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要取消?“不得以劳务派遣方式用工”放出怎样的信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6
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禁止劳务派遣。最近,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强调,购买主体不得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名义变相用工,禁止将人员的招聘、聘用以劳务派遣的方式进行,以及禁止将设置公益性岗位等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对于之前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变相用工的情况,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整改。
这意味着在政府采购中,财政部已经明确规定不得采用劳务派遣的方式。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劳务派遣的经历,尤其是在大型企业、国企和事业单位中,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已经非常普遍。关于我国目前劳务派遣的具体人数,网上的数据有的是6000万,有的是3700万,但不管数据如何,劳务派遣的占比肯定不在少数。财政部此举,是否意味着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呢?
近年来,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各种新的用工形式层出不穷,其中灵活用工无疑是其中最火的一个概念。灵活用工多见于共享经济领域,因此服务于该模式的平台业态迎来爆发式增长也是情理之中。那么,什么是灵活用工模式呢?
关于灵活用工没有官方的明确定义,上海《劳动报》就结合多方释义将“灵活用工”定义为:包含以非全日制用工为代表的时间上的灵活、以劳务派遣为代表的雇佣形式上的灵活、以业务外包为代表的服务形态上的灵活,以及以平台型用工为代表的就业形式上的灵活。灵活用工就是除全日制用工之外,其他用工关系都可以统称为“灵活用工”,包括:劳务派遣、非全日用工、退休返聘、劳务外包、业务外包、业务合作、平台用工等。
与灵活用工相对应的就是灵活就业,打破用工地域、用工时间的限制,大幅度降低企业人力综合成本为代表的服务形态上的灵活。灵活用工就是企业通过用工平台灵活的发布任务,个人通过用工平台灵活的承揽业务,这样的一种B2B2C的用工形式,企业与个人之间无直接劳动关系,企业、用工平台、个人之间都是合作关系、民事关系而非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因此,灵活用工就是一种平台型的用工形式,是对用工模式的全面创新,系统的改造谈汪了多种关系,推动了用工形式的进步。
灵活用工对个人和企业都有很多好处。首先,灵活用工能够节约固定人力资本,解决企业编制限制,让企业成本控制目的更加明确可见,增强竞争力。其次,灵活用工能有效满足业务时节性波动需求,也就是更加灵活地处理特殊时期岗位人才的需求,为企业短期调配劳动力,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再次,灵活用工能够进一步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和高绩效性,加强企业管理的弹性与可操作性,赋予企业必要的生机和操作空间。最后,灵活用工能够帮助企业从繁杂的、包含风险的劳动关系管理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规避许多不必要的程序和法律相关风险。
那么,企业如何实现灵活用工呢?首先,盘点岗位,看企业里哪些岗位可以使用灵活用工。通常来讲,不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性,不处于经营管理核心环节,不涉密的岗位,都可以采用灵活用工。其次,选择用工方式,针对不同的岗位,可以选择不同的用工方式,最好是打组合拳。一是,对于有一定的技能要求,或社会上招聘有难度,长期有需求的岗位,建议用劳务派遣。二是,对于非主业的岗位,建议采用外包方式。三是,对于工作量不饱满的岗位,建议采用非全日制(小时用工)或兼职方式。四是,对于需要师带徒成长的岗位,建议用实习生或者返聘方式。再次,建立内部流程,包括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