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试卷

好的给分[别给我网站]
要有答案

第1个回答  2009-01-1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期末)试题
2008-10-05 15:04
[温馨提示]
友情提示:Hi,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答题噢!祝你成功!
注意事项:答题内容务必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处,否则无效。
第Ⅰ卷 积累•运用
一、为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惟妙惟肖( )(2)鸣钟击磬( )
(3)两栖( )动物(4)追本溯( )源
二、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5)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6)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 )。
(7)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zhě zhòu( )变形。
(8)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wéi mù( )起着同一作用。
三、填空。(12分)
(9)予独爱 ,中通外直……(《爱莲说》)
(10)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望岳》)
(1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 , ”描绘沙漠雄奇壮美的景色。
(12)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写人在困境中会萌发出新的希望,也暗示世间事物的消长变化的诗句是
(13)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 ”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14)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反。
四、速读下面三则消息,将三者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一条最主要的信息;然后,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谈谈由这则信息所引发的思考。(4分)
消息一:中华网1月26日电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暗示他将要求修改日本战后宪法,以便让日本自卫队正式改名为军队。小泉是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说这番话的。他说:“在日本宪法下,我们被禁止把自卫队称作军队,但是在外国人眼中,他们是军队……宪法中的好几点不太符合常理。”
消息二:新华社东京2月4日电 日本防卫研究所24日发表的2004版《东亚战略概观》认为,日本为了自卫,可以采用“先发制人”的手段,对敌国的导弹基地进行攻击。
消息三:新华网巴格达2月8日电 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批主力部队当地时间8日上午分乘25辆军车跨越科威特和伊拉克边界进入伊拉克。这是自二战后日本自卫队首次被派到海外战斗尚在继续进行的国家。
(15) 主要的信息:(40字以内)

(16)引发的思考:(60字以内)

五、下午放学后,张山同学来到学校图书馆,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张山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4分)
备选书目:《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7)书名:
(18)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19)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Ⅱ卷 理解•感悟
美文赏读苑(与美文相伴,可以提升人的境界,驻足于优美的文字中,你定会有如沐春风的享受,引起你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特殊感悟。)
六、古文阅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0)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 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更定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拿一小船 ④拥毳衣炉火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⑥雾凇沆砀
(22).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 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2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2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选择此时“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态?
(25)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末尾舟子再次出现,这是否矛盾? 为什么?(3分)
答:

(26).“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话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7).在反复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后,你也许会想起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请你比较一下两文的异同。(5分)
答:
七、现代文阅读
(一)说明文阅读
航空与航天的主要区别
①航空与航天是人们经常接触的两个技术名词,两者虽然仅一字之差,却被称为两大技术门类。这是为什么呢?您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航空技术主要是研制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航天技术主要是研制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及吸气发动机,最能集中体现两者成果的是航空器和航天器。从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即可看出两个技术领域的显著差异。
②所有航空器都是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现代飞机 最大飞行高度也就距离地面30多千米。即使以后飞机上升高度提高,它也离不开稠密的大气层。而航天器冲出稠密大气层后,要在近于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其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对在运行中的航天器来讲,还要研究太空飞行环境。
③航空器都应用吸气发动机提供推力,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本身只携带燃烧剂。而航天器其发射和运行都应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既带燃烧剂又带氧化剂。吸气发动机离开空气就无法工作,而火箭发动机离开空气则阻力减小,有效推力更大。吸气发动机包括燃烧剂箱在内都可随飞机多次使用,而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虽然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经过回收可以重复使用20次,其轨道器液体火箭发动机可以重复使用50次,但与航空器使用的吸气发动机比较起来,使用次数仍然是很少的。吸气发动机所用的燃烧剂仅为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而火箭发动机所用的推进剂却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还有固液型的。
④现代飞机最快速度也就是音速的三倍多,且是军用飞机,至于目前正在使用的客机,都是以亚音速飞行的。而航天器为了不致坠地,都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太空运行的。如在距地面600千米高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其速度是音速的22倍。所有航天器正常运行时都处于失重状态,若长期载人会使人产生失重生理效应,并影响健康。正因如此,航天员与飞机驾驶员比较起来,其选拔和训练要严格得多。一般人买票即可坐飞机,而花重金到太空遨游的人还必须通过专门训练。
⑤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飞机,最大航程计约2万千米,最长飞行时间不超过一昼夜。其活动范围和工作时间都很有限,主要用于军事和交通运输。虽然通用轻型飞机应用广泛,但每次活动范围相对更小。而航天器在轨道上可持续工作非常长时间,如目前仍在使用的联盟TM号载人飞船,可与空间站对接后在太空运行数月之久。再如航天飞机,能在轨道上飞行7-30天,约1.5小时即可围绕地球飞行一周。载人航天器运行时间最长的当属和平号空间站,它在太空飞行了整整15个年头。至于无人航天器,如各种应用卫星,一般都在绕地轨道上工作多年。有的深空探测器,如先驱者10号,已在太空飞行了32年。
(28)选文第③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吸气发动机有什么特点?

