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南通海门蛎蚜山怎么样?

如题所述

蛎蚜山,紧临长江口的江苏省海门县,从这儿的东灶港出海4海里便可见到一座神奇的牡蛎礁,它方圆6600亩,沉睡万年后的今天,终于被人们开发为旅游胜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蛎蚜山似山非山,似岛非岛。它潮落时露出海面为岛。岛上资源丰富,别有天地,尤以盛产牡蛎而闻名,故称蛎岈山,当地渔民都叫它蛎岈堆。蛎岈山是在一大片淤泥中出现的牡蛎礁,而生物礁体一般都长在石头、水闸等水工建筑物上,这种淤泥中出现的礁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2006年10月,国家海洋局批准建立江苏海门蛎蚜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2012年12月更名为江苏海门蛎蚜山国家级海洋公园。海门蛎蚜山国家级海洋公园主要保护对象为牡蛎礁及其生境。
在相关科技文献中也未见记载,专家们认为这一令人费解的特殊海洋奇观为测定近二万年以来中纬度古海洋变化提供了难得的观照体,给世人留下许多悬念,值得作深层次的研究,为开发普及海洋科技知识、探寻海洋地质、气候、生物变化及生态旅游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价值。
蛎岈山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因盛产牡蛎而闻名。蛎岈山又称蛎岈堆,其整体是由许多牡蛎贝壳经若干年生化反应而形成的贝壳礁体,表面又布满着活体牡蛎。它似山非山、似岛非岛,由黄泥灶、泓西堆、大马鞍、扁担头、十八跳等大小不等的30余个牡蛎堆坨积而成,整体呈东西走向,东西长1.43海里,南北宽0.9海里,方圆6600多亩。
海门蛎岈山的神秘之处在于入水为礁出水为山,被当地人称为“沉浮山”,山影犹如碧波丛中托出一盘“海龟听潮”的盆景。千百年来,当地的渔民一直称牡蛎为蛎岈,蛎岈山的“蛎”就是牡蛎的蛎,“岈”字是形容蛎岈山地形的峻峭,因此而得名“蛎岈山”。
蛎蚜山其实就是千万年来牡蛎堆积而成。一代代的渔民在此劈去一半牡蛎取肉,留下一半贝壳,上边又长蛎蚜,再劈去一半留下一半,如此年复一年,日积月累,贝壳不断长高而成山。山顶绿藻茵茵,山脚贝林迭迭,山间溪水潺潺百川归海。海浪冲击陈旧的贝壳,又变幻成一片片一条条贝壳场、贝壳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