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应该做什么

如题所述

偶然看到一篇关于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文章,作为家长的我读完颇受启发。这篇文章首先列举了家长在辅导孩子时出现的普遍困惑,诸如:如何下手给孩子进行辅导;怎样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究竟监督还是不监督孩子写作业等等。这既是家长们的普遍困惑,也是普遍的烦恼。比如有的孩子学习不自觉,如果不看着,孩子就偷着玩,写作业的时候磨磨蹭蹭,只能监督,陪着写作业,这样一来,孩子更是没有自觉性。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陪着也不是,不陪也不行。究竟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应该做什么呢?针对家长的种种情况,专家指出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家长自身先出现了问题。如:在孩子学习时,有的家长看电视或者上网,既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让孩子分心,又让孩子内心愤愤不平,觉得“好啊,爸爸妈妈都在看电视、上网,骗我一个人学习”。因为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刚入小学,很多孩子不明白为谁学,为什么学。以为他们是在为大人读书,为大人上学。家长的这种做法会加剧孩子内心的不平衡,从而使孩子更不爱学习。所以当家长抱怨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学习的时候,先要反省自我的行为。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时,只顾着忙活自己的事情,殊不知家长的这种“漠视”也不可取。而家长监督孩子做作业的做法最不可取。专家认为家长与其花费大力气去监督孩子,不如去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的“监工”直接导致的两种恶果:一是养成孩子的依赖性。孩子因为背后有一双眼睛盯着,不敢明目张胆地玩耍。作业的效率会比自己做时高。但是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依赖性,假若哪一天家长不盯着,背后没有人监督就坐不成事了,写不成作业了。二是导致孩子的反感。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大”的意识增强,孩子会为了维护面子和尊严而抵制家长的监督。不管愿意与否,此时家长一般会放弃监督。由于之前孩子一直由家长监督,而失去了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孩子就会出现不让家长管、自己又管不住的境况,学习因此会出现混乱的局面。看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汗颜,因为我曾经也当过女儿的“监工”,监督过女儿学习。那是去年的事情了。当时女儿在幼儿园上中班,学习了从1到10的数字。双休日老师布置作业是书写数字,因为女儿第一次写作业,我决定陪着她写。于是女儿坐在书桌前写,我坐在书桌旁边陪着。女儿每写一个数字,我必要看。看着看着就觉得女儿写的这一笔不直,那一笔歪了,女儿听了我的话只好擦了重写。擦擦抹抹,用好长时间,好不容易才写完作业。虽然完成了作业,很明显小人儿不高兴,撅着小嘴不乐意。又到周末,又要写作业,我依然选择陪着女儿。孩子的爸爸看到了,坚决制止,并说让孩子自己写吧,写完了检查即可,一味陪着孩子,孩子写的不痛快,家长陪的也不痛快。想想真是这样的。这一次,没有我的陪写,女儿反倒写得很快,而且书写的质量也很高。看到女儿扬起得快活的、自信的小脸,我自责万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陪着女儿写作业了。如今,上了大班的女儿在学习和读书上都很自觉,也很认真,不用大人操心。当然女儿好习惯的养成过程是很漫长的,其间洋溢着表扬与鼓励,也充斥着批评和强制。那时我深刻地明白:对于一个家长而言,让孩子养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是多么地不容易,但是只要坚持,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孩子在学习时,就让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5

一、心理支援,本来孩子中考前很焦虑,不要一遍一遍问孩子,默默支持,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二、营养支援 中考是孩子人生重要时期,身体、心理受到极大的考验,注意营养搭配,注意给孩子合理配餐。
三、知识储备支援 多给孩子经验指导,对孩子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并指导。

1.在思想上,家长能够多与子女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子女的心理动向,并给其学习施加一定的压力注意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方法,要多鼓励少批评;对子女要有一定的期望,但不能过高或过低,注意观察学生变化,及时发现并纠正其不良行为而切忌护短;1)、要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关心孩子的思想动态使孩子有正确的思想导向、明确的奋斗目标。2)。工作再忙也要抽点时间来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情况。因为孩子只有一个呀,我们的一切工作难道不是为了孩子将来的美好前途吗?3)要学会欣赏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在生活上,家长能够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补充营养关心照顾,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饮食安全等),保证学生按时作息,不要因晚上学习时间过长或看电视无度、睡眠不足影响第二天学习;有特殊情况要请假;控制零花钱,引导孩子合理消费;抓好子女在家的行为习惯。如良好的休息、科学的安排学习、适量的家务劳动(劳动是教育人的较好方式,只有劳动,他才懂得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等。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身教重于言教。
3. 在学习上,家长能够教育孩子在上课时专心听老师讲课,不懂就是不懂,要虚心请教。强调“认真”二字。少做最好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多让他们在学习、精神等各方面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物质、文化、精神环境);不以成绩论英雄,您的子女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思想好、能力高,您的子女学习成绩落后,并不意味着思想差、能力低。现在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只要有能力,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在社会上立足,并且成就一番事业。科学的分析子女的成绩档案。不与其他同学作比较,而是着眼于自身的比较。比较前后几次考试,看是否退步,原因是什么。比较各科之间的成绩,看哪科是弱项,多花些时间补上。
4.在教育方式上,要尊重学生人格,用科学方法教育、引导,切忌因简单、粗暴的武力压服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导致教育失败等。
5. 家长要多和老师联系,支持班级工作,及时掌握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树立人生或高考目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