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挤出效应”

5. “挤出效应”发生于 ( )。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

B。私人部门增税, 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的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为什么C是不对的.......想不懂
减少税收不是使IS曲线右移了吗?利率不是提高了吗
或者这样说,税收减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交易 谨慎动机使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给不变,要使货币市场均衡,r要提高才行吧

前总是听到说拉动国民经济的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这句话应该追溯到凯恩斯主义的学说gdp=c+i+g+nx这里c就是消费,i就是投资,g是政府购买,nx是净出口但是为什么没有把政府购买加到上面的话里呢,原因是政府的购买会带来挤出效应。我们看公式是个恒等式,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也就是没有出口,国民收入就是3个因素。当政府购买增加时,那么会使投资减少。政府的支出会使利率上升,抑制投资。政府也会通过税收来弥补支出,这样同样会减少私人收入所以,就有了这个效应。说明了什么呢?就是说政府的支出是不会改变总需求的。所以反干预经济的经济学家反对财政扩张政策。但是凯恩斯提出,在不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是不会有挤出效应的,当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才是明显的那时候政府的干预是无效的。所以这也验证了美国经济危机以后凯恩斯学派经济干预的有效,以及后来“滞胀”的经济局面,因为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了挤出效应。但是在中国的情况是,没有挤出效应,因为是不充分的,并且中国的利率是固定的,所以投资也不会减少。所以总需求还是会增加。最重要的是利率无限增大,那么挤出效应很大,政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无效。所以,政府要进行扩张性的政策就要保持利率不边。在存在闲置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如果投资一次性增加,必然会提高有效需求,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而且国民收入增加额是投资增加额的一(或几)倍,这叫乘数原理。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增加具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互相关联的:某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有关部门的收入,也会增加其消费,这些消费又会形成其他部门的收入和消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3
理解都对啊
第一句挤出”效应说商品价格上涨然后居民收入和消费减少
商品价格上涨也就相当与那时利率上升了.抑制投资.国民收入和消费减少了.
第二句物价上升快时公众希望尽快把货币花费出去,即公众愿意增加消费
同样是在利率很高的情况下,首先你要知道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第3种需求是
投机需求
即货币需求量和利率成反相关.这个问题是对国民进行投资而言的.
当利率很高时候
说明此时债券价格很低
人们认为他不会再低了会涨的.
所以都不愿把货币留在手中而是去进行投资了.这个增加的消费是对于投资货币需求而言.
对与实体经济没什么影响.不要误会了.
你看的是什么书呢.写的蛮偏的.建议你看
宏观经济学..当然上面都是自己理解所得
错的请见谅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挤出效应 是指: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影响方式主要是:利率和税收的提高

A 虽货币供给减少几率不高,但整个语句的分析是正确的。
B 增税 私人部门?
C 所得税减少不会提高利率。
D 刚好与挤出效应的定义反了。
选择A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7-10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需要借款增多,导致留给私人企业的可借款变少
答案应该是A吧,C所得税减少不会提高利率。。
第4个回答  2010-07-11
A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