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的事例现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8

1. 想几个写作文的具体事例

关于人与自然的名言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

——爱迪生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

——拜伦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达尔文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亚里士多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

——埃斯库罗斯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这自然法规我认为是最高的法规,一切法规中最具有强制性的法规。

——马克·吐温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我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曾经那样准确地为我们指路,而我们却想用她的教导来教训她。

——佚名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

——佚名 经典素材 印尼海啸 (尊重生命先尊重自然 ) 2004年12月26号,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8.9级的地震,相当于至少3000颗原子弹威力的地震引发了强烈的海啸,高达30米的水墙横扫斯里兰卡、印尼、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等国家沿海地区,带走了至少15万人的生命,使几百万人流离失所,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灾难原本可以小一些。

海底地震是形成海啸的主要原因,也是带走十几万条生命的凶手,这似乎是一场纯粹的自然现象,人类无法阻止它的发生。面对巨大的灾难,人类自称为“弱者”——这一切好像与人类无关。

“人类为破坏环境付出了代价,痛定思痛,人类要作出深刻反思。这虽然是一次纯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加大了灾难的产生和影响。”

红树林被大量砍伐了,全球海域中70%的珊瑚礁遭到人为破坏。 经济的发展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决定了它带有脆弱性,对财富的贪欲没有节制的蔓延,使人类终于受到了惩罚。

这次海啸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意味着沿海地区多年劳心劳力所积累的财富在大自然一次翻脸中付之东流。人类必须明白怎么样亲近自然,而不是打扰自然。

否则自然会用自己的方式说“不”。 大地母亲的泪 (人对自然的巨大破坏应该停止了) 广袤的亚马逊河热带雨林森林中蕴藏着世界上最宝贵、最稀缺的热带雨林资源。

这里有3000万个生物物种,是动、植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有人称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为“地球之肺”。

然而,时至今日,亚马逊河畔昔日旖旎的自然风光已一去不复返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 *** 开始在亚马逊河地区毁林伐木。

到80年代,亚马逊地区每年砍伐的森林为200万至300万公顷。据估计,近十年亚马逊地区的木材产量增加了34倍,其代价就是热带雨林的锐减。

为了种植经济作物,哥伦比亚32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毁于一旦。在秘鲁,为种植毒品而毁掉的森林也达100万公顷。

进入90年代, 毁林的风潮又开始从边缘地带逐渐深入。目前,留在巴西大西洋沿岸一带的森林面积,仅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代的2%。

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了一生的苦难。如果人们继续挥舞着手中的斧头砍伐森林,执迷不悟地残害大地母亲,那么,人类也终将踏上漫漫的赎罪之路。

而大地母亲滴滴苦涩的泪水,是在警示人们:自然对人类一无所求,而人类只有在她的庇护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

她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却不是永远的伊甸园。 九寨沟的悲鸣 (环保意识亟待加强) 继张艺谋带领的《英雄》剧组撤出不久,电视连续剧《神雕侠侣》外景地又选定在九寨沟,一批武功高强的“侠侣”即将进驻“童话世界”大展拳脚。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原始生态环境之美令世人惊叹。近几年由于当地旅游业的急剧升温,九寨沟风景区早就人满为患。

蜂拥而来的中外游客,使九寨沟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有识之士对此早已表示忧虑并提出警告:任何人为的破坏都会给九寨沟脆弱的原始生态环境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有关管理部门采取了限制上山游客数量、定时局部封山禁游等保护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措施禁得住游客游览,却封不住“英雄”、“侠侣”们进山的脚步,静幽如画的九寨沟又现刀光剑影厮杀声。据悉,《神雕侠侣》剧组准备把国内主要的风景点都摄入戏中,另一“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风景区也已被确定为外景地。

张广祥中学语文在线网欢迎你。多年前,好莱坞一部名叫《海滩》的电影在泰国公映时,曾引发许多泰国人的抵制和抗议。

原因是《海滩》摄制组在泰国一著名岛屿拍摄外景时,对该岛的原始生态环境有所破坏,尽管摄制组已尽力进行弥补,但仍引起民众的强烈抗议。泰国人对原始生态环境的强烈保护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没有风景只有商业 (开发还是保护) 日前,一位美国朋友慕名来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泰山。川流不息的索道缆车,店铺林立的岱顶闹市,使他根本不觉东岳之雄伟壮观。

他遗憾地说:“泰山没有风景,只有商业。” 此语令。

2. 求一些关于“真实”的事例 作文素材

我用最通俗的话说了哦

真实的

1:地震有为女老师,放弃了就自己的孩子,第一时间把他的学生就出来了,然后学校塌了,她的孩子给压死了.

