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发展能撑过2021年吗?

如题所述

难。原因是蓝光发展账面上库存商品为零,也就是能卖的商品房,蓝光已经全部给卖掉了,半年末主要是在建的开发项目占了9成以上,这些只有打骨折卖给同行,现在是行业下行期,同行们日子普遍也不好过,有能力接手的买家不多,这种有利买方的情况下,使出最大劲来压价是必然的。

蓝光发展一改往年上半年主要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并不太大,而靠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来补充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的传统方式,而是反向操作。

除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比去年同期顺利转正以外,处理投资回收32亿的资金,而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六年来首次为负,而且是达到了233亿元之巨,主要也就是大量归还银行借款和兑付到期债券等。

按照蓝光发展这个打折节奏来看,如果把其存货全部打折,变现价值约为1,529亿元,加上其他流动资产后约为1980亿元,看来如果这样来偿债的话,可能问题还不太大。但期间还有不小的费用支出,以及长期负债到期等。弄不好就会把前些年的利润全部耗光不说,还要动用非流动资产,比如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这里还有73亿元。

观察|债务违约高管出走,曾经“四川房企一哥”蓝光何去何从

杨铿,四川蓝光实业集团董事长,早年以生产汽车配件起步,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成都开发大型电子电器市场,由此成为当地地产大亨。他领导下的“蓝光实业”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房地产、国际贸易、连锁百货和项目投资于一体的大型集团。

2004年12月3日,作为“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和“2004四川年度企业家人气榜”入选者,杨铿在2004年中国年度管理大会上被评选为“中国年度管理100人”。2009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第88名;2009胡润房地产富豪榜第37名。

人物履历

杨铿是蓝光投资控股集团创始人。

1990年,杨铿先生从国企辞职创立了蓝光公司。建立四川蓝光和骏实业有限公司、收购迪康药业、创立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D生物打印,率领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及嘉宝股份挂牌新三板等等。

蓝光发展回应“卖身”传闻,“卖身”是否属实?

曾有“四川房企一哥”之称的蓝光发展(600466SH)目前陷入了资金紧张、核心高管离职以及债券违约的局面。而蓝光发展实际控制人杨铿的儿子杨武正也在近期接过了公司董事长和总裁的位置,但市场对这家在风口浪尖的公司也有着担忧:年仅26岁的杨武正是否能够力挽狂澜,公司的未来将如何?而这些都是杨武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若蓝光发展不能在短期内解决资金问题,那么公司将陷入债务全面违约的爆发阶段。

融资依赖非标,一季度末有息债务达7906亿元

2015年,蓝光发展成功借壳上市,当年销售额为183亿元,到了2019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1015亿元。用了四年公司的销售额破千亿,当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黑马房企。

然而,蓝光发展在跨进房企千亿俱乐部之后,其销售额就几乎停滞不前。2020年蓝光发展的销售额为1035亿元,与2019年的销售额近乎持平。

按照克而瑞研究中心披露的数据,2021年前5个月,蓝光发展的销售额累计达到446亿元,同比增长23%。从目前的销售额情况来看,公司的销售是没有问题的。

但进入2021年以来,蓝光发展的负面消息不断。包括非标逾期、撤离上海总部、大幅裁员、出售物业公司回笼资金以缓解自身资金压力,尤其再加上其表内外债务压力的显现,这一切都使得蓝光发展的资金链非常紧张。

从蓝光发展目前的基本面来看,公司股东的质押比例一直较高,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冻结的股份约39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约2244%,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286%。而质权方包含多家信托公司,这就说明公司股东资金链较为紧张而且有一定的非标融资依赖度。

公开可查询的资料披露,6月份以来蓝光发展控股股东所持公司股份因股票质押出现违约而被司法冻结,同时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蓝光和骏被平安不动产旗下的投资公司申请司法冻结以做财产保全。

虽然无法得知蓝光发展的表外债务数据,但从其2020年的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披露的数据中可以发现,有息债务分别为78025亿元和7906亿元。而应付票据分别为5977亿元和7845亿元。

另外,从公司存货来看,截至2020年底,蓝光发展的账面存货价值为1696亿元,其中已完工开发项目、在建开发项目和其他存货金额分别为194亿元、1502亿元和04亿元。若以账面价值计算,剔除预收账款后公司的未售货值约906亿元,有机构测算过,若按2020年毛利率进行成本加成,蓝光发展的未售货值可能在1220亿元左右。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仅为估价,在实际的资产处置中会出现打折的情况,实际变现能力不足,这些对于其短债的偿还能力有限。

