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何如此推崇吕布

即是人中第一,但又为何反复无常

在罗贯中的笔下,吕布像武将多过像一名枭雄,他并没有过于推崇吕布,对于当时的环境来说,个人的武勇与智谋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地位,而吕布的武艺又是当时最为高超的人,“人中吕布”也未尝不可。第一,《三国演义》作为一本小说,文中有很多追求对仗工整的句子,“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就是其中之一,其实赤兔难道就是三国时期最好的马么?第二,《三国志·武帝纪》中亦有记载,“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所以可见吕布在当时的地位确实是一时无两的。在《三国志》中有很多描写吕布勇猛以及手下兵马彪悍的句子,如“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这句从武艺上对吕布进行了描写,飞将军李广作为一名受万人仰慕的将军,他的名号自然并非可以随便使用,而吕布敢号为“飞将”,一方面是他在塞外的名声如同李广一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的武艺之高。而“将数百骑出武关,欲诣袁术,布自以杀卓为术报雠,欲以德之。术恶其反复,据而不受。诣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一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至段话中也描写出了吕布手下兵马的彪悍,每一名士兵都近乎以一敌百,这未尝不是吕布在统帅方面很好的表现。 而说到吕布的反复无常,个人认为一方面是吕布在政治上的“单纯”,作为一名在大漠长大的人来说,他更看重的是谁对他好,他有着一种很直的性格。在丁原手下时,是因为丁原把他从五原(即今日内蒙古)带了出来,所以他才在丁原手下出仕,但是在丁原帐下他最骄傲的武勇并没有用处,紧是让他担任一名文官,这其实对吕布来说是个很大的讽刺,他需要的是给天下人展现他的武勇,而不是在城中处理内政。所以当李肃来劝吕布投奔董卓时,我觉得,赤兔马或者是金银珠宝对吕布的诱惑并不大,而做一员武将可能是吕布叛逃最大的原因。而刺杀董卓,这个三国历史中争论较多的一件事,吕布在其中确实起了决定性作用,固然是说他的反复让天下人认清,但是这与本人对吕布的判断不是更加吻合了么,在董卓帐下吕布固然是统领大军,但是他与董卓的关系却并不是那么亲密,“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这说明了吕布刺杀董卓并非是仅仅因为一个女人,无论那个女人是貂蝉还是宫女,最直接的原因其实还是董卓对他的态度使得他在心里开始抵触董卓。前文就说过,吕布他的价值观中未必有君国大义,他的心里更多的是考虑谁对他更好,而董卓的无礼与多疑更是让吕布怨恨董卓,所以刺杀董卓并非出人意表之事。吕布这个人考虑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所以对于他本人来说,他并不介意四处投奔;就当时那个时代来说,成王败寇是不可改变的法则,各路英雄都有自己的巅峰与低谷,刘备尚且投奔多主,吕布为什么就不可以。个人认为,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吕布的能力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掌控的住,他本身就有他自己的骄傲,如果不是他所能拜服的人,他不可能会与之相处。而刘备不同,他是个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枭雄,他永远不会去做喧宾夺主的事,甚至都不会表现出自己的任何想法,更何况罗贯中本身就是支持蜀汉正统,所以他不得不把与刘备有相似之处的吕布写的更加夸张,更加反复,来掩饰刘备的所作所为。 一家所言,仅供一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4
这不是罗贯中的故意为此,而正史上吕布也确实勇猛吕布善弓马骑射,臂力过人,被喻为堪比西汉名将李广,同样有“飞将”的美誉。在民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陈寿(三国志作者)亦认为:“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对于吕布这个问题,我感觉除了三英战吕布和貂蝉问题上有点失实外,三国演义对吕布的描述还是比较客观和真实的。
第2个回答  2013-11-24
所谓“人中女布,马中赤兔”就说明了他的特征,三国第一猛将,所以推崇,在乱世中,谁不想独霸一方,只有机智过人,才有可能活下来
第3个回答  2013-11-24
并没有推崇啊,只是他本来就强,性格也是如此
第4个回答  2013-11-24
他被称为 四海夸英伟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