可写点:2面,作为老师的理念.和做为一个母亲的理念

2:还是母亲拣垃圾的,脚坡的,在小山村,但是每个星期却要背她的瘫痪的女儿跑10几里路看病,10年不断

讴歌:

1:说说我们中国的飞人,为什么带着脚痛训练的,还可以说说我们虽然心态痛他这次的失败,但是我们永远支持他的理由

2:说说我们抗战时期在是什么力量让我们的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又是什么力量让当时的老百姓宁可自己俄着,也要筹集粮食给我们的士兵。在谈谈今天,我相信我们中国将会成为第一大国的理念

名人:

胯下夫-韩信

我们伟大的鲁迅

李白(很多呢,别看他们用的次数很平凡,但是相信我,100个人写李白可以写出100种味道,就看水平而已)

最经典的来了(绝对你不会想到的):

秦始皇

你就写他为我们后代做的好事是因为他那时后有他的理念,然后在写的冠冕堂皇一点。写“是什么让偶们这个本该让世人永远歌颂的他,却成为一个可能让世人唾弃的暴君呢?”就写他缺少统一了中国后面缺少里xx理念

3. 作文立意,,求例子,求概例和现实例子

新材料作文“分橙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他们争来争去。最终达成协议,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可以先选择切好的橙子。

他们按照商定好的办法各自取得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回家后,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扔了,把果肉榨成果汁喝。

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出扔了,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新材料作文试题,材料选自2009年11月24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的“他山之石”栏目,原题是《分橙子的管理哲学》。

内容是两个孩子为一个橙子争来争去,经过协商达成平分的协议,结果却没有得到最理想的结局,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个故事的中心含义是:充分有效的沟通,是使事物价值得到最大利用的前提;而缺乏有效的沟通,就会造成事物价值的浪费。

分橙子之前,两个人对自己的需要是很清楚的,一个要橙子皮,一个要橙子肉,他们的目标也是非常明确的;切分橙子的过程中,两个人也有一定的合作协商——但最终却没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各自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全部,而是只得到了自己想要东西的一半,另一半给白白浪费掉了。问题的关键是,两个人的需要正好处于互补状态,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

可是,这么顺情顺理的事情为什么没能办成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呢?原因就在于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没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假如说,双方都能把自己的需要告诉对方,结果肯定是皆大欢喜。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这次作文的最佳立意定为:合作中要有充分有效的沟通交流。

切入角度多种多样。着眼于材料的前提,可以表述为“充分的沟通是合作的前提”;着眼于材料道德结果,可以表述为“在沟通的基础上各取所需”“事前充分沟通,才能实现更好的合作”“沟通、交流、双赢”“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着眼于材料中橙子的切分,可以表述为“看似公平的分配不一定能实现人或物的最大价值(最大利益)”“不能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公平”“不能只求公平,不求实效”;着眼于两个小孩的协商,可以表述为着“民主协商不一定都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缺乏充分的交流,常常不能使问题得到最完满的解决”;着眼于两个小孩的争执,可以表述为“盲目的相争常常会使人看不到问题的实质”;着眼于材料中两个小孩的综合行为方式,可以表述为“向对方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等等——只要能够与沟通交流相联系,立意指向合作交流,均可视为一类。

这个作文题目审题难度很大。从整体看,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从字里行间寻找倾向性,得到的反而是陷阱:“争来争去”给人一种印象,不应该为一些小事盲目竞争;“达成协议”“高高兴兴”显示结果还好,橙子切分双方满意;“榨成果汁喝”“烤蛋糕吃”给人的感觉也相当惬意,显示的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愉悦。

这种情况,在近年的高考里边是不常见的。 材料选取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习用的名人典故之类大多不太适用,只有那些关注现实、思考人生的考生,才会从日常生活中披沙拣金,找到合适的习作素材,而那些习惯于无病 *** 的写手考生肯定感到一筹莫展。

