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宋代百姓官员皇帝等衣服、帽子鞋子等具体名称

说的仔细点!辽、金、蒙的也要!满意给两百分

  男子服饰

  冠与帻用一块帛巾包头(即「幅巾束首」),是这一时期的主要首服。这在《竹林七贤图》、(北齐校书图》与《高逸图》等名画的人物形象上可以清楚看到。这些隐逸之士,每人头上裹的都是帛巾。冠帽的形制颇具特色。汉代的巾帻这一时期虽然还在流行,但已有变革。如将帻后加高,中呈平型,体积逐渐缩小至头顶之上,称「平上帻」或「小冠」。在小冠上加以笼巾(平顶,两边有耳下垂,下面用丝带系扎),则成为「笼冠」。因为它是用黑漆细纱制成的,又称「漆纱笼冠」。后世的乌纱帽就是由此演变而成。这种冠男女通用,是当时的主要冠式。此外,还有卷荷帽、突骑帽、白纱帽、合欢帽等形制,大多由北方传来。六朝男服这个时期男子的主要服装为衫。衫分单、夹两种式样,与秦汉时的袍服不同。它不受衣袂的约束,袖口宽大,为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普遍喜尚。这种大袖宽衫所以会风行一时,和当时的名士喜欢服用一种名为「五石散」的药有关,据说这种药中含有石硫黄等矿物质,有毒,吃下后皮肤会发烧,必须「散发」。因此,为了防止皮肤摩擦,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结果,「一般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也跟著名人把衣服宽大起来了。」当时的名士,在魏晋玄学、佛教、道教思想影响下,还喜欢敞开衣领,袒胸露怀,以表示不受世俗礼教的约束。北方少数民族男子的服饰,主要则是裤褶和裲裆。裤褶是由战国时流行的一种胡服改革加工而成,汉魏之际主要用于军队。这时期虽还作为戎装,但已成为民间普遍穿著的便服,它由褶衣和缚裤两部分组成。褶衣紧而窄小,长仅及膝,有多种样式。至于衣襟,大多采用对襟形式。有的还把衣服的下摆裁成两个斜线,两襟相掩,在中部形成一个小小的燕尾,很是别致。裤褶的束腰,多用皮带,显贵者还镂以金银作为装饰。缚裤是用锦缎红带截为三尺一段,在膝盖处将裤管扎住,以便活动。北朝以后还出现过褶裥缚裤的形式。裲裆是一种只有胸背两片的服装,用布帛缝制而成。两片在肩部用皮制的搭襻连缀起来,腰间再用皮带扎束。这种服饰后世沿袭了很久。

  洛神赋图,画中曹植戴远游冠穿大袖宽衫武士戴突骑帽,明光铠大口缚裤;文士穿长襦,大口缚裤

  军戎服由于战事连年不断,篡夺政权的斗争此起彼伏,人们对武器装备更加重视。加上炼铁技术的提高,钢开始用于武器,这一时期的甲胄也有很大发展进步。铠甲的形制主要有三种:一是筒袖铠。这是常用的铠甲,在东汉铠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用小块的鱼鳞纹甲片或者龟背纹甲片穿缀成圆筒形的身甲,前后连接,并在肩部配有护肩的筒袖,因此得名「筒袖铠」。穿筒袖铠的人,一般头上都戴有护耳的兜鍪。二是裲裆铠。这是南北朝时期通行的戎装,它的形制与当时流行的裲裆相近。所用材料,大多为坚硬的金属和皮革。锁甲的甲片有长条形与鱼鳞形两种,以鱼鳞形较为常见。穿这种甲的,一般裹面都衬有厚实的裲裆衫,头戴兜鍪,身着裤褶。三是明光铠。这是一种在胸背之处装有金属圆护的铠甲。圆护大多用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得很亮,就像镜子。穿著它在太阳光下作战,会反射出耀眼的「明光」,故而得名「明光铠」。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繁简不一。有的仅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配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配有数重护肩。身甲大都长至臀部,腰间系有革带。

