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如题所述

一、导向性原则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结合原则

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四、连贯性原则

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五、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针对学生的特征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因素原则

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七、实践结合原则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并联系实际进行传授;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要教育学生懂得理论来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的道理;要注意补充乡土教材,联系当地实际。

八、集体教育原则

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教育。

九、正面教育原则

贯彻正面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坚持正面启发,积极疏导;②要以正面的榜样和事例教育学生;③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十、共产主义原则

贯彻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教师在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具有科学性。

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结合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把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方向的教育与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扩展资料:

中小学德育内容

一、热爱祖国

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三、热爱人民

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疾人、助人为乐、与各族少年儿童、外国小朋友友好相处。

四、热爱集体

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培养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争光;在集体中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做集体的小主人。

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

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学习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

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勤学好问、刻苦努力、专心踏实、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不参加各种封建迷信活动。

七、文明礼貌、遵守纪律

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讲礼貌懂文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小学德育纲要

百度百科-中学德育大纲

百度百科-德育原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8

德育原则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德育规律的体现,受德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一定阶级、民族和文化的特点。

1、校内正视途径,涉及教学、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及课外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等。

2、校内非正视途径,涉及学生友谊团体、校园文化氛围等。

3、校外正式途径,涉及校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文化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

4、校外正式途径,涉及邻里,非正式社会、文化团体。

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又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 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

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扩展资料:

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起来。

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连贯性原则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征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素原则

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②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实践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并联系实际进行传授;②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③要教育学生懂得理论来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的道理;④要注意补充乡土教材,联系当地实际。

教育原则

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②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③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教育。

正面教育原则

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从提高认识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贯彻正面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坚持正面启发,积极疏导;②要以正面的榜样和事例教育学生;③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共产主义原则

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联系起来。

贯彻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②教师在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具有科学性;③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结合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④要把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方向的教育与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德育原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9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2、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连贯性原则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6、因素原则

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7、实践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8、教育原则

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9、正面教育原则

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从提高认识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10、共产主义原则

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联系起来。

扩展资料: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小学教育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育原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7-19
2.学校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根本原则,它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这个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我们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校要培养“四有”、“两热爱”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
(2)知行统一的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3)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学生消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优点和缺点、先进和落后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就是这种矛盾斗争转化的结果。德育的规律决定了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必须同时进行。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护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严格要求是指教育者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尊重学生就是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护和关怀。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他们的自尊心,相信他们的能力。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培养学生集体的过程中,通过集体的形成教育每个学生,又通过每个学生的进步促进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把培养集体与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统一起来。要培养坚强的集体,就要依靠集体,培养、教育和健全学生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关心集体,自觉地为实现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而严格要求自己。通过集体建立全班的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班风,以影响集体的每一个成员。教师要把集体当作教育的主体,先向集体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学会处理各种关系。要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6)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向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贯彻正面教育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及时教育指导。
在德育中要摆事实,讲道德,要以理服人。
培养典型,树立榜样。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7)教育与学生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原则。
教育与学生年龄相一致的原则是指为了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教育者应使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使每个学生品德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特别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从而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才能使德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8)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是指学校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达到前后连贯地进行下去,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学生的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长期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这些影响纷繁复杂,不仅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对立,而且往往前后并不连贯。如果不加以组织则必将削弱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尤其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范围扩大,通过书、刊、影、视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必须加强学校对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控制和调节。以便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确保学生的品德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
(9)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理论对于人们的行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于理论,即用共产主义思想及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要从被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到点子上,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做到思想教育的系统性、开放性和针对性。
(10)循循善诱的原则。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学生的年龄小,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大道理的,教师、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遵循学生们的思想认识规律,反复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11)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孤立地脱离其他工作来进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寓教育于疏导之中,围绕育人成材这个根本目标,实行德、智、体、美、劳相结合;各科之间教书育人相结合;校内各职能部门,各种教育力量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一股合力,齐抓共管,这种综合教育的原则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6

德育原则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德育规律的体现,受德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一定阶级、民族和文化的特点。

1、校内正视途径,涉及教学、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及课外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等。

2、校内非正视途径,涉及学生友谊团体、校园文化氛围等。

3、校外正式途径,涉及校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文化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

4、校外正式途径,涉及邻里,非正式社会、文化团体。

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又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 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
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