【评卷手记】 1.审题问题。由于材料的中心意义比较隐蔽,考生在审题立意上所犯的错误真是五花八门。

比较多的情况是,只谈合作(目标、方向)不谈沟通,或者是文中也谈到了沟通交流,但是文章的重心在于合作(目标、方向)。例如“合作则利,相争则弊”“合作共赢”“精诚合作”等;或者只谈目标的重要性,如“目标比方法更重要”“目标不明确,即使方法得当也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等。

这些都只归入了二类卷。 还有一些主题虽然也与材料相关,但是明显地偏离了题目材料的含义,如一味赞美民主协商,或者说公平就好,凡事双方高兴就好;或者说“和谐比什么都重要”,或者谈选择,谈价值,谈环保,谈物尽其用,这些都不错,与材料也有关系,但与题目材料的中心意义距离太远。

2.表达问题。评卷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即使一些作文审题准确,立意正确,但得分也并不是很高。

这主要是表达的问题,如: ①整体规划不周,文章形制不足。有的作文有很好的立意,但没有写完,甚至只完成了一半。

②思维不畅,表达磕磕绊绊。这种作文,大多从卷面上的涂涂抹抹即可看出。

③满篇大白话,语言缺乏文采。全篇文章,在阅卷老师目光的快速“扫描”中,很难发现有好的修辞、好的句式、准确而含义丰富的成语,彰显一定的文化底蕴的文句的引用。

④能力有限,生造硬拽。比如一篇编号29277的作文,命名也是《选择》,我们撇开它的立意不谈,只看这样的句子,你就能发现作者行“文”上的力不从心:“选择是一杆天平,称出评分秋色;选择是一枝寒梅,香出豆蔻年华;选择是一缕清风,吹拂浮躁心灵”。

可以说,这。

4. 关于规律的作文,要求举出事例,事例要具体现实,400字

关于自然规律的作文

在我们学校的生态园中,处处都是绿色。但是,有一处地方,失去了生命力,颜色枯黄,那是一盆黄瓜。

它不美丽,却是那么的引人注目。还记得它刚从土里探出头来,向四周左顾右盼时,它是那么脆弱,却那么有活力,翠 *** 滴。仿佛一个初生的婴儿,万分娇嫩,但却充满生命的活力。

后来,当我再一次见到它,已隔了些时光,它不再如婴儿一般了。它的藤蔓肆意伸展,爬满了竹竿搭成的架子,而且还开出了它生命中的第一朵花。那朵花异常的美丽:金黄色的花是那么耀眼,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柔和的金光;花瓣上还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绒毛,好象少女在黄色的裙子外面又加了一件薄薄的纱衣。

当我再一次去探望它的时候,架子上已经挂满了小黄瓜。这些黄瓜真是小得可爱,水灵灵的,头上还顶着黄色的小花,好象戴了一顶漂亮的帽子一般。而布满架子的藤蔓和叶子,则在夏日的微风吹拂下轻轻地摇曳,仿佛在欢迎我的再次光临!

随着天气转冷,我第四次见到它时,它却失去了往昔的活力---枯萎了,曾经那满架子的绿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枯枯的黄色;那原来随处可见的黄瓜也早不见踪影。它似乎已经完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我望着那枯黄的藤蔓,心里不由一阵感慨:曾经它是那么得充满活力,而如今却又如此的枯黄,或许,这才是自然的规律!

5. 为“微尘”的事迹写一篇作文这是一篇关于爱心的作文,事迹要真实,

每一双充满善意的援手,每一张不同模样的面孔,都记录下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尘 ――题记他是我的偶香,叫微尘.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虽然,他没有郭敬明笔下人物的英俊;没有周杰伦那奇妙的歌声;更没有名人脸上的光环.但他有一个淳朴、善良的心.为种植美丽的花草,而散播在各地的微尘.微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只有一粒微尘,培养不出美丽的花草,只有一大堆的微尘,才能把各种花草散播在世界各地.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或许他们就是你身边的一位朋友;或许是公交车站旁的一位候车的人;或许是QQ网络中的一位网友……天地之大,究竟有多少粒尘土呢?微尘起初是一个人,献出他的爱;收获的却是一大堆微尘.他们的背影,他们的手臂,他们的笑容,只是许许多多的微尘,留给人们的一些锁碎的记忆.微尘不仅是那粒微乎其微的尘,更是天空中的一点点星光,夏夜里的一点点荧火,聚在一起,彼此争辉,璀璨夺目.他们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应该是微尘从心灵的无私奉献,这种信念,是人类奉献的原动力,更是净化心灵的使者.微尘有心,微尘有情,尘埃落定,大爱无声.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需要追寻更多的微尘,愿他们成为天上那点点星光,夏夜里那点点荧火,照亮生命的光辉. ――后记。