  女子服饰

  六朝梳妆这一时期汉族妇女的发式,也很有特点。在一些贵族妇女中间,曾流行一种名叫「蔽髻」的发式,它实际上是一种在髻上镶有金银首饰的假髻。这种假髻大多很高,有时无法竖起,只好搭在眉鬓两旁。魏文皇后甄氏所梳「灵蛇髻」也曾名噪一时。当时的普通妇女除将头发挽成各种式样外,也有借用假髻来增加魅力的。有不少妇女则模仿西域少数民族妇女,将头发挽成单鬟或双鬟髻式,高耸在头顶之上。还有梳丫髻或螺髻的。南朝时;受佛教人物服饰影响,妇女大多在发顶正中分出髻鬟,梳成上竖的环式,因而有「飞天髻」之称。此外,还有鬓边插鲜花、腕上带手锻以作装饰的。六朝女服汉族妇女的服饰,魏晋时期大体沿袭秦汉旧俗,有衫、裤、襦、裙等形制。南北朝以后逐渐有所变化。初期,妇女所着衣衫多为对襟,衣袖宽大,并在袖口缀有一块颜色不同的贴袖。所着长裙式样很多,有间色裙、纬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等。腰间有帛带系扎,有的还在腰间缠一条围裳,用来束腰。此外,在一些妇女中间,还有穿一种名杂裾垂髾的女服,这是深衣的一种变式。它的特点是在服装上饰有「襳髾」。所谓髾,是指在衣服下摆部位固定的一种饰物,它一般用丝织品制成,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重叠;所谓襳,是指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由于飘带较长,走起路来牵动下摆的尖角,像燕子飞翔。北方少数民族妇女,除穿著衫、裙外,还有穿裲裆和裤褶的。只是妇女与男子有所不同,裲裆最初多穿在里面,后来才罩在衫袄之上。穿裤褶的妇女,头上多戴有笼冠。有的同时还身着裲裆,与当时的男子一样装束。

  饰品纹样

  织品纹样南北朝时期随着胡风盛行,服饰纹样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以中亚、西亚风格的纹样最有发展,如天王化身纹、宝相纹等;但这一时期的传统纹样制作技巧远不如东汉精美。六朝饰品1.鞋履这一时期的鞋履,与秦汉时大抵相同。但质料更加考究,有丝履、锦履、皮履等。贵妇还有穿「麝香履」的。履的颜色也有规定:士卒、百工用绿、青、白色;奴婢侍从用红、青色。屐则出现一种便于登山的,这就是传为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所创制的「谢公屐」。2.带具由于民族的交流,少数民族的革带广为流传,这种革带上有挂钩可以挂物,称作「蹀躞带」,自南北朝流行以来对中国服饰有很大的影响,唐代时无论男女都束这种革带,并流传到国外。3.发饰此时发式大致承袭汉代,妇女仍好高髻并在发上插步摇。4.金花饰片出土的北朝金花饰片镶有多种宝石,金花饰片可能是一种头饰。5.指环魏晋时期指环已成为普遍的饰品,其中以兽面式样最具特色。

