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所说的伏九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如题所述

三伏: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数九:

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数九计日。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扩展资料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中伏的十天(有时是二十天),是最热的。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是指“三九九”,也是“三九”和“四九”相交之日,并非“三九”,即“三九”是九天而非一天。 人们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伏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16
冬至即将来临,“夏至十八天,冬至当日还。”也就是说,夏至十八天昼间逐渐短,夜间逐渐长,直至短长到冬至,冬至这天昼间最短,夜间最长。总之;冬至来临春不远,过了冬至大小寒。热在三伏,寒在三九。也就是说冬至到立春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时期,特别老年人要注意身体,多吃些怯寒的食物。俗话说;三九补一补,来年像老虎。冬至在我国历史中是一个重要节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用土圭观测测定出冬至,它是24节气最早制定出的一个,冬至也是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有很多地方过冬至节的习俗,俗称“伏九节”每逢此节日到来之前给老人们买些羊肉、猪排、鸡鱼炖些汤喝、或者买些补品。亲朋好友相互来往,特别是出嫁闺女给娘家老人更是如此。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09
我要问伏在哪月哪天?
第3个回答  2015-01-13
一九开始,九九结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