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齿是什么人?汉高祖刘邦为什么恨他,还封他为侯?

如题所述

雍齿是追随刘邦打天下的老臣之一,只不过雍齿不是个好手下,在刘邦伟业未成之前,这货就反水投靠他人麾下,让刘邦处境艰难。后来刘邦得了天下,这货原本也不会有什么好结局,结果因为功臣们在分封上,对刘邦意见不小,张良献计要刘邦厚赏他最恨之人,这样就能笼络功臣们,打消刘邦与功臣们之间的嫌隙。

沛县老乡

雍齿原本就是沛县人,他与刘邦是同乡,不过雍齿与刘邦的出身不一样,人家是出自沛县世族,属于豪强的一种。而且雍齿这个人,跟刘邦的个性非常相似,他身上也有些地痞的性格,于是气味相投的刘邦与雍齿就成为了朋友。之后刘邦因为触犯秦法,不得已逃亡外地,拉起队伍干起山寇的勾当。当秦末农民起义四处兴起之时,刘邦也趁乱加入了这股子反秦运动中。刘邦沛县的一些旧友们纷纷响应刘邦,都想在这乱世之中,谋得一条出路,雍齿就是其中之一。所以雍齿是刘邦创业团队中,最早追随刘邦的沛县老乡之一。

反水

按理说雍齿与刘邦是老乡兼旧友,又在一起干事业,不出意外,刘邦大业成就之时,雍齿封侯拜相也是理所当然。事实上刘邦的那些沛县老乡,各个都身怀绝技,等到刘邦建立大汉,他们也都因功臣身份得到厚待。而且雍齿原本就是个领兵作战的好手,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像雍齿这样的将才,是刘邦非常看重的,要是雍齿能够一直效忠刘邦,待遇肯定不会比其他老功臣差。可偏偏雍齿在刘邦最艰难的时期,投靠他人,让刘邦一度陷入困境,刘邦对他也是恨之入骨。

其实雍齿与刘邦没有多大矛盾,只不过雍齿出身高,而且能力不低,他不过是认为刘邦不比自己强,不甘心屈居于刘邦之下而已。也就是说雍齿就是看不起刘邦,想要自己创业,但他又不能真的做到像刘邦那样抛家舍业,干这谋反的杀头事业。而且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除了刘邦实力最弱以外,刘邦也是最没有背景的。于是心思灵活的雍齿就想以手中的城池为筹码,投奔新的霸主。在刘邦命雍齿镇守丰邑之时,他将丰邑献给魏国周市,正式背叛刘邦,投入周市的阵营。

再降刘邦

雍齿反水后,刘邦巨怒不已,于是刘邦帅军攻打丰邑,想夺回自己的家业。但刘邦没有成功不说,最后不得已只能投靠项梁,也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后来因为有了项梁借兵支持,刘邦才打败雍齿,夺回丰邑。可雍齿依旧没有对刘邦投降,他就投靠赵国,再后刘邦打败赵国,雍齿无处可去,雍齿最终降了刘邦。

受封为侯

刘邦一生之中就记恨背叛与轻视,他未发迹之前,他那嫂子没少揶揄他,他登基之后,就是不给寡嫂的儿子封侯,最后是刘老太爷实在看不下去,硬找刘邦讨要封赏,刘邦才勉强给侄子封侯,但却封侄子为“羹颉侯” 。“羹颉” 有饭碗空尽的意思,这个“羹颉侯” 就是要饭王爷的意思,这是刘邦故意给嫂子难看,可以想象刘邦的心胸不是非常大。像雍齿这样背叛之人,且一度让刘邦走投无路,刘邦自然不可能善待于他,没有砍了他,都是刘邦发大慈悲了。

不过雍齿的运气是真的好到了极点,他降了刘邦之后,刘邦就建立大汉朝,因为要论功行赏,功臣们是吵得不可开交。很多人埋怨刘邦处事不公。刘邦也怕这些功臣们会生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极有可能会毁于一旦,于是刘邦找张良过来出谋划策。张良便对刘邦献计,让刘邦厚赏他心中最恨之人,如果刘邦连曾经背叛自己的人,都能善待,又怎么会薄待其他功臣?功臣们也就不会再对刘邦有意见了。刘邦想想有道理,就封雍齿为什邡侯,享受二千五百户的食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9
雍齿是刘邦手下的一名悍将,却多次背叛刘邦,反复无常 ,但他也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为了稳定人心,只好封他为侯。
第2个回答  2020-06-29
他是刘邦刚开始发迹时手下将领,当时刘邦让他驻守江苏丰县,但是他却背叛了刘邦。刘邦成就大业之后听从张良的意见封雍齿为侯,来安定未经封赏将领的心。
第3个回答  2020-06-28

雍齿(公元前192年),秦末泗水郡沛县(今江苏丰县)人,原为沛县世族。

公元前209年,刘邦反秦,雍齿随从。但雍齿素轻刘邦。第二年,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雍齿献出了丰县投靠了魏国周市,刘邦大怒,数攻丰邑而不下,只好到薛县投奔项梁,刘邦因此对雍齿非常痛恨。

后雍齿属赵,再降刘邦。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恩赏功臣封为列侯。他听说有人不服,天天发牢骚,刘邦问计于张良,张良说陛下最恨谁就厚赏谁,这样让所有人都有得赏的希望。

刘邦于是封雍齿为什邡侯(2500户)。汉惠帝3年(公元前192年),雍齿去世,谥号肃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