  隋唐时期

  男子服饰

  官服唐代皇帝的服饰有大裘冕、衮冕、通天冠、武弁、平巾帻、白帢等。大裘冕是皇帝祭祀天地时穿的礼服,包括礼帽和礼服。礼帽两边悬着的黄绵对着双耳,以示不听无益之言。凡是郊祀、朝贺、宴会等,皇帝都戴通天冠,这种皇冠比以往的通天冠质地精良,有二十四梁,附蝉十二首,加珠翠、金博山(山形饰物)。唐代群臣服饰:一品官服衮冕,二品官服鷩冕,三品官服毳冕,四品官服絺冕,五品官服玄冕,六品至九品祭祀时服爵弁,武将朝参时服武弁,文官九品服弁服。文官朝参时戴进贤冠。进贤冠以梁数多少表示品级高低: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两梁,九品以上及国官一梁。法冠,以铁为柱,饰珠两枚,成獬豸形,是御史大夫、中丞等司法官员戴的。幞头,包头软巾,也叫四脚、折上巾,有四条带,两带系于脑后下垂,两带反系头上,今其曲折附顶。它始于北周。唐代把四脚改成两脚。两脚左右伸出,叫「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两脚脑后交叉,叫「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皇帝用硬脚上曲,人臣用硬脚下垂。唐代中叶,二脚以铁丝做骨架,稍翘。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圆领袍衫是唐代官员平时穿的服装、它用织有暗花的料子制成,在袍服下部通常有一道襕,名为襕衫。武则天时出现一种新式服装,即在不同职别官员的袍上绣有不同的图案。文官袍上绣飞禽,武官袍上绣走兽。这可以说是明代补服的发端。唐代文武百官都着靴。当时不仅有皮靴,还有麻靴。到南唐时,便有了比较讲究的「银缎靴」。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反映出五代时的服饰风格

  平民服饰麻衣即白袍,是唐代读书人尚末进入仕途时穿的服装。唐代新科进士也穿白袍。一般百姓的衣着是相当粗糙和简单的,勉强遮体御寒而已。唐代农民,戴笠子帽,穿本色麻布衣,如衫子,两旁开衩较高。唐代猎人,戴毡帽,圆领开衩齐膝衣,麻鞋。蓑衣,是用草或棕毛编织而成的雨衣。斗笠,是用竹蔑、竹叶编织而成的帽子。唐代船夫,戴斗笠,着小袖短衣,高高开衩的缺胯衫子,半臂,束腰带,长裤,草(或麻)鞋;江南盛产芒草,人们多用它编织草鞋,这种鞋轻便耐水。军戎服剑不仅是用于沙场的兵器,也是古人雅爱的佩饰。隋唐时代佩剑成风,当时的佩剑有金装剑、苍玉剑,有只佩、双佩等品级规定。皇帝佩「鹿卢玉具剑,火珠镖首」;皇太子佩「玉具剑,玉镖首」;侍臣佩剑相当普遍。朝廷上百官走动,佩剑铿锵作响,好不威风。还有一种剑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威,即上方宝剑,也作尚方宝剑。它是皇帝御用的宝剑,亲信大臣得到它,有权先斩后。唐代的戎服,「将军用袍,军士用袄」。延载(公元694年)以后,在将帅袍服上绣狮、虎、鹰等图纹,以示勇猛。当时军队一半以上配有铠甲。甲胄形制有明光甲、细麟甲、山文甲等十三种。最普遍的是穿明光甲,以十字形甲带系结在胸前,左右各有一块圆护和肩缀披膊。腰下部左右各有一块「膝裙」,小腿各加一只「吊腿」。唐高宗时,铠甲前身分左右两片,每片在胸口处装有圆形护镜,既可保护自已,又起晃眼作用。铠甲背部连成一片。前后两甲在肩部用带扣相连。两肩披膊作两重,上层作虎头状。

  唐胄甲样式图敦煌莫高窟武士俑

  女子服饰

  隋唐梳妆唐代妇女发髻名目繁多,她们以各种金玉簪钗、犀角梳篦作装饰。到唐太宗时,妇女发髻渐高,发式变化多种多样。到晚唐五代,高髻上插有各种花卉,令人目不暇接。(发式-)(发式二)唐代妇女讲究面饰,有的脸上敷铅粉,有的涂胭脂。用丹脂涂脸颊,色如锦绣,叫绣颊。有的额上画有鸦黄,眼眉处用青黑色绘出各种式样,总称黛眉。唐妇女盛行阔眉,也称桂叶眉,用黛色淡散晕染,把眉毛画得又短又阔,略呈八字形。独具特色的花钿又叫五彩花子、媚子、花钗,一般用金箔、纸、鱼骨、鱼鳞、蜻蜓翅膀、茶油花饼等做成,做工精巧,色彩缤纷以红、黄、绿为主,有圆形、尖形、花形及各种对称形,把它贴在额间、鬓角、两颊、嘴角。唐代妇女面颊上用丹青、朱红等颜料绘出种种图形,有月形、钱形,这叫妆靥。有些妇女喜欢用浅绛的檀色来点唇,据考,我国古代甘肃祁连山盛产红蓝花,匈奴族称祁连山为焉支山。古人把焉支山上的花制成膏汁、粉类,用来化妆。五代十国南唐皇帝李后主有个宫女用帛缠足,足形弯如月牙儿。她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上轻盈起舞,很受李后主的宠爱。此后,缠足之风愈演愈烈,「金莲」也便成了妇女小脚的代名词。但负担沉重体力劳动的妇女是不裹足的。

