养不良。目前营养不良的白领家庭子女在不断增多,而在过去只有贫穷人家才会患上营养不良症。

所以对饮食,我们不应一味地追求或讲究某些方面的营养而走入误区。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与饮食习惯总结出来的经验必然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否则传统的美食,如梅干菜、臭豆腐岂不成了毒品?现今社会癌症愈来愈成为人体健康的杀手,人们谈癌色变。于是有不少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打着××食品易致癌,××食品能防癌的幌子,不择手段,招摇撞骗,以谋取不义之财。

正确的做法是,除了经过实践的事实之外,我们不必轻易相信言传,更不能轻信网络时代蔚然成风的虚假广告。如果一味地在饮食上禁忌很多,每天只吃牛肉、牛奶、鸡蛋、西红柿、黄瓜等少数几种食物,势必会造成人体营养的不均衡,甚至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而发生各种疾病。当然,也有特殊的职业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之所需,忌食部分品种的食物也未尝不可,如戏剧演员为了保护嗓子,不敢吃辣的;芭蕾舞踏演员为了苗条的身材,不敢吃高糖食品等。这些都是特定人员对食物的限制,而我们普通人群的饮食不必讲究过度,只要能享受口福,吃得舒心,吃得开心,既能满足人体正常之所需,又可享受美食,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何乐而不为。

生活与地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