公司存在自由现金流缺口,可动用资金仅207亿元

蓝光发展发家于四川省成都市,因而其大部分的土地储备都在成渝圈内和三四线城市。截至2020年底,公司持有待开发土地面积为56895万平方米,其中权益占比为724%左右;非权益部分既有房企合作伙伴,也有金融机构的明股实债。土地储备在西南区域、华中区域、华东区域、华北区域和华南区域占比分别为40%、33%、10%、8%和9%。其中,西南区域占比最高。

虽然蓝光发展在2020年上半年调整了土地结构,聚焦新一线、二线及强三线城市;调整拿地节奏,向市场好、周转快、能力强的区域倾斜。但仍有部分金融机构认为,公司土地储备偏向城市能级偏低的城市,回款存在压力,去化水平不高。而且拿地溢价较高,盈利空间较薄。

有参与过蓝光发展尽调的金融机构人士对澎湃新闻(>

尽管蓝光发展强调,控股股东杨铿及其一致行动人具备相应的资金偿还能力,还款资金来源为其自有资金,其偿还能力强,不存在流动性风险,由此产生的质押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但以目前发生的事实来看,蓝光发展手中可自由动用的资金仅有207亿元,而截至7月12日,蓝光发展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4544亿元,手持货币资金完全无法覆盖其现有的债务。

核心高管辞职,评级机构预计公司将全面违约

债务危机还未解决的蓝光发展,还面临着核心高管辞职、人事动荡的局面。

7月5日晚间,蓝光发展公告,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公司总裁迟峰及首席财务官欧俊明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书。在此时刻,公司的关键人物纷纷辞职,用的原因都是“因公司整体安排”。二人辞任之后,仍担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

事实上,在CEO迟峰宣布离职之前,6月4日,蓝光发展宣布公司董事长杨铿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公司董事会改选杨武正为董事长。这意味着,杨铿将其26岁的次子杨武正推向了前台。

一个月后,蓝光发展宣布,经董事长提名,同意聘任杨武正为公司总裁(法定代表人)。也就是说,杨武正成为了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

对于此举,此前有分析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杨铿的这一举措是为了和上市公司做彻底切割。“假设在目前蓝光发展的这些债务中,杨铿有连带担保责任,他拿自己的信用去为上市公司融资。那么如果一旦还不上钱了,杨铿只会有其个人的诉讼,现在切割之后不会牵连到上市公司。”

在评级机构的眼中,蓝光发展目前已无法对未来三个月到期的33亿元境内债券进行偿付。

7月13日,标普全球评级将蓝光发展的长期主体信用评级从“CCC-”下调至“D”。同时,将该公司优先无抵押债券的长期债项评级从“CC”下调至“D”。

标普认为,蓝光发展未能偿还2021年7月11日到期的中期票据,本息共计约968亿元。标普表示,鉴于该公司极疲弱的流动性状况,预计其将无法在规定的10天宽限期内完成偿付。

标普于报告中提到,蓝光发展的逾期银行贷款和信托贷款约有36亿元,突显了公司紧张的流动性状况。由于信托公司提交申请,公司的项目股权也在近几个月被法院冻结。同时,项目处置进度也不及预期,未能给公司带来充足的流动性来源。截至2021年6月30日,蓝光发展公布仅有207亿元可用现金。

因此,标普预计蓝光发展将全面违约。预计该公司不会对未来三个月到期的33亿元境内债券进行偿付。公司未能偿付前述中票,亦将引发这些债券中的多数债券以及境外债券的交叉违约。

蓝光发展拟将近15亿的资产卖1元,公司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相信很多朋友在网络上听到了一则传闻,那就是关于蓝光发展将会被其他公司所收购。这一消息瞬间也是在网上掀起了很大的热度,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激烈讨论,甚至很多网友都想知道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但是在最近的时间,蓝光发展已经出来进行相关的回应,不会让出控股权,也就是说网络上关于蓝光发展的这些消息基本上都是假的。

