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寒介绍

如题所述

1.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干支历子月的结束和丑月的开始。它通常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285°时到来。小寒意味着天气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
2. 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这一天被确定为小寒。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和处暑一样,都是用来表示气温变化的重要节气。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小寒和大寒期间通常是最冷的时期。"小寒"过后,就进入了"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
3.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会根据阴阳变化迁徙,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它们感受到阳气并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中的"鸲"意味着鸣叫,雉在接近四九时会因阳气生长而开始鸣叫。
4. 小寒节气各地的习俗包括:
- 在南京,人们传统上会吃菜饭。老南京人会在小寒时煮菜饭,食材包括矮脚黄青菜、咸肉片、香肠片或板鸭丁,还会加入生姜粒和糯米一起煮,非常香鲜可口。
- 在广东,人们传统上会吃糯米饭。一般是60%的糯米和40%的香米,加入腊肉、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再加入一些碎葱白拌匀食用。
- 吃腊八粥也是小寒节气中的重要民俗。《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了腊八粥的做法,使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食材,合水煮熟,外面再加入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以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等作为点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