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历代的帝王

如题所述

元代历代的帝王共11位,分别为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穆耳、元武宗海山、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英宗硕德八剌、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天顺帝阿速吉八、元文宗图帖睦尔、元明宗和世㻋、元宁宗懿璘质班、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具体如下:

1、元世祖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元朝开国皇帝在位34年(1260年-1294年),重视汉文化,推行一些汉化政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

2、元成宗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元朝第二位皇帝在位13年(1295年-1307年),忽必烈之孙。

3、元武宗海山(1281年—1311年):元朝第三位皇帝,在位不足4年(1307年—1311年),铁穆耳之侄。嗜酒如命。继位前,在宫中受过一定程度的儒学教育,一直坐镇漠北,手握兵权。元成宗铁穆耳无嗣而崩后在上都登基。

4、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在位九年(1311年—1320年),元武宗海山同母弟弟。

5、元英宗硕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元朝第五位皇帝,在位四年(1320年—1323年)。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嫡子。

6、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293年11月28日—1328年8月15日):元朝第六位皇帝,在位5年(1323年—1328年),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

7、天顺帝阿速吉八(1320年—1328年):元朝第七位皇帝,在位1个月(1328年9月—1328年10月),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长子。

8、元文宗图帖睦尔(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元朝第八位皇帝,两次在位共计四年,分别是(1328年10月16日—1329年2月27日)和(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元武宗海山次子。

9、元明宗和世㻋(1300年12月22日—1329年8月30日):元朝第九位皇帝,在位仅184天(1329年正月至八月在位),元武宗海山长子,元文宗图帖睦尔胞兄。

10、元宁宗懿璘质班(1326年5月1日—1332年12月14日):元朝第十位皇帝,年仅7岁,在位仅53天(1332年10月23日-1332年12月14日),元明宗次子,因为他哥哥远在广西桂林,故元文宗驾崩后立他为帝。

11、元顺帝妥懽帖睦尔(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位37年(1333年7月19日—1370年5月23日),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

元朝的发展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是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传五世十一帝。自1206年铁木真建国始共162年;自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起共98年;自灭南宋起,统一时间共89年。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金朝、大理等政权,招降吐蕃诸部。蒙哥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府称汗,建元“中统”,上都成为新的都城。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

元朝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明朝攻占大都和上都,元廷退守漠北,史称北元,成为与明朝对峙的政权。北元汗统一直持续到1635年,为后金所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元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