6. 《理论与现实差距》作文的事例

我们每一个人都正在经历的现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与现实只存在一层隔膜,而这层膜的差距是这个世界的痛苦所造成的。当梦想照进现实,首先出现是我们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吧!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一代诗仙,抱着“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却换来任文学侍从之职,雄心壮志无法实现。自己的一片丹心被踩在脚底下,惟有自请还山,离开长安。他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抒发怀才不遇的忧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一直都没有放弃建功立业,成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认为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加入了永王李璘幕府。咏出“但用东山谢永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雄伟诗句。但梦想始终是虚无飘渺,现实还是无法逃避的,梦想还是无法照进现实的。永王军队很快就被唐朝消灭,李白也被牵连流放他乡,而他的人生只剩下一场华丽的梦。

梦想总是给我们带来最美好的事物,而现实却总是使梦想破碎,使人生留下一场虚无飘渺的扯淡——

在那些凄美的世界里,梦想是存在,是衡量自己幸福的标志。可是梦想与现实是不能同时存在,这就构成了衡量幸福的程度和个人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远近成正比。是谁在那凄美的世界呼唤着,原来是他——渡边君。残酷的现实使他无法承受失去爱人的痛苦,唯有在梦想寻找她的踪影,与她共伴。可是寂寞的魔鬼还是找上了他,但拥有天使般的绿子从魔鬼手中救回了他并拉回到现实。他终于清醒了,在绿子的身上找到阳光,找到了生命的气息。

当身边的人举杯,我在熟睡,遇见你沉默的花蕾,花蕾的梦想好像,褪去的潮水,等着他天真的呀回答。

梦想的他睡在我身边但我却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花蕾的沉默让我知道他已经不在了。我只能祈求上帝不要把我带回现实来。但上帝好像和我唱反调,让我知道褪去的潮水是不会来的。是雨,就有停下来的时候,而雨水就有一天要流入大海的时候;是雪,就有融化的一天,化为令人唾涎的泉源。停下来不是永久的,流入不是结束的,融化更不是终结。

夜晚,躺在天台上仰望着天空的星星,黑暗和光明形成了对比。在夜空下,凸现着自己的渺少和孤独。或许这是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吧。

7. 小学生作文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

前几个星期,我忘了是星期几的一个下午,我和龚柯荧一起去上学,那是我们来得很早,学校的门口几乎没有一个人。我们趁机跑进学校,突然,我被一个较大的石子绊了一跤,身子向前一扑,重重的跌倒在学校门口的石子路上。石子划破了我膝盖的皮,就差那一点石子就要 *** 肉里了。“啊呀!”我痛苦的大叫一声,龚柯荧听到了立刻转过身来,惊呼一声向我跑来,她弯下身子伸出双手扶起我,她想把我的腿给伸直后站起来。“哎哟!不行啊!”我又叫了一声,她皱着眉头担心地对我说:“你的右腿现在还不能伸直,你先用左脚走路,我扶你去医务室。”我的右手被龚柯荧拉着,左手则撑着地板,左腿使劲撑起整个身子,这是,龚柯荧把我一拉,我终于站了起来。

我瘸着腿和龚柯荧走向学校的医务室,龚柯荧睁大眼睛观察着我的伤口:“好可怕呀,你好像把肉都摔出来了!”我也紧张的看着自己的伤口,想着今天晚上回家爸妈看到这些会怎样批评我。“小新台阶!受伤了你还不看路!”龚柯荧大声提醒我,我立刻清醒过来。到了医务室,杨医生给我洗了一下伤口,涂了一些药,龚柯荧则守在旁边,说等会儿涂完药还送我回教室,我对她说:“你先回去吧!我自己能走路!”“没关系啦!我只是想看看医生是怎么涂药的。。。。。。”龚柯荧本来是想扶我回去的,竟找借口说想看看医生是怎么涂药。

回到教室,龚柯荧叮嘱我回家一定要定时涂药,我感激地对她说:“谢谢,伤口肯定马上会好起来的。”

后来,我在书上读到一句话,“朋友是要做一辈子的”,才让我想起了这件差点就要扑上灰尘的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