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中,媒介(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最好分点O(∩_∩)O哈 我们后天考试的大题 感激不尽吖~~

大众传播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行为,它由来已久,它的出现及繁荣无疑让人类的现实生活更加丰富、便捷。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勃兴、各种媒体的整合,给受传者以前所未有的交流空间。如今,通过各种各样的传媒,人们可以便利地接触到许许多多原本不可能接触、或者需要很大代价才能接触到的信息和事物,建立了广阔的信息网人际网。关于它的积极功能,学界已经有了许多论述。

现在,当人们为大众传播的强大功能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而兴奋不已时,也有必要从文化的深层意义上对其负面功能进行理性与清醒的认识。

首先,交往视野逐步开阔,个人心灵明显封闭。媒体是人与人或人与物交往的中介形式,在一种集多种交往于一体的综合性媒体的传播和交流中,人们从各个渠道与媒体负载的内容接触,这让受传者有了更大的交往空间,地理的、民族的限制都消失了。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大量的信息充斥着社会时空,信息泛滥同时也会造成信息污染。沉溺于这种交流的受传者,交往的视野是更加开阔了,但个人心灵却越加封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接受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有所减弱,久而久之,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回避直接接触。究其原因,对媒介的过分依赖是最主要的一点。只有通过媒介交往才能得到自如感,才能充分发挥个体内在的智慧、幽默等交际潜力,因而渴望间接交往、恐惧直接交际成为一种越来越深刻的习惯心理。这实际上导致个人心灵更加封闭。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介质进行的大众传播虽然成为一种便利的时尚,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找到了一条间接化的途径,放大了许多人的精神交往世界,但却从另一方面限制了更多人面对面的接触空间。

其次,诉诸形象、色彩等因素的感官刺激不断增强,精神意义明显削弱。传播媒介对受众的精神麻醉作用影响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大众传媒的作品为了提高受众的阅读和观看兴趣,也十分注重形式,画面非常鲜艳、活泼,并习惯性地强化内容的逼真和感染效果,这种做法尽管降低了受众阅读收看的障碍,加强了普及性,但在客观上也削弱了其中思想的意义。现在的一个事实是,所有的传播内容都可以通俗化、游戏化。这就让一些内容中原本具有的庄严、崇高的精神意义大大弱化。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多媒体化,这正如袋装茶喝起来简便,但永远不如功夫茶带给饮者的享受多。轻松、夸张不能替代所有内容的风格。

第三,知识积累更加迅速,情感教育明显缺乏。记忆效果趋于强化,思考引导明显淡化。技术支持不断发展,伦理约束明显滞后。这一项负面功能在网络世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网络有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教育,并且在众多的信息产品中,教育类占了绝对多数,利用网络的远程教学或者说是多媒体教学,的确将一些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十足。但问题在于,仅仅依靠这种教学成长的孩子,知识的积累相当成功,可情感的培养却非常苍白。整日对着机器在游戏中学习,没有真实环境里的情感交流,各种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的互助友爱、关心集体等基本的情感不可能从机器中得到,有的只是分数、对错以及游戏。这正如用所谓电子宠物来培养孩子爱心的企图只能是商家的广告一样,仅与机器打交道的孩子,不可能具有健全的身心。在机器的训练下,人的智商可以很高,但情商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滑坡。另一方面,制作者太重视将技术性的东西突出,知识点与知识点的网状连接让阅读者目不暇接,而思考的空间却很少,除了眼花缭乱与查找方便之外,本应带给读者的思考引导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收获却难以找到。

第四媒体是一种强调个性的传播媒介,它打破传统的传播媒介中受众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得传受双方居于平等的地位,真正实现了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曾提出的循环传播模式。这种个性特征让每一个个体在使用中得到极大满足,但问题在于技术上不断鼓励多媒体的个人化,而管理上又必须采取一定的集体行为。个人化是为了张扬个性,整体化是为了维系社会伦理,而整体性的伦理约束力量似乎总是跟不上技术对个人化的支持。尴尬的现实引发了一种有趣的争论:对各种利用网络高科技作案的人,人们一方面指责他们的破坏行为,另一方面又认为正是这些捣乱者促进了技术自身的日臻完善。换言之,这些犯罪者既是E时代的破坏力,又是E时代的创造力。科学本身是客观的,但如何使用科学却是主观的,科技也有伦理,正如日本有人试图用“性机器人”的VR技术来克服社会的娼妓问题,而对“克隆”技术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社会道德范畴一样,网络的日新月异带给人类的也不仅仅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有社会秩序、价值观念的颠倒与错乱。