(29)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两种?请举例说明其作用。
①说明方法: 作用:
②说明方法: 作用:
(30)通读全文后,你能总结出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有哪些方面吗?
(31)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之后,中国航天计划的下一个目标是进行月球探测,代号为“嫦娥工程”。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目前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最快在三年之内,中国的月球探测器就可以飞向月球,如果一切进展顺利,10年后,月球上将出现中国人的身影。假如十年之后,你被选为我国登月第一人,当五星红旗在月球上飘起时,你会对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说些什么?

(二)
认识父亲
(1)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然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我常听人说,父母对儿女们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却总要打些折扣。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界罪,有的为了儿女更好的活着,他们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一次的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崇高和伟大?
(2)有些儿女有意或无意地将生命交给死神,这却把父亲推进了无边的苦海。
(3)我的一位同事是颇有影响的钢琴家,他的妻子早已离去。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将一身艺术细胞传给了儿子,把他拉扯成人,送进了剧院。儿子也挺争气,很快适应了紧张的剧院生活。不料在一次装台的义务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剧院院长把儿子的父亲接了去,问他有什么要求,那位几次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把头摇摇,说想到儿子出事的地点看看。
(4)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5)整个剧场空空荡荡,无声无息,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的父亲的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澜。至今,在那个家中,儿子住过的房间还完整地保留着。每天上班,父亲总得在门口轻轻说声:“儿子,再见!”回来时又说一声:“爸爸回来了,儿子!”吃饭时,儿子坐过的桌边依然放着一双筷子,它无声地向父亲诉说着他在另一个世界的一切。
(6)我一直不敢从离我住处不远的那条街上走,不为别的,只怕看到一位伫立在街头的老人。他几乎每天都在人们下班的时间站在那里,面对着澎湃的自行车流和人流,眺望着,等待着,寻觅着他那早已离开人间的儿子。
(7)父亲是伟大的,是坚强的。严酷的现实常常扭曲了父亲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常常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天灾人祸,狂风暴雨都被父亲征服了。是他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欢乐。
(8)但也有一些不谙世事的儿女们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有的甚至被投入了牢房,让青春定格在冰凉的小屋里。对此,他自己倒不感到什么,总是以为以后的路还长,可他们没想到,这给父亲带来了多么大的不幸与悲哀。有个中学生囚犯盗窃罪而被捕,他的父亲与我是老相识,但碍于面子,一直瞒着我,他想儿子想得几乎发疯,实在迫不得已才来求我,想托我找找人,让他去狱中看看儿子。
(9)我去了,看守所所长答应他们父子在二号房会面。
(10)那是一间长方形的小屋,两头都有铁网,即使见面,也只能相隔十米,望儿兴叹。
(11)儿子见到父亲,大声呼唤,诉说自己的不幸,一声声像利刃剜着我的心。但父亲却神色木然,不住地点头,摇头。儿子哪里想到,当父亲第一次得知儿子被捕的消息时,仿佛感到有一千面锣在耳边轰响,两只耳朵顿时发麻,接着便什么也听不见了——他聋了!
(12)聋子怎么能听见儿子的说话声呢?他只是不停地重复着:“好好的,儿子,你好好的,呵——”
(13)泪水爬满了他那苍老的面颊,流进那不停蠕动的嘴唇。
(14)我告诉那少年,你父亲聋了,是为了你才聋的。少年一下子蹲倒在地上,一只手死死地抓住铁丝网,胳膊被划出了一道血口子,鲜血把袖子染得通红,看得出,他的心在流血。
(15)那少年被遣送到长江边的一个农场服刑,他的父亲每个月都要到千里之外看儿子。农场离车站还有十里,得走一个多小时。一次回来的路上,不知是碰上了风雨,还是因耳聋听不见汽车的鸣笛,父亲被一辆大卡车撞死在路旁。也不清楚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知道不知道。
(16)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之后,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这部大书的时候,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
(17)歌德说:“能将生命的终点与起点连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说,你那生命的起点是父母亲用血肉铸成的,它不仅属于你,也属于你的父母,属于整个人类。能把自己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以及全社会连在一起的人才是伟大的人。
(32)第(1)段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2分)
答:
(33)为什么说世界上父爱更崇高更伟大?(摘引原文语句回答)(2分)
答:
(34)在儿子死后,钢琴家寄托哀思的方法:(4分)
① ② ③ ④
(35)“读不懂父亲”指的是:
“认识父亲”指的是: (2分)
(3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2分)
答:

八、写作
(37)、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蝉鸣鸟语;生活中的歌声书声,笑声哭声,亲人朋友的安慰、鼓励、批评;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它也许会让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许会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也许会让你领悟到可贵的哲理……
请你以“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0-28
自己去买呗,这比较好。还有答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