根据网络上相关的消息表明,蓝光发展已经举行了投资人的电话会议,并且蓝光发展的董事长杨娟以及蓝光发展的首行执行官等高管都已经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且这次会议的最主要内容就是针对关于南关发展近期将会进行股权收购谈判的这些传闻进行了一一的回应。南关发展现在对此表明的是,公司已经在考虑项目层面引进合作方,并且将会以平衡公司短期现金流和长期发展作为考虑适合的。在股权层面引入财务实力强的战略投资。

总而言之,就是南关发展现在不会去让出自己的控股权,也不会将整个公司卖掉,而是考虑会选择性的去吸引一些资金来注入公司的项目里面能够去继续推动公司的发展,但是又有相关的消息称,目前融创中国已经在逐渐的收购房地产的企业,并且和蓝光发展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洽谈,虽然没有进一步表明将收购蓝光发展,但是这对蓝光发展的具体业务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也是非常不得而知的。

虽然蓝光发展再做段时间,总是去寻求突破,想要吸引强有力的资本注入来去帮助公司渡过难关,但是这种想法也是非常困难的,毕竟现在蓝光发展的偿债能力不是特别的好,但是最终我们都只有根据相关的结果来去判断,因此也希望蓝光发展能够寻求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国家会救蓝光发展吗?

蓝光发展拟将近15亿的资产卖1元,公司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四川蓝光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蓝光发展60046SH公布,拟向其国有独资子公司拥有的重庆阳九贸易有限公司(下称重庆阳九)100%公司股权转让给重庆悦宁山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重庆悦宁山)。但令人费解,公司股权转让溢价增资为1元,重庆阳九拟交易后资产总额为1484亿人民币。

出让三个新项目,近15亿财产只卖1元。

依据蓝光发展公布的市场销售公示,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蓝光和骏实业有限公司和成都俊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方案将拟拥有的重庆阳久贸易有限公司100%公司股权转让给重庆悦宁山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此同时,2021年12月22日,蓝光和骏、成都俊宇与买受人重庆悦宁山签定了《重庆阳久贸易有限公司股权及项目转让协议》,拟出让重庆阳久100%股份。

从转让合同的内容看来,彼此一致确定交易是根据负债回收开展的。依据具备证券基金资质的评定公司出示的分析报告,协商一致重庆悦宁山收购公司拥有的重庆杨九100%股份溢价增资为1元,资产收购进行后,公司再次担负协议承诺的标底债务。

据统计,此次交易涉及到三个建筑项目:重庆未来城104亩新项目、重庆芙蓉大厦项目、天津津南站665亩新项目。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重庆杨玖拟交易的总资产为10674亿人民币,负债总额为919亿元,资产总额为1484亿人民币。

公示还表明,交易预估将降低公司本期盈利约1488亿人民币,公司股权转让进行后,交易总体目标将不会再列入发售公司合并报表的范畴。

该公示还表述了该交易的缘故。蓝光发展表明,该交易有益于推动交易总体目标有关新项目的搭建和交货,降低公司负债,推动公司处理当今债务纠纷问题。

上海证券交易所当日马上传出询问函。

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蓝光发展表述交易价钱仅为1元的缘故和合理化,交易分配是不是危害发售公司表明交易价钱仅为1元的缘故和合理化,交易分配是不是危害发售公司的权益。

与此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还强调,交易总体目标选用财产基本法估价,明确所有股份评定数值22846万余元,远小于仿真模拟交易账目资产总额,规定公司表述差别很大的缘故和合理化,融合相比交易实例、总体目标资产业务,交易不选用成本法或收益法,仅选用财产基本法评定的缘故和合理化,是不是合乎有关要求和销售市场实践活动的评定规范等。

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

除此之外,交易敌人重庆悦宁山创立于2021年12月13日,注册资金仅10万余元。换句话说,公司创立仅10来天就参加了出让。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蓝光发展详细描述重庆悦宁山的公司股权结构、公司股东环境、控股股东、自有资金等基本情况。

上海证券交易所还规定在12月31日前以书面通知回应,并执行对应的信息披露责任。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这早已并不是蓝光近年来第一次商家逃生了。2021年2月26日,蓝光发展公布,公司全资子公司蓝光和骏拟向其拥有的四川蓝光嘉宝服务集团有限公司646203%的股份转让给碧桂园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碧桂园物业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相对应交易成本费用暂估价484650万余元。