最后,大众传播中的文化交流日益扩大,文化霸权也就愈发明显。大众传播技术以及理论的源头及领先者,都是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它的全球化趋势扩大了资源的共享范围,使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与发达国家一起分享各种信息。但同时,技术优势、经济进步也形成了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1998年10月25日美国《华丄盛顿邮报》刊登题为《美国的流行文化渗透到世界各地》的文章,列举了美国软件及娱乐产品世界市场的销售额已超过其他任何行业。而根据1999年5月美国第五届电子娱乐软件博览会的数据,1998年美国电视和电脑游戏的贸易额增长了24%,许多游戏人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偶像。

信息革命已经更正了旧的地理概念,全球村正在形成。全球化势不可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副教授罗斯科普夫(D.Rothkopf)在美国《外交政策》第107期上撰文指出:“美国信息时代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应当是取得世界信息流动战的胜利,主导整个媒体(主要指无线电广播),如英国当年控制海洋一样。”美国要努力促进全球化的过程,弥合不同国家、民族间的差异。“美国不可避免地在这一转型中处于领导地位,它是处理全球事务的‘不可缺少’的国家,是信息时代的信息产品与服务业的领头者。”作者非常乐观地认为:“美国控制着全球信息与通讯的命脉,其音乐、电影、电视与软件已几乎普及全球。它们影响着几乎所有国家的审美观、日常生活与思想。”事实上,美国在设计全球化进程时,它所考虑的根本出发点并不是什么全球利益、世界大同,而是从其国家利益出发,来安排全球化的方向与节奏。当我们对英特尔、比尔·盖茨津津乐道时,一种西方文化的比较优势就已经形成,并且会深深地印在人的头脑中,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目中。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光将会日渐黯淡。

因此,我们研究大众传播积极功能的同时,必须对它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认识,及早防范,尽可能地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传播媒介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10
大众传播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行为,它由来已久,它的出现及繁荣无疑让人类的现实生活更加丰富、便捷。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勃兴、各种媒体的整合,给受传者以前所未有的交流空间。如今,通过各种各样的传媒,人们可以便利地接触到许许多多原本不可能接触、或者需要很大代价才能接触到的信息和事物,建立了广阔的信息网人际网。关于它的积极功能,学界已经有了许多论述。

现在,当人们为大众传播的强大功能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而兴奋不已时,也有必要从文化的深层意义上对其负面功能进行理性与清醒的认识。

首先,交往视野逐步开阔,个人心灵明显封闭。媒体是人与人或人与物交往的中介形式,在一种集多种交往于一体的综合性媒体的传播和交流中,人们从各个渠道与媒体负载的内容接触,这让受传者有了更大的交往空间,地理的、民族的限制都消失了。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大量的信息充斥着社会时空,信息泛滥同时也会造成信息污染。沉溺于这种交流的受传者,交往的视野是更加开阔了,但个人心灵却越加封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接受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有所减弱,久而久之,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回避直接接触。究其原因,对媒介的过分依赖是最主要的一点。只有通过媒介交往才能得到自如感,才能充分发挥个体内在的智慧、幽默等交际潜力,因而渴望间接交往、恐惧直接交际成为一种越来越深刻的习惯心理。这实际上导致个人心灵更加封闭。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介质进行的大众传播虽然成为一种便利的时尚,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找到了一条间接化的途径,放大了许多人的精神交往世界,但却从另一方面限制了更多人面对面的接触空间。

其次,诉诸形象、色彩等因素的感官刺激不断增强,精神意义明显削弱。传播媒介对受众的精神麻醉作用影响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大众传媒的作品为了提高受众的阅读和观看兴趣,也十分注重形式,画面非常鲜艳、活泼,并习惯性地强化内容的逼真和感染效果,这种做法尽管降低了受众阅读收看的障碍,加强了普及性,但在客观上也削弱了其中思想的意义。现在的一个事实是,所有的传播内容都可以通俗化、游戏化。这就让一些内容中原本具有的庄严、崇高的精神意义大大弱化。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多媒体化,这正如袋装茶喝起来简便,但永远不如功夫茶带给饮者的享受多。轻松、夸张不能替代所有内容的风格。

