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要求字数三千以上,越快越好,谢谢

2006年,胡锦涛主席到美国的一所大学演讲,在谈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时,一位学者就问胡主席:“我知道,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变得更加富强,但我似乎只看到了这个政策在经济上的成果”。胡主席当时就纠正了他的这种片面看法,并称中国的改革实质是从政治改革开始的。的确如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经济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一个时期,需要一个新的政治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但当时我们并没有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认为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是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即: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判别姓“资”还是姓“社”的唯一标准,这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的东西”而深深地印入了人们的脑子里。邓小平同志本着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层理解,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新标准,这个新标准从本质上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正是从政治改革开始,我国才有了后来的三大改革。
我国对经济的改革可以说是大手笔的,这个我们也能明显地感觉到。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我国的变化,我们就能知道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伟大性。三十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改观,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整体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就是把绝对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其他各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发展模式,从制度上来说,就是把计划经济体制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改,我们的经济前景一下子明朗了许多,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在“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共同作用下,我国的经济开始腾飞,各项事业飞速发展 ,也就有了我们今天和谐美好的生活。
我们对文化的改革,是随着经济逐渐好起来之后进行的,而且是潜移默化的。这是对大众精神生活的一次改革,是艰巨的、长期的。从迷信到科学,从封建保守到大众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民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改观,我国人民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也有了空前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也逐渐深化,同时我们也开始有意识地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政府在这方面所要做的,就是加大教育力度,加大宣传,同时对人民大众有意识的引导。而我国在这方面正在积极努力,文化更深层次的改革正在有序的进行。
最后一点是对社会的改革。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是最严重的,它牵涉到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我国的矛盾已从过去的阶级矛盾转变为现在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政府所要做的,就是解决或是缓解这个矛盾。我们提出,稳定压倒一切。在社会主义进程中,我们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的关系。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一些执政思想,都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党深知,社会由人组成,人民大众的利益才是最根本的利益。
我国目前的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贫富差距等等。早在70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就说:“在我国,真正缺乏的,是资源环境和人口大众。”这句话对于现在的我国来说恰如其分。但是处于改革中的我们不畏惧这些困难。任何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我们如何最有效率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党提出要深化改革,这不是一个口号。要去深化,首先得有政治理论指导,这就不得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我们要适时提出一些新的指导思想,这些思想都是针对当前的国情而提出的。如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充分考虑到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最大的,最紧迫的矛盾(资源、环境、人口问题)。
政策指导发展,发展产生进步,进步中又出现问题,问题迫使人们思考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发展思路解决问题,又产生进步。正是这样一种模式,让我们不止步的发展下去。最后,让我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来结束我这次演讲:“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19
  1、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根据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侧重。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要坚持把稳定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2个回答  2015-10-10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是一个事关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地把未来新社会划分成两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后来列宁把“共产主义在经济上成熟程度的两个阶段”,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有发展程度不同的若干个阶段,这是需要后来的人们根据实践来回答的问题。过去世界社会主义一个重大失误,就是人们在长时间内把社会主义社会看得比较短暂,认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并不是遥远将来的事情,甚至有的国家曾经宣告已处于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阶段。我们也曾有过类似的情况。这种不清醒的认识反映到实践上,就是急于求成、急于求纯,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难免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初级阶段作为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100年时间。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经过40多年尤其是近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告诫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不可逾越性。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还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这一重要论断,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历史定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世界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也不可能有普遍适合各国情况的统一模式,唯一的选择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这从社会主义各国来说,就是建设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就是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新认识、新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个生长、发展、成熟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全新社会形态,更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邓小平同志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曾深刻地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初始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时间更长得多的历史过程,它是与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相统一、相始终的。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崇高使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完成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但那时我们的崇高使命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初始阶段、包括若干个发展阶段的很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始终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向着未来推进。
第3个回答  2010-06-26
走资本主义道路,让社会主义说去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