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简史(1)互联网雏形ARPANET的诞生

如题所述

在历史的冷战硝烟中,互联网的曙光悄然升起——ARPAANET的诞生


1950年代,美国在国家安全的紧迫感下成立了ARPA,试图在太空竞赛中与苏联抗衡。这场科技竞赛的火花点燃了互联网的原始研究。ARPA的成立旨在强化国防技术,特别是面对苏联在卫星和火箭领域的技术领先,它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探索。1962年,ARPA的计算机网络研究项目进入了新阶段,MIT的约翰·利克利德接过接力棒,他提出的“银河网络”理念,预示了未来互联网的核心功能——信息的无缝连接和全球交流。


数据包之父的奠基之作


Leonard Kleinrock在ARPA的研究中,他的数据包分组路由理论犹如基石,为现代互联网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1969年,他设计的ARPANET协议,如同邮政系统的信使,首次让计算机之间实现了消息的交换,IMPs(Internet Message Protocol)的诞生开启了互联网雏形的大门。1969年10月,UCLA和Stanford大学的计算机首次成功联网,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宣告了互联网的诞生。


从雏形到雏鹰展翅


随着MIT、Harvard等学术机构的加入,ARPAANET的规模迅速扩大,它不仅是技术的集散地,更是全球科研合作的桥梁。1971年,当ARPAANET连接了23台主机,标志着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出现了,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人类信息时代的里程碑。


结语


互联网的历史是一部科技进步的史诗,ARPAANET的诞生是其中最璀璨的篇章。今天,我们所享受的便捷通信,都离不开那些在冷战背景下的先驱者们的辛勤耕耘。要了解更多互联网的故事,不妨翻开《互联网简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年5月),感受这段科技与历史的交融。


虽然我们的探讨在此止步,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在"不迷路"微信公众号,我们将继续分享IT技术和更多领域的知识,期待与你一起,追寻科技的无限可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