第三,知识积累更加迅速,情感教育明显缺乏。记忆效果趋于强化,思考引导明显淡化。技术支持不断发展,伦理约束明显滞后。这一项负面功能在网络世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网络有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教育,并且在众多的信息产品中,教育类占了绝对多数,利用网络的远程教学或者说是多媒体教学,的确将一些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十足。但问题在于,仅仅依靠这种教学成长的孩子,知识的积累相当成功,可情感的培养却非常苍白。整日对着机器在游戏中学习,没有真实环境里的情感交流,各种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的互助友爱、关心集体等基本的情感不可能从机器中得到,有的只是分数、对错以及游戏。这正如用所谓电子宠物来培养孩子爱心的企图只能是商家的广告一样,仅与机器打交道的孩子,不可能具有健全的身心。在机器的训练下,人的智商可以很高,但情商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滑坡。另一方面,制作者太重视将技术性的东西突出,知识点与知识点的网状连接让阅读者目不暇接,而思考的空间却很少,除了眼花缭乱与查找方便之外,本应带给读者的思考引导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收获却难以找到。

第四媒体是一种强调个性的传播媒介,它打破传统的传播媒介中受众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得传受双方居于平等的地位,真正实现了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曾提出的循环传播模式。这种个性特征让每一个个体在使用中得到极大满足,但问题在于技术上不断鼓励多媒体的个人化,而管理上又必须采取一定的集体行为。个人化是为了张扬个性,整体化是为了维系社会伦理,而整体性的伦理约束力量似乎总是跟不上技术对个人化的支持。尴尬的现实引发了一种有趣的争论:对各种利用网络高科技作案的人,人们一方面指责他们的破坏行为,另一方面又认为正是这些捣乱者促进了技术自身的日臻完善。换言之,这些犯罪者既是E时代的破坏力,又是E时代的创造力。科学本身是客观的,但如何使用科学却是主观的,科技也有伦理,正如日本有人试图用“性机器人”的VR技术来克服社会的娼妓问题,而对“克隆”技术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社会道德范畴一样,网络的日新月异带给人类的也不仅仅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有社会秩序、价值观念的颠倒与错乱。

最后,大众传播中的文化交流日益扩大,文化霸权也就愈发明显。大众传播技术以及理论的源头及领先者,都是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它的全球化趋势扩大了资源的共享范围,使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与发达国家一起分享各种信息。但同时,技术优势、经济进步也形成了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1998年10月25日美国《华丄盛顿邮报》刊登题为《美国的流行文化渗透到世界各地》的文章,列举了美国软件及娱乐产品世界市场的销售额已超过其他任何行业。而根据1999年5月美国第五届电子娱乐软件博览会的数据,1998年美国电视和电脑游戏的贸易额增长了24%,许多游戏人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偶像。

信息革命已经更正了旧的地理概念,全球村正在形成。全球化势不可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副教授罗斯科普夫(D.Rothkopf)在美国《外交政策》第107期上撰文指出:“美国信息时代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应当是取得世界信息流动战的胜利,主导整个媒体(主要指无线电广播),如英国当年控制海洋一样。”美国要努力促进全球化的过程,弥合不同国家、民族间的差异。“美国不可避免地在这一转型中处于领导地位,它是处理全球事务的‘不可缺少’的国家,是信息时代的信息产品与服务业的领头者。”作者非常乐观地认为:“美国控制着全球信息与通讯的命脉,其音乐、电影、电视与软件已几乎普及全球。它们影响着几乎所有国家的审美观、日常生活与思想。”事实上,美国在设计全球化进程时,它所考虑的根本出发点并不是什么全球利益、世界大同,而是从其国家利益出发,来安排全球化的方向与节奏。当我们对英特尔、比尔·盖茨津津乐道时,一种西方文化的比较优势就已经形成,并且会深深地印在人的头脑中,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目中。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光将会日渐黯淡。

因此,我们研究大众传播积极功能的同时,必须对它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认识,及早防范,尽可能地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传播媒介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一遍~然后自己概括大约得记一下呗~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