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如题所述

意思:把真实的视为假的,时间久了假的便成了真实的。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事实终将还是虚幻的。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中太虚幻境对联。

原文: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译文:甄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清楚,刻着“通灵宝玉”四个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想细看时,那僧人就说幻境到了,便从手中抢回,和道人经过一石牌坊,上面写四个字“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幅对联,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扩展资料:

作品背景: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

作品赏析:

总的来说,现实世界盛极必衰,泰极否来。没有美好事物能长久存在的。所以说现实世界就像梦幻一样,而普通人都是在以假作真。而太虚幻境是神仙住的地方,在书中是真实的,只不过对普通人来说接触不到,反被当成了虚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3

俗话说,真作假时真亦假,假作真时假亦真。如若当你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的时,虚假的东西它甚至比真实的东西显得更实。如若你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那捏造的事实甚至比存在的事实更显得真。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
当你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的时候,那虚假的东西它甚至比真实的东西显得更真实。反之也是一样。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事实甚至比存在的事实更显得真实,反过来也是如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12-09
是说甄士隐的。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雪芹撰 太虚幻境联
【注释】①该联见《红楼梦》第一回。②曹雪芹:(约1724或1715-约l764):名霑,字梦阮、芹圃,号雪芹、芹溪居士,清文学家,汉军正白旗人。他能诗善画,有广泛的文学艺术知识和深厚的修养。他创作的《红楼梦》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太虚幻境:太虚谓空幻虚无之意。太虚幻境是曹雪芹所虚设的天国里的一个境界。 【鉴赏】这副对联在《红楼梦》中曾两度出现:第一回是甄士隐在梦幻中所见,第五回是贾宝玉在游太虚幻境中所见。可见作者对这副对联的安排是自有深意的。这副对联看似简略,然道理相当深刻。从人物的遭际、命运来看:甄士隐一生曾享尽荣华,最后家道变故,遁入空门,这是甄士隐一生的最终归宿。作者借贾宝玉见到这同一对联,在某种意义上说来,这是隐示着他一生道路的缩影。从作品的创作手法上来看:所叙述的人事、情节,真假具兼,颇令读者品味、猜详。王希廉《红楼梦总评》云:“读者须知,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是假。明此数意,则甄宝玉贾宝玉是一是二,便心目了然。”这副对联可谓是总括了《红楼梦》创作手法上的某些规律。 对联所言,把假当真,则真的便成了假的了;把没有的视为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没有的了。正如鲁迅在《集外集拾遣·〈绛洞花主〉小引》中所言:“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副对联阐释了“假”“真”“有”“无”的哲理,似是对读者在读《红楼梦》时的一种提醒,切忌穿凿;同时,给人们认识和思考复杂的人生以深刻的启迪。
第4个回答  2006-12-10
对立面的互相派生而统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