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全文,原文加翻译。

如题所述

《谏逐客书》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可宝者多。故缪公赖以霸,西戎八国宾于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可毕致者,士不乐用也。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谏逐客书》翻译 


我听说官员们建议驱逐外客,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过去秦缪公寻求贤士,从西边戎族得到了由余,从东边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招揽了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士,都不是秦国人,但秦缪公却能重用他们,最后依赖他们而称霸,使西戎八国都归顺了秦国。如今陛下您拥有了昆山的美玉,随侯珠、和氏璧这样的宝物,垂挂的明月珠,佩戴的太阿剑,乘坐的纤离马,树立的翠凤旗,建立的灵鼍鼓。这些宝物,没有一件是秦国出产的,但都可以被陛下您所拥有,这是因为陛下您重视贤士,乐于使用他们的缘故。如果现在驱逐外客来资助敌国,减少百姓来增强仇敌的力量,内部使自己虚弱,外部和诸侯结怨,想要国家没有危急,是不可能的。


背景与详解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名作,写于秦朝统一六国之前。当时,秦国有一些官员建议秦王政驱逐所有非秦国的客卿(即在秦国做官的外国人),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于是他写了这封信来劝谏秦王。


1. 李斯的观点 


李斯在信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驱逐外客是错误的。他通过引用秦缪公的例子来说明重用外国贤士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秦缪公是秦国的一位明君,他正是因为重用了许多非秦国的贤士,才使得秦国得以强大。


2. 宝物与贤士的对比 


李斯进一步通过对比宝物和贤士来说明问题。他指出,秦王所拥有的各种宝物,没有一件是秦国出产的,但秦王却能够拥有它们。同样地,贤士也不是天生的秦国人,但如果秦王能够重用他们,他们就能为秦国做出贡献。


3. 逐客的后果 


李斯接着分析了驱逐外客的后果。他指出,如果驱逐外客,就会削弱秦国的力量,同时增强敌国的力量,使秦国在外交上陷入孤立。这不仅不利于秦国的统一大业,反而会危害秦国的安全。


总结 


通过《谏逐客书》,李斯成功地说服了秦王政放弃了驱逐外客的计划,继续重用外国贤士,为秦国的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篇文章也因其深刻的见解和高超的说服技巧而成为了中国古代散文的名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