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众进行核电知识的宣传能否改变对核电厂的反对态度?

如题所述

能源行业从业者倾向于认为,邻避运动参与者是“蒙昧”的,他们不懂得所反对项目的原理和意义,是“误会”导致的反对。所以我们看到近期PX项目的分子式科普。这样的科普效果如何呢?大家也看到了。如果科普工作者再抱着解除蒙昧的目的去接触群众,而项目管理者继续期待科普工作解决邻避问题,那么这个问题会愈加严重。我们试着用成本和收益的思路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一个核电站建在我家附近,我要付出什么成本呢?1、我的房产可能会降价。2、可能有污染的风险。

二、一个核电站会给我带来什么收益呢?眼前的收益没有。政府承诺的收益有GDP的上升,可能的就业机会等等。

我们来比较一下成本和收益,可以发现,虽然二者都是不确定的,但是成本一旦发生,是结结实实落在了“我”的身上,而收益一旦发生,也不过是对城市的宏观经济有好处,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这实际是要求“我”付出风险,来为城市的发展做贡献,恰好网络给我提供了低成本的聚集、反抗模式,于是邻避运动自然而然产生了。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来解体,可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1、降低居民的成本

2、提高居民的收益

3、提高居民的反抗成本

1是不可能的。3是不人道的。只有2一条路可以走。所以,为什么国外大企业特别强调社区贡献,强调本地就业,就是这个逻辑。这里头,没有科普什么事情。只有这个逻辑走通了,科普才能来锦上添花。在项目的传播工作方面,也并非没有可以提高的地方。中国居民买车的热情,是特别高涨,但是车祸的风险性和致死率都比核电要高。这说明,人们为了享受开车的便利,可以接受这样的风险。为什么人们买车是高高兴兴的,遇到核电就反对呢?因为买车是我自愿的。如果传播工作可以像人们买车一样,做好提前量,有足够信息量,不是下个月就开建了,这个月才通知,而是提前两三年做科普工作,有针对性的解决疑问,相信情况会稍有好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1

1.大多数公众不懂得所反对项目的原理和意义,是“误会”导致的反对。

2.如果科普工作者再抱着解除蒙昧的目的去接触群众,而项目管理者继续期待科普工作  解决邻避问题,那么这个核电厂问题会愈加严重。

3.用成本和收益的问题研究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公众一般指看得到眼前收益,看不到长期收益。而长期利益一般也是相对于政府、社会而言。也就是说公众只顾个人利益。

5.提高居民的反抗成本在现实生活中很“受用”。

6.公民精神的萌芽:民众愿意关心自己所处的生活,并愿意付出成本去维护。

7.方法:如果传播工作可以像人们买车一样,做好提前量,有足够信息量,不是下个月就开建了,这个月才通知,而是提前两三年做科普工作,有针对性的解决疑问,相信情况会稍有好转。

第2个回答  2017-12-11

对核电的态度分三种:
1.支持核电,认为核电给海盐带来了好处,通常是有家人或本人在核电相关产业工作或受益的;
2.不反对不支持,认为没有核电海盐也能发展到现在的水平,通常是与核电无利益相关的公务员、医生等受过高等教育且收入处在中等偏上的人群,或者年纪较大,当年相信政府一直延续到现在;
3反对核电,认为核电是海盐经济不如嘉兴其他县市的原因,认为核电肯定偷偷排放放射性废物,认为海盐癌症高发且与核电密不可分,通常是所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较低或自认为生活质量因核电而受损的人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