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的案例分析

崔某与陈某于1995年9月结婚,婚后共同居住在甲市A区且二人户籍也在甲市A区,二人在甲市B区共同经营一个个体商店,该个体商店的营业执照上注明本个体工商户的业主为陈某,但陈某因酗酒经常在外闹事甚至有家不归,所以实际上是由崔某照料并经营此个体商店。崔某与陈某因感情不合于1998年5月分居,分居后崔某一直居住在甲市B区继续经营其个体商店。陈某自此下落不明,无人知其音讯。崔某提起诉讼,要求与陈某解除婚姻关系并分割财产。B区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本院无管辖权,遂将案件移送至A区人民法院。A区人民法院认为本院也无管辖权,又将案件移送至B区人民法院。B区人民法院受理后,由审判员陈刚一人独任审理此案。因陈刚与陈某系表兄弟,故崔某向法院申请回避,后由该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决定陈某下落不明,法院遂宣告陈某为失踪人,并将起诉书副本等送至陈某的父母家便视为送达。
[问题]
1、本案的诉讼标的是什么?
2、本案应由哪个法院管辖?
3、在本案的诉讼过程中,法院的做法有哪些错误之处?
假设:在本案审理过程中,有一名为张三的男子向B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解决其与陈某的个体商店之间的购销合同纠纷。请问:
4、张三应以谁为被告提起诉讼?
5、B区法院对张三的起诉有无管辖权?

  案例分析
  1、刘某因买卖合同纠纷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冯某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法院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该案件,由于被告要求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法院决定由法官张某和人民陪审员乔某、吉某组成合议庭,张某任审判长。刘某得知陪审员乔某是被告的表弟,便要求其回避,但回避申请被张法官当场拒绝。在审理中,被告提出自己未能按照合同未定交货,是由于天降大雨,冲垮了公路。法庭审理后认为,原告未及时告知交货地点是造成被告迟延履行的主要原因,因而驳回了原告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的请求。原告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发回重审,一审法院组成合议庭对该案件再次进行审理。 问:
  (1)本案合议庭的组成是否合法?
  (2)张某申请回避的理由是否成立?
  (3)张法官的作法是否合法?
  (4)对法院的决定不服,是否可以提出上诉?
  (5)张法官是否可以参加新的的合议庭?新合议庭可否由人民陪审员参加?
  (6)一审法院对案件的审判是否存在程序上的错误?
  分析:本案虽然不属于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但由于被告要求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法院决定由陪审员参加审理是合法的。不过,法院不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而是采用指定的办法确定陪审员,则是不合法的。所以在合议庭的组成上存在重大瑕疵。
  原告申请回避的理由能够成立。乔某是陪审员,属于应当回避的人员的范围,乔某是被告的表弟,虽然不是被告的近亲属,但民诉法把“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也作为回避事由,乔某的情况属于这种情形,所以回避理由能够成立。 张法官的作法不合法。,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审判人员的回避,应当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乔某是陪审员,属于审判人员的范围,张法官作为审判长无权决定其是否回避。
  原告不得提起上诉。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法院做出的回避问题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但无权提起上诉。
  张法官不得参加新的合议庭。为了防止先入为主和保证程序的公正,对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需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原合议庭成员不得参加新的合议庭。
  另行组成的合议庭,仍然是一审的合议庭,所以可以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只是原来合议庭的两名陪审员不得再作为新合议庭的成员。
  法院的审判程序存在重大瑕疵。法院的审判违反了辩论原则,在该案中,被告并未主张自己的违约是原告的过错造成,未向法院陈述原告未及时通知交货地点的事实,法官把当事人未主张的事实、未经当事人辩论的事实作为裁判的基础,背离了辩论原则,会对当事人造成裁判突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10
1、诉讼标的是陈某与崔某的婚姻关系;
2、本案应由B区法院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条第二款之规定,本案属于对下落不明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应该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管辖,因崔某经常在B区居住,因此应由B区法院管辖;
3、法院做法的错误有:一、B区法院接到A区法院移送后,认为无管辖权又移送回B区,二、B区法院审理本案应组成合议庭审理,三、B区法院对原告崔某提出的回避申请没有进行处理,四、原告崔某仅起诉离婚,法院没有权利依职权宣告陈某为失踪人。五、对下落不明人应该公告送达法律文书,交给其父母不能视为送达。
4、张某应该以陈某和崔某为被告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法规定,个体工商户实际经营人与登记的不一致的以登记人和实际经营人为共同被告。
5、B区法院对张三的起诉没有管辖权,因个体工商户的实际经营地在A区,应由A区法院管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7-10
找哦专业律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