  敦煌莫高窟壁画,供养人头戴桃形金凤冠,广插簪钗步摇,脸上贴着许多花钿

  隋唐女服唐代女服主要有襦裙、衫、帔等。妇女们着小袖短襦,有的裙长曳地,衫的下摆裹在裙腰里面,肩上披着长围巾一样的帔帛。关于幂篱的形制,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大幅方巾,用轻薄透明纱罗制成,披体而下,遮蔽全身。有人认为,它是一种衣帽相连类似斗篷一类的装束。这种服制可能与阿拉伯服饰有关。由于西北风沙很大,人们远行时骑马用它围裹身体,障蔽风尘。有人认为,只有妇女远行时才着幂篱,以免男人窥视。有人认为,它是男女通服。开元年间,妇女普遍穿胡服戴浑脱帽。盛唐以后,女衫衣袖日趋宽大,衣领有圆的、方的、斜的、直的,还有鸡心领、袒领。袒领,即袒露胸脯。有些女服非常艳丽,纹饰变化很多。从敦煌莫高窟壁画晚唐供养人的形象上可以看到。妇女裙色有红、紫、黄、绿等,最流行的是红色裙。唐贵族妇女最流行的衣着还有百鸟裙、花笼裙、褶裙。百鸟裙,是用多种鸟的羽毛捻成线同丝一起织成面料,而制成的裙子。花笼裙,是用一种轻软细薄而半透明的丝织品单丝罗制成的花裙,上用金银线及各种彩线绣成花鸟图形,是罩在裙子外面的一种短裙,也叫衬裙。还有一种云肩,即披肩,形制如四垂云,青缘,黄罗五色,嵌金。唐代中上层妇女中流行过四合如意式大云肩。可以说,唐代女服的质、色、式都胜过以往各个朝代。胡服唐代内地汉人和西北各少数民族、西方各国人民交往频繁,各少数民族迁往内地的不少,于是胡服有了进一步扩散的机会。胡人服饰对唐代影响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来自西域、高昌、龟兹,间接受波斯影响,特点是头戴浑脱帽,身着圆领或翻领小袖衣衫,条纹卷口裤,透空软底锦靴,外出骑马多戴帷帽。浑脱帽,羊皮制成,高顶,尖而圆。浑脱,波斯语谓「苏慕遮」,即披巾之意。帷帽,从隋唐墓室壁画、敦煌壁画人物形象上看,它是一种高顶宽檐、檐下垂一丝网的帽子。高宗时流行的帷帽,帽下的垂网已由长变短,将面部浅露于外。后期则是「时世妆」,是受吐蕃的影响,特点是蛮鬟椎髻,眉作八字低颦,脸敷金粉,唇注乌膏。西北少数民族的回纥装也很受欢迎。唐代长安,胡乐、胡食、胡服都很盛行。如果说以往的服饰大交流是南北向的,而唐代服饰的大交流则是东西向的,别开生面,更具特色。

  饰品纹样

  织品纹样唐代的刺绣为美化女装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盛唐已有了镂空纸花版的使用,这对于提高织物(特别是纱织物)的印染质量是一项重大突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许多唐代丝织印染物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唐代流行的装饰是在绫罗上用金银两色刺绣和描花。从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实物来看,唐代刺绣还有锁绣、平针绣,图案多为花、树、禽兽,针法细腻,色彩华美。

