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巴金的简介

如题所述

巴金简介

巴金,现、当代作家 , 四川成都人。 1920 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 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 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 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 1929 年到 1937 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 ? 鬼 ? 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 “ 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 。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 ? 虎 ? 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
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 14 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 1986 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人格力量。

冰心简历

冰心 ( 1900 年10 月5 日 -1999 年 2 月 ) ,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 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 1919 年 9 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 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 “ 爱的哲学 ” ,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 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 年 8 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 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 1931 年的小说《分》、 1934 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 “ 爱的哲学 ” 的深化和突破。 1946 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l951 年秋回国。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自 1954 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12
冰心(1900年10月5日-),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
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
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
《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
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
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
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
疗养院七个月。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
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
《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
破。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l951年秋回国。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
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自1954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
副主席。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
些外国文学作品。

著作目录:
《繁星》(诗集)1923,商务
《春水》(诗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商务
《寄小读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O,开明
《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读者》(散文集)1981,少儿
《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

翻译书目:
《先知》(散文诗集)叙利亚凯罗.纪伯伦著,1931,新月
《印度童话集》 印度穆.拉.安纳德著,1955,中青
《吉擅翅利》(诗集)印度泰戈尔著,1955,人文
《印度民间故事》 印度穆.拉.安纳德著,1955,上海少儿
《泰戈尔选集.诗集》 与石真合译,1958,人文
《泰戈尔剧作集》(4)1959,戏剧
《马亨德拉诗抄》(尼泊尔)与孙用合译,1965,作家
《燃灯者》(诗集)马耳他安东.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1921年肄业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27年赴法国留学,1928年回国。1949年后历任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及第四、五届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文艺月报》、《上海文学》、《收获》主编。中国文联第二、三、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全国第五届人大常委,全国第六、七、八届政协副主席。中国少年作家班顾问。

曾获1982年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9年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以8315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这是一项崇高的国际性永久荣誉。1928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寒夜》、《火》、《憩园》、《第四病室》,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散文集《随想录》(5卷)等,译著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出版了《巴金文集》(14卷),《巴金全集》(2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等。
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每个人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寻找出路。
——《文学生活五十年》

巴金一生写过九百多万字的文章,用过二十多个署名。用得最多的是“巴金”这个名字。这名字怎么来的呢?那还是在法国沙多—吉里小城,他写完了处女作《灭亡》,想寄回国出版,又不想用真实的名字李尧棠,就想起了一位北方同学巴恩波,相处不到一个月,他就到巴黎去了,第二年在项热投水自杀。为了纪念他,就用了百家姓中这少见的“巴”字;这时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看到桌子上摆着巴金正在译的克鲁泡特金(1842—1921)的《伦理学》,就建议取用这个“金”字。一个很随意、很平常的署名,后来却成了巴金信仰无政府主义的“罪证”:巴是巴枯宁的首字,金是克鲁泡特金的尾字,说明他崇拜无政府主义的两个代表人物,不允许有别的解释。
巴金对鲁迅的敬重也远非自今日始。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被捕,6月盛传她在南京遇害,鲁迅曾写了一首《悼丁君》的诗,深沉地纪念这位优秀的青年作家的“罹难”。半年后《文学季刊》第一期上曾登了季羡林的一篇书评《夜会》,对丁玲有所批评。巴金从茅盾处得知鲁迅对在这种时候发这篇文章不大满意,便在这一期季刊再版时将它抽去了。由此还引发过季刊内部的一些矛盾,巴金也在所不顾。
我说,这是最后一次的眼泪了,
哭泣是很可羞耻的事情。
我们的眼泪已经流得太多了!
给武士们当枪靶子的生活也过得很够了!
我们的血管里还流着人的血,
我们的胸膛里还跳着人的心:
我们要站起来,像一个人。
我们要坚决表示:不是任人宰杀的羊群,
我们要靠自己来决定我们的命运。
我说,这是最后一次的眼泪了,
哭泣是很可羞耻的事情。
对于巴金来说,‘友情是生命中的长明灯’,如今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故去了,他感到十分孤寂,于是他说:‘长寿是一种惩罚’。
第2个回答  2006-12-12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l951年秋回国。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自1954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巴金(1904~2005.10.17),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新时期之后历任多届作协主席,可谓德高望重。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宇慧按)

自然情况: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第3个回答  2006-12-12
冰心属於「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

的女作家之一,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在新思潮的激荡下,一九一九年九

月以「冰心」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提示了为了事业改良家

庭生活的必要性。以后,她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揭示社会、家庭、妇女

等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与此同时,她写作散文,一九二一年发表的《笑》,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

初期一篇具有典型意义的美文。她还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出了三百

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在「五四」新

诗坛上别具一格,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很受读者欢迎。

一九二三年秋,冰心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从这

时至一九二六年,她把自己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感受以及对往事的追忆,陆续

写成亲昵恳切的二十九封寄小朋友的信,发表在《晨报》的《儿童世界》专栏,

并结集为《寄小读者》於一九二六年出版。这是冰心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也是

中国现代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她的散文比小说和诗歌有更高的成就,在当时

被称为很有魔力的「冰心体」。

一九二六年,冰心在美国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

和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这期间创作较少,有影响的作品有《南归》、《命》、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等。这些作品有较多较深厚的社会内容,

显示出冰心对生活的新认识。

一九三六年暑假,她赴欧美游历,经日、美、苏、意、英、法、德等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冰心到重庆,曾主持过《妇女文化》半月刊。一九四一年到

一九四七年曾担任参政会议参政员。

一九四六年夏回北平,冬,全家去日本,直到一九五○年,她作为东京大

学第一位女教授,在该校讲授中国新文学。

五一年,冰心从日本回国,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冰心的生活和创作揭开

了新的一项。

五八年和七八年以后,她先后为孩子们写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

者》,还写了散文《归来以后》、《走进人民大会堂》、《樱花赞》等。这些

散文不仅保持着她独具的艺术风格,更在富於时代气息的广阔背景上,展示了

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呈现出明朗乐观的色调。八○年她创作的短篇小说《空

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她的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等,在八○年

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上海文艺出版社八二年开始出版五卷

本的《冰心文集》。

八二年开始出版三卷本的《冰心选集》。冰心还翻译出版过泰戈尔的诗集、

剧作和其他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她於创作之馀,致力於保卫世界和平,对外

友好和文化交流等工作,多次出国访问。她曾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

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和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中国

文联委员、副主席和名誉主席。

一九八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巴金在给《冰心传》一书所作序中,称她是「我

们新文学的最后一位元老」;同时又说「她的头脑比好些年轻人更清醒,她的

思想更敏锐,对祖国和人民她有更深的爱」。
第4个回答  2006-12-12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其父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1926年回国后,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抗战胜利后到日本,1949—1951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1951年回国后,除继续致力于创作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巴金 全国政协副主席。
汉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1935年至1950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1962年后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7年至1983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在上海逝世。>>

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代表,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巴金同志生平 中国现代文学一代宗师巴金先生百岁华诞 网上“巴金纪念馆”开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