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尚同》翻译

要考试的,看啊看不懂,网高头啊寻不着!!
救命~~

译文: 墨子说:古时人类刚刚诞生,还没有刑法政治的时候,人们用言语表达的意见,也因人而异。所以一人就有一种意见,两人就有两种意见,十人就有十种意见。人越多,他们不同的意见也就越多。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意见对而别人的意见错,因而相互攻击。所以在家庭内父子兄弟常因意见不同而相互怨恨,使得家人离散而不能和睦相处。天下的百姓,都用水火毒药相互残害,以致有余力的人不能帮助别人;有余财者宁愿让它腐烂,也不分给别人;有好的道理也自己隐藏起来,不肯教给别人,以致天下混乱,有如禽兽一般。

明白了天下所以大乱的原因,是由于没有行政长官,所以(人们)就选择贤能的人,立之为天子。立了天子之后,认为他的力量还不够,因而又选择天下贤能的人,把他们立为三公。天子、三公已立,又认为天下地域广大,他们对于远方异邦的人民以及是非利害的辨别,还不能一一了解,所以又把天下划为万国,然后设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已立,又认为他们的力量还不够,又在他们国内选择一些贤能的人,把他们立为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已经设立之后,天子就向天下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你们听到善和不善,都要报告给上面。上面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上面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上面有过失,就应该规谏,下面有好人好事,就应当广泛地推荐给国君。是非与上面一致,而不与下面勾结,这是上面所赞赏,下面所称誉的。假如听到善与不善,却不向上面报告;上面认为对的,也不认为对,上面认为错的,也不认为错;上面有过失不能规谏,下面有好人好事不能广泛地向上面推荐;与下面勾结而不与上面一致,这是上面所要惩罚,也是百姓所要非议的。”上面根据这些方面来行使赏罚,就必然十分审慎、可靠。

所以里长就是这一里内的仁人。里长发布政令于里中的百姓,说道:“听到善和不善,必须报告给乡长。乡长认为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乡长认为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去掉你们不好的话,学习乡长的好话;去掉你们不好的行为,学习乡长的好行为。”那么,乡里怎么会说混乱呢?我们考察这一乡得到治理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由于乡长能够统一全乡的意见,所以乡内就治理好了。”

乡长是这一乡的仁人。乡长发布政令于乡中百姓,说道:“听到善和不善,必须把它报告给国君。国君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国君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去掉你们不好的话,学习国君的好话;去掉你们不好的行为,学习国君的好行为。”那么,还怎么能说国内会混乱呢?我们考察一国得到治理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国君能统一国中的意见。所以国内就治理好了。

国君是这一国的仁人。国君发布政令于国中百姓,说道:“听到善和不善,必须报告给天子。天子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天子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去掉你们不好的话,学习天子的好话,去掉你们不好的行为,学习天子的好行为。”那么,还怎么能说天下会乱呢?我们考察天下治理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天子能够统一天下的意见,所以天下就治理好了。

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与天子一致,而不知道与天一致,那么灾祸还不能彻底除去。现在假如天刮大风下久雨,频频而至,这就是上天对那些不与上天一致的百姓的惩罚。所以墨子说:“古时圣王制定五种刑法,确实用它来治理人民,就好比丝线有纪(丝头的总束)、网罟有纲一样,是用来收紧那些不与上面意见一致的老百姓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4
尚同上第十一

墨子说:“古时候,人民开始生活之时,没有刑政之治。所说的道理,因人而异。所以一个人就有一种道理。两个人就有两种道理,十个人就有十种义,人数多了,所说的义就多了。因而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对,而以为别人错。所以彼此之间相互攻击,在家庭里,常常因为父子兄弟看法不一致。而相互怨恨。使得亲戚离散,不能和睦相处。天下的老百姓.都以水火毒药这些东西去损害别人,以致于有余力的人,不愿意替别人服务。即使家里财物多得腐烂,也不愿意分一些给别人。把高深的学问隐藏起来,不愿意教导别人。因此,天下之乱,就象禽兽之乱一样。”

明白了天下之乱的原因,是由于没有行政长官。所以才选择天下贤能的人,立为天子。立了天子后,因为力量还不够,又选择天下的贤人,给他们做三公。天子和三公立了以后,又因为天下的面积太广阔,对于远国异邦的人民,是非利害的区别,不可能一一知道,所以将天下分割为万国,然后设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也立定了,因为他们的力量还不够,又在他的国家之内选择—些贤明能干的人,给他们做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设立之后,天子就对天下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你们听到‘善’和‘不善’的,都要报告上面。上面认为对的,大家都赞同,上面认为错的,大家都认为错误。上面有过错。就规劝进谏,下面有善,就去查访,并加以推广。与上面同心协力而不与下面相互勾结,这是上面所赞赏的,也是下面所称誉的。如果听到‘善’和‘不善’,不向上面汇报,上面以为对的却不能认为是对的,上面认为错的却不能认为是错的,上面有过错而不能规劝进谏,下面有‘善’却不能查访和推广。与人勾结而不与上面同心协力,这是上面所要惩罚的,也是百姓所要低毁的。上面根据这些作为赏罚,是十分明察而有信用”。

里长就是这一里内的仁人,里长对里中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听到‘善’和‘不善’,一定报告乡长,乡长认为对的,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乡长认为错的,大家都认为是错的。放弃你不善之言,学习乡长的好话;去掉你不善的行为,学习乡长的好行为,那么这一乡还有什么理由说会乱的呢?我们考察一乡所以能治理好,是因为乡长能够统一全乡的意义,所以这个乡就治理好了。”

乡长,是这乡的仁人,乡长向乡的百姓发布政令,说:“听到善和不善的言行,一定告知国君,国君认为对,大家都认为对。国家认为不对,大家就都认为不对。放弃你不善之言,学习国君之善言,除掉你不善之行,学习国君之善行,那么国何以说乱呢?”观察这个国家之所以能治理好,是因为国君能统一全国的意义,因此这个国家就能治理好了。

国君,是这个国家的仁人,国君对百姓发布政令,说道:“听到善和不善,一定要报告天子,天子认为对的,大家都认为是对的,天子认为不对,大家都加以反对。放弃你不好的话,学习天子的好话,去掉你不好的行为,学习天子的好行为。那么,天下怎么会乱呢?”考察天子之所以能治理好的原因,是在于只有天子才能统一天下的意义,所以能治理好天下。

天下的老百姓,都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因而灾害还不会完全除掉。例如时常刮大风,下大雨,连续不止,这就是上天对那些不可尚同于天的人的惩罚。

所以墨子说:“古代圣王制定五种刑法,请以治理人民,好比丝缕的纪、网罟的纲一样,对于那些不尚同于上的老百姓,就收紧起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