  唐代饰品唐朝人无论男女都非常爱美,因此唐代的饰品工艺比起过去各朝有空前的发展。唐朝时鞋子的款式非常的多,鞋子上的刺绣也非常精致。

  宋朝时期

  时代背景

  宋代初年,朝廷参照前代规定了皇帝、皇太子、诸王及各级官吏的服制。宋代服饰与唐代服饰相比,不仅款式少有创新,而且色彩较为单调,趋向于质朴、洁净和自然。这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宋王朝一直处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国内争斗接连不断,加上辽、金相继南下,战争连绵。尤其南宋风雨飘摇,半壁江山,岁月难熬。权贵们只望苟延残喘,无意在服饰上用心。二是宋代程朱理学影响很大,主张「天理是至善的人,人欲是万恶的」,存天理,必须灭人欲。当时,人们的思想受到很大的箝制。

  男子服饰

  宋代官服宋代皇帝服饰承唐制有大裘冕、衮冕、通天冠、绛纱袍、履袍、衫袍、窄袍。这是祀享、朝会、亲耕、视事、燕居的衣着。宋代通天冠与唐代通天冠又有不同,虽说也是二十四梁,加金博山,但它是用金或玳瑁制成蝉形嵌在冠上,冠高、宽均为一尺,表青里红。宋代吏冠主要有三种:一是进贤冠,用漆布制成,冠额上有镂金涂银的额花。冠后有「纳言」(帻巾),以示忠正。二是貂蝉冠,也叫笼巾,用藤丝织成,表面涂漆,正方形,左右用细藤丝编成蝉翼形状二片,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各有三只小蝉,衔玉鼻,左插貂尾。据说,貂取其「内劲而外温」之意,蝉取其「居高食洁」之意。三是獬豸冠,即法冠,冠上涂碧粉,梁数依品级而定。幞头是宋代官员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官吏,在朝会、公座之间,常穿公服,戴幞头。这种朴头多用藤或草编织巾里,外面用纱,涂漆。宋代幞头和唐代幞头相比有所改进,以直脚为多,起初两脚左右平直展开,后来两脚伸展加长。宋代文人多以裹巾为雅观。东坡巾相传为宋代文豪苏东坡所戴。这种巾有四墙,墙外有重墙,比内墙稍窄小,前后左右各以角相向,戴它则有角,介在两眉间。宋代文人以戴东坡巾为雅致。此外,还有「程子巾」、「山谷巾」、「逍遥巾」等等。百官朝服凡是六品以上的官吏,腰间都佩有一个金或银的鱼袋,表明等级差别。官吏的革带,标志着职位高低。皇帝、皇太子用玉带,大臣用金带。元丰(公元1078—1085年)官制,侍从、给事中以可以服金带,得金带又佩金鱼袋,谓之重金。到了南宋,士大夫的服装有所变化,主要有深衣、紫衫、凉衫、帽衫、襕衫等。淳熙年间朱熹提出祭祀、冠婚的服饰,得到了实施,这种服饰「设计方案」趋向质朴,符合理学「革尽人欲,复明天理」的主张。平民服饰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清明时节各阶层居民生活的情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风俗习惯。有的黎民,头戴巾,上穿袄,下穿裤,忙忙碌碌;有的百姓,头戴斗笠,上穿衫,下着裤,四处奔波。笔记《东京梦华录》也描述了北宋汴梁人的衣着:卖药、卖卦的,都具冠带,士、农、工、商各有本色。有的戴帽穿背子,有的穿衫来角带,有的不戴帽子,行业不同,穿著不一。宋代男子,上身以穿圆领袍衫为主,下身着裳,即穿裙。宋代文人多着直领上衣,长短至膝,下着黄裳,方履,礼宾时束大带。军戎服宋代军队作战时穿铠甲。铠甲上面缀有金属薄片,可以保护身体。全副铠甲分为披膊、甲身、腿裙、兜鍪、兜鍪帘等,由皮线穿联。一副铁铠甲,有的重达四十九斤左右。此外,皮制的战衣,叫皮笠子、皮甲,还有战袄、战袍等。宋代铠甲还有用极柔韧的纸做的,纸甲起于唐宣宗时,它是用一种极柔韧的纸加工锤制的,叠三寸厚,在方寸之间布以四个钉,雨水淋湿更为坚固,铳箭都难以穿透。僧道服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盛行于南北朝。到了唐代,佛、道二教并驾齐驱。宋代道教盛于佛教。据佛教章法规定,佛教僧侣的衣服限于三衣或五衣。三衣,有僧伽梨(九条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郁多罗僧(七条布缝成的上衣),安陀会(五条布缝成的下衣)。五衣,指三衣之外加上僧只支(覆肩衣)、涅盘僧(裙子)。中国古代僧侣穿赤色袈裟。袈裟,是由许多长方形小块布拼缀而成的法衣。僧人为了表示苦行,常常拾取别人丢弃的陈旧杂碎布片洗净后加以拼缀,也称百纳衣。法衣,是道教法师举行仪式、戒期、斋坛时穿的,有霞衣、净衣等。道士常服为黄道袍,小叫大小衫,大多交领斜襟。他们经常系青结巾、皂绦,穿草履。宋代道士保持着古代上衣下裳和簪冠的形制。