与此同时,蓝光发展2021年拟认购公司股权总数为303493-606986亿港元,但在总计认购284773亿港元后,蓝光发展于2021年6月19日公布停止认购公示。缘故是蓝光发展表述说,自2021年至今,伴随着房地产开发商三底线(应收负债率不超过70%、净负债率不超过100%、现钱短债比不小于1倍)等管控现行政策的执行,房地产业公司融资自然环境再次缩紧,蓝光发展遭遇的运营自然环境发生了较大转变;与此同时,蓝光发展后半年将遭遇更多的偿还债务工作压力。

但蓝光发展2021年中报表明,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蓝光发展扣减应收帐款后的负债率为8401%,净负债率为22778%,二项指标值均已踏入三条红线。除此之外,更糟心的是,依据蓝光发展公示,截止到2021年11月30日,蓝光发展总计未偿负债等额本息贷款额度为25881亿人民币(包含贷款银行、信托贷款、债券融资专用工具等负债方式)。现金流量层面,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现金流账户余额为10029亿人民币,在其中随意使用资产为330亿人民币,各种各样比较有限或有限主要用途的资产为9699亿人民币。

依据蓝光官方网站,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90年,创办人杨洪,有着390好几家控投、股份制企业产业发展规划包含房地产业、文化艺术商务旅游、数据基本建设、服务业、大数据技术、饮品等业务流程版块。2015年4月16日,蓝光控股集团蓝光发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重组上市。2019年10月18日,蓝光发展集团旗下四川蓝光嘉宝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蓝光嘉宝服务项目,2606HK)宣布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构建A+H股双资本平台。

蓝光未来的深度分析,不喜勿扰,经过一年的时间蓝光发展没有任何的有用动作,为什么会这样,通过走访和打听我多少分析出了一些状况,需要从2019年说起2019年作为总裁的迟峰,提议重心往华东地区发展,因为作为总裁的迟峰在华东地区关系网好一些,作为董事长的老杨非常放权同意了迟峰转战华东的战略成立了上海总部。作为成都的标杆企业税收大户,成都不同意蓝光飞走多次劝诫蓝光留在成都,老杨为了不得罪成都,成立了上海+成都双总部运行模式,此事才勉强告一段落,这也使成都多少对蓝光有些失望,此事之后迟峰把蓝光重心放在了华东地区,2019-2020蓝光疯狂拿地跻身千亿俱乐部,在成都拿地几乎没有,2020年庆祝大会在上海总部召开,税收也几乎都是华东地区,跟成都没有了关系,蓝光翅膀飞了出来,成都心伤的同时只能看着自己养大的孩子给别人做了嫁衣,好景不长2021国家三道红线把蓝光打趴在了地上,作为总裁的迟峰在华东地区那地上有关系人脉,真到困难了没有人管他,他毕竟是成都走出来的企业,华东各地政府都有自己的地产孩子,上海地产又多如牛毛根本管不过来,在大困难面前谁会管你猛龙过江的难龙,没有华东各政府和上海的帮助,这时候迟峰已经没有能耐拯救疯狂拿地后遗症的蓝光,没有办法迟峰只能迟去总裁职务。小杨杨武正正式上台,老杨现在想起来他是成都的孩子,寻求成都的帮忙,一个已经伤了父亲心得孩子,回来求政府帮忙,成都对蓝光彻底死心,但还是给过蓝光发展好多种方案,最好的反案就是四川发展入驻蓝光,杨家不同意这个方案,这就是杨武正上台最经典的一句台词绝对不会甩卖公司,为什么会说这句话不会甩卖公司,因为蓝光没有了依靠没有了后台,多家企业都想收购他,一年的时间杨家没有任何动作,多次求助成都也是无果,一个变心的孩子彻底伤了成都的心,近期的几道政策出台按理来说每个都是救蓝光的救命稻草,为什么蓝光没有动作,因为没有了帮助,成都也只会先救听话的孩子本地地产,最近政策这么放松有一个资讯说的是有个别房企甚至想要退市,说的就是蓝光发展,因为一年时间蓝光求人无果,成都虽然帮但是没有用心用力帮,导致一年时间蓝光几乎没有任何进展,股权又被多次拍卖无奈之下已经多次想申请破产退市,保全自己的大股东地位,法院证建会都没有受理,所以我们也看不到申请退市的公告,蓝光是杨家的命根子,不想卖掉,又没人帮助,只能依靠杨家老老杨留下来的关系网在勉强过活,(老老杨是成都退休老领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