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以什么为标准

如题所述

不同的海域的海平面高度是不一样的,不同地方采用不同的水平原点

1、中国大陆:海拔采用青岛港验潮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推算出的黄海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零高程面)。

2、香港:以香港主水平基准为测量基准点。

3、台湾:以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旁设置“台湾水准原点”作为测量基准点。

4、日本:以东京湾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实际测量的基准点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旧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国会前庭的“日本水平原点高”。

5、英国:1915年5月至1921年4月英国西南岸康沃尔郡纽林的平均海面“Ordnance Datum Newlyn”

6、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平均海面“Normaal Amsterdams Peil”

扩展资料:

测量方法

测绘专家们通过在沿海设置验潮站的办法。选择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位置适中、外海海面开阔、海底平坦、地质结构稳定、有代表性和规律性的半日潮等特点的港区建立一个长期使用的验潮站,根据长期验潮资料来确定一个平均海水面,把它作为零高程面。

然后用精密水准测量联测到陆地上预先设置好的水准原点,测定出这个点的海拔高度作为一个国家或整个地区的起算高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5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它是根据当地测潮站的多年记录,把海水面的位置加以平均而得出的。

扩展资料

1、我国1987年规定将青岛验潮站1952年1月1日~1979年12月31日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起算面。并推测得青岛观象山上国家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m。根据该高程起算面建立起来的高程系统,称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我国各地面点的海拔,均指由黄海平均海平面起算的高度。

2、按照国际通行的海拔零点标志位于新疆吐鲁番亚尔乡巴村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89度11分。北纬42度56分,“零点”西至交河故城13公里,东至高昌故城50公里,北至苏公塔2公里,南至艾丁湖最低点30公里。“零点”属特殊地理位置。

新疆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最低的内陆盆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低于海平面的面积4050平方公里,由零点等高线圈定,最低点海拔-154.43米。建立中国的内陆海拔零点富有科学意义,具有科普宣传作用,对于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发展旅游业都有重大意义。

中国内陆海拔零点标志置于一圆形顶、多角形主体建筑之中,主体建筑约8米,外观典雅大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 海拔(地理学名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04

海拔不是以哪个指定海域为标准的。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

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它是根据当地测潮站的多年记录,把海水面的位置加以平均而得出的。

地理学意义上的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或者地理事物高出或者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度的简称。它与相对高度相对,计算海拔的参考基点是确认一个共同认可的海平面进行测算。

这个海平面相当于标尺中的0刻度。因此,海拔高度又称之为绝对高度或者绝对高程。而相对高度是两点之间相比较产生的海拔高度之差。

但海面潮起潮落,大浪小浪不停,可以说没有一刻风平浪静的时候,而且每月每日涨潮与落潮的海面高度也是有明显差别的。因此,人们就想到只能用一个确定的平均海水面来作为海拔的起算面。

海拔也就定义为高出或者低于平均海水面的高度。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高程或绝对高程。由于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一,地球表面各点的重力线方向并非都指向球心一点。

这样就使处处和重力线方向相垂直的大地水准面,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曲面。因而世界各国有各自确立的平均海平面,即大地水准面。

扩展资料:

一、测量方法:

测绘专家们通过在沿海设置验潮站的办法。选择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位置适中、外海海面开阔、海底平坦、地质结构稳定、有代表性和规律性的半日潮等特点的港区建立一个长期使用的验潮站,根据长期验潮资料来确定一个平均海水面,把它作为零高程面。

然后用精密水准测量联测到陆地上预先设置好的水准原点,测定出这个点的海拔高度作为一个国家或整个地区的起算高程。

具体测量方法:测量队将同时使用3种测量方法,分别是,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高程拟合法和GPS大地水准面精化法。

最后公布的结果以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测量结果为准,时间也主要花在这种测量上。另外两种方法对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参考,以求进一步缩小误差。

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是指从位于青岛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开始,每35米设立一个标杆,用水准测量仪计算两边海拔高度的变化。沿着某山的山脊一步步往上测量,一站站地将高度差累加起来,直到峻极峰顶。

水准测量仪的标尺长度只有3米,每次能够测量的高差也只有2米多。在平原,测量人员每天推进至少8公里。

但在山区,随着山势坡度的加大,测量难度也会加大,每天能够完成的测量高度也会越来越小。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测量到山顶后,还要再从山顶往山脚测量一次,完成整个测量过程。

二、划分标准:

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

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

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从实际情况看,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一般在海拔2400米以下感觉基本正常,没有明显反应;超过2400米,如果有合理的海拔阶梯和足够的时间,还是能够逐步适应;超过5500米后,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无法完全适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海拔

第3个回答  2014-08-09
海拔基准点
我国1987年规定将青岛验潮站1952年1月1日~1979年12月31日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起算面。并推测得青岛观象山上国家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m。根据该高程起算面建立起来的高程系统,称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我国各地面点的海拔,均指由黄海平均海平面起算的高度。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海拔”词条
链接如下: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6833/5328312.htm?fr=aladdin#5_1
第4个回答  2014-08-09
海拔是以海平面为0作为基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