  《太平街景图》宋代平民的服装

  女子服饰

  宋代梳妆宋代妇女发式以高髻为尚。有的青年女子髻高逾尺,有的梳成朝天髻,有的用假发编成各种样式戴在头上,有的用金银珠翠制成各种花卉鸟类的簪钗梳篦,插在发髻上面,有的用漆纱、金、银、玉等制成两鬓垂肩的高冠。宋代贵族妇女用罗、绢、金、玉、玳瑁制成桃、杏、荷、菊、梅等花卉簪在发髻上。把一年四季的花卉合在一起嵌在冠上,时称「一年景」。据说当时朝廷官吏也受插花风气的影响,皇帝、大臣也有戴花的。宋代妇女喜欢戴真花,以牡丹、芍药为多。她们穿紫衣服簪白花,穿鹅黄衣服簪紫花,穿红衣服簪黄花。闹娥,是妇女的一种头饰,用乌金纸剪成蝶形,以朱粉点染。玉梅,是白绢制的梅花。雪柳,是用纸或绢制成的迎春花枝。还有一种「梅花妆」,据说,南北朝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卧于含章殿桧下时,梅花落在她额上,仕女们觉得非常美丽,争相效仿,在额上画梅,于是「梅花妆」流行开来,历经隋唐五代,到宋代仍然盛行。宋代女服宋代妇女冬穿袄,夏穿衫,衣着特点是上淡下艳。上衣服色一般是淡绿、粉紫、银灰、葱白等,以清秀为雅;下裙服色一般是青、碧、绿、蓝、白、杏黄等。妇女外出或成婚,头上戴盖头。盖头有两种,一种是在唐代风帽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另一种是一块大幅帛巾;多为红色,在结婚入洞房时用它遮面,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宋代青年男女离别时常以香囊、罗带互赠留念。香囊,是装有香料的小袋;罗带,即是丝带。

  饰品纹样

  织品纹样宋代服饰纹样受画院写生花鸟画的影响,纹样造型趋向写实,构图严密。宋代的纹样风格与唐代截然不同,而对明清时期的影响非常明显,无论从题材到造型手法,几乎都形成了一种程序。宋代饰品宋代饰品出土实物,根据目前已掌握的情况来看,不如前代丰富。

  辽金元时期

  时代背景

  辽、金、元(公元947—1368年)历经四百二十余年。这三个朝代由不同的少数民族执政,他们同汉族存在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服饰上互相影响。辽代初期地处我国北方,属契丹族。五代时,得后晋十六州,契丹服与汉服并行。金原为女真族,曾附属辽二百余年。金代服饰大体保持女真族形制,法定服饰承辽代样式。得宋北部领土后,参酌宋制,金代服饰具有女真、契丹、汉族三合一的综合特征。蒙古是中国北部一个部落集团,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声势浩大的质孙宴可以说是元代服饰的大展览;全国大量织造金光耀眼的金锦,令人目不暇接;妇女头戴姑姑冠,别出心裁。

  辽代服饰

  辽代服制辽太租在北方称帝时,上朝穿甲胄,甲胄就是朝服。得后晋领土以后,受汉族影响,创立衣冠服制,契丹族官吏着本民族服饰,汉族官吏仍穿汉服。干亨年间服制有所变化,三品以上的契丹族官吏在隆重典礼时也着汉服。日常官服分两种:皇帝及汉族臣僚着汉服,皇后及契丹族臣僚穿契丹服。辽兴宗重熙(公元1032年)以后,大礼都改着汉服。由于地处北方,气候寒冷,辽代君臣大都服貂裘。皇帝穿最名贵的银貂裘,大臣穿紫黑貂裘,下属穿沙狐裘等。皇帝公服为紫皂幅巾、紫窄袍、玉束带,或穿红袄。辽代规定,只有皇帝、大臣才可以戴帽及裹巾,中下级官吏、平民百姓私戴违法,这点和唐宋时期大不相同。辽代男子发式、妇女面饰辽代男子发式很有特点。依契丹族习俗多作髡发,头顶头发剃光,两鬓或前额留下少量头发作为装饰,有的额前留一排短发,有的耳边披散鬓发,有的把左右两绺头发修剪成特殊形状,下垂至肩。辽代妇女常以金色涂面,叫佛妆。据说,是在冬月以括蒌(蒌蒿,花淡黄色)涂面,到第二年春天才把它洗掉。

  《侍从荷伞图》穿左衽袍、护胸铠、长裤、革靴辽代人物图,辽代男子皆髡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12
推荐你看看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下载地址 http://58.251.57.206/down?cid=F0A93AD9FAC4569E972517F495884B8AB79EC095&t=13&fmt=-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15
  宋代男子服装
  宋代男子一般的服饰主要有:衣、裳、袍、衫、襦袄、裥衫、直掇、道衣(袍)、鹤氅、背子、貉袖、蓑衣、腹围等。
  宋代除了官服中的冕服和朝服用上衣下裳外,一般很少穿用。
  宋代的袍长到脚,有单和夹,本来有棉絮的称袍,又叫长襦,后有钱人用锦做袍,叫锦袍了一般人穿白袍或粗布袍,衲袍就是一种材料粗且较短的袍子,唐有缺胯袍、缺胯衫、宋代承袭其制,但在式样和名称上都略有差异,宋代缺胯衫叫“四袱衫”缺胯袍叫“”四袱袍。式样不同的宋代是圆领,右衽,且有大袖广身和窄袖紧身两种。
  短褐,是粗布或麻布做成的粗糙的衣服。因为它身狭窄,袖子小,所以叫筒袖襦。褐衣,不象短褐那样又短又窄,一般指不属于绫罗锦一类的衣料,也有用麻或毛织成的,一般是文人隐土好穿的,也是道家用的衣服之一。
  衫在宋代品种、衣式很多,如有凉衫,紫衫,白衫裥衫、毛衫、葛衫等。凉衫披在外面,因为是浅白色的,所以又叫白衫,到了后来及作为吊慰凶丧时的服装,其它场合不穿,紫衫本来是戒装,因为是紫色的,所以紫衫,前后开衩以便于骑马,且窄短,毛衫和葛衫是用羊毛或葛麻织成的衫,裥衫,衫下加一条横裥,是一般文士常穿的,因接近子官服形制,所以官员也有很多人穿的;还有一种叫帽衫,是因头戴乌纱帽,身穿黑色罗制圆领衫而得名。

  宋代女子服饰
  包括贵族妇女及富商大贾眷属和附属于社会上层的歌舞妓女平时所穿的服装。
  (一)襦、袄
  宋代妇女的襦、袄,都较短小,颜色以红、紫为主,黄者次之,质地有锦、罗或加刺绣。常与裙子相配套。
  (二)衫
  宋代妇女的一般上衣,质地常用罗。
  (三)袍
  宋代妇女一般不穿袍,仅在宫廷歌乐女子中间,于宴舞歌乐中穿之。
  (四)褙子
  又名绰子,宋代男子从皇帝,官吏、士人、商贾、仪卫等都穿。妇女从后、妃、公主到一般妇女都穿。但男子一般把褙子当做便服或衬在礼服里面的衣服来穿。而妇女则可以当做常服(公服)及次于大礼服的常礼服来穿。褙子虽则是隋唐时期就已流行的服装,但隋唐时期的褙子袖子是半节的,衣身不长。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这腋下的双带本来可以把前后两片衣襟系住,可是宋代的褙子并不用它系结,而是垂挂着作装饰用,意义是模仿古代中单(内衣)交带的形式,表示"好古存旧"。穿褙子时,却在腰间用勒帛系住。宋代褙子的领型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以直领式为多。斜领和盘领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里面时所穿,妇女都穿直领对襟式。关于褙子的名称,宋代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为婢妾一般都侍立于主妇的背后,故称褙子。有身份的主妇则穿大袖衣。婢妾穿腋下开胯的衣服,行走也较方便。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来加长,发展为袖大于衫、长与裙齐的标准格式。
  (五)半臂
  半袖长衣,为隋唐以来的传统服装,宋代男女均穿用。
  (六)背心、裲裆
  半臂缺袖即为背心,宋代杭州人又称背褡。背心短的称为裲裆。男女均穿。
  (七)对襟旋袄
  对襟,长过膝下,窄袖,袖不过肘,比男子穿的旋袄长。
  (八)围腰
  宋代妇女常在腰间围一幅围腰,色彩以鹅黄为尚,称"腰上黄"。形式与男武士所着捍腰有相近之处。
  (九)抹胸、裹肚
  都是贴身的内衣。
  (十)裙
  宋代裙子有6幅、8幅、12幅。多褶裥,福州南宋黄升墓曾出土1件褶裙,6幅除两侧2幅不打褶外,其余4幅每幅打15褶,共60褶。宋代还有一种前后开胯的裙式,称为旋裙。裙子的纹饰,或作彩绘,或作染缬,或作销金刺绣,或缀真珠为饰。色彩以郁金香根染的黄色为贵,红色则为歌舞伎乐所穿,以石榴裙最为鲜丽,多为诗人吟诵。青、绿色裙多为老年妇女或农村妇女所穿。
  (十一)裤、裈(裩)
  宋代由于家具的发展,太师椅、椅子、凳子、梳妆台等的使用,人们从过去坐席、坐榻演变到垂足而坐,出门则由乘马、乘轿发展到乘牛车、独轮车、串车、太平车、平头车,轿子也由大轿发展到不垂帘幕的小轿,生活的节奏比已往更快了,在服装款式方面的反映便是裤子造型的改变。古代裤子没有裤裆,有裆的是小短裤叫做裈;这两种裤按封建伦理观念女子是不能穿了露在外面的。宋代上层社会的妇女穿裤子,外面要用长裙掩盖,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裤脚外侧缝不加缝缀的开片裤,就是穿在长裙里面的裤子。次等的女妓穿衫子,着有裆裤而不系裙,这种裤子在使用功能上是一大进步。
  (十二)足履
  宋代有地位的妇女已经实行缠足,使妇女生理形态畸形化,这是封建社会审美心理的异化现象。当时的女鞋小而尖翘,以红帮作鞋面,鞋尖往往作成凤头样子。南方劳动妇女因下地耕作而不缠足,穿平头、圆头鞋或蒲草鞋。又宫中歌舞女子亦有大足穿靴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