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电影的背景

阿甘生活的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

阿甘正传电影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的反智情绪高涨,好莱坞于是推出了一批贬低现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归原始的影片,美国媒体称之为“反智电影”。

《阿甘正传》就是这一时期反智电影的代表作,它根据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通过对一个智商为75的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独特的角度对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现。它使美国人重新审视国家和个人的过去,重新反省美国人的本质。

阿甘正传电影剧情简介:

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一个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他跑着躲避别人的捉弄。在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跑进了大学。阿甘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在奔跑了许久之后,阿甘停了下来,开始回自己的故乡。在途中,收到了珍妮的信。他立刻去见找她。在公交站台候车时。 阿甘向他人讲述了他之前的经历。于是他又一次见到了珍妮,还有一个小男孩,那是他的儿子。这时的珍妮已经得了一种不治之症。

阿甘和珍妮三人一同回到了家乡,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珍妮过世了,他们的儿子也已到了上学的年龄。阿甘送儿子上了校车,坐在公共汽车站的长椅上,回忆起了他一生的经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甘正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9
(1)种族问题
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民权运动是美国历史的重要一页,影片有多个镜头反映了这段历史。在巴拉马州塔斯卡骚乱中,导演让阿甘闯入历史画面帮黑人学生从地上捡起书本。在越南战场上,与阿甘同生死共患难的亲密伙伴是一黑人青年Bubba.丹中尉戏说,来自同一州府的二人是一对双胞胎,Bubba战亡之后阿甘遵守其诺言给了Bubba的家人慷慨的帮助。这些值得耐心回味的情节意欲要告诉观众黑人和白人本应该和平,友好的相处,除了不同的肤色,他们都是平等的。
影片中更多的镜头所反映的导演意图必须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的铺垫才能理解,如片中丹中尉把阿甘和巴比的家乡阿拉巴马州误理解为阿肯色州的小石城。这里导演通过丹中尉的误解突出了民权运动中的两个热点地方――阿拉巴马州和阿肯色州。1955年发生在阿拉巴马州蒙特利尔市的黑人大规模抵抗公共汽车种族隔离的运动点燃了民权运动的火种,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从这里走上历史的舞台。1957年在阿肯色州的小石城白人学生家长和教师强烈抗议九名黑人学生入读小石城中心中学,并与当地军警发生了严重冲突,白人学生公然喊出“我们不愿意合校”的口号。这两件发生在50年代的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事件为60年代民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奏响了前奏。片中导演的这一特意编排可
(2)越南战争
影片中导演对美干预越南内战的错误以及越战给美国人民带来的痛苦随处可见。一名政府征兵官员向刚刚大学毕业的阿甘宣传越战征兵,宣传小册子的封面印着“优秀青年的最佳职业”(Excellent career for excellent young men)的话语,而阿甘在入伍的第一天就深刻体会到他做了错误的选择.在这里他被人称为“连蛆虫都不如”(you’re not even a lowlife, scum-sucking maggot)。巴比对未来充满希望,梦想在越战胜利之后他可以捕捞越南的大虾,这也是美国政府在青年中对越战作歪曲宣传的体现。在越南战地医院疗伤中,病友称阿甘观看的美国军队越南广播网为“Stupid shit”。丹中尉对阿甘所荣获的荣誉勋章嗤之以鼻。更有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在林肯纪念碑前进行强烈的反越战抗议活动。这些青年人把神圣的美国国旗穿在身上,高举和平的标志,宣称哥伦比亚是全体黑人的敌人。这一壮观的场面足以反映当时美国国内反越战的呼声是何等强大。
越战初期美国政府在招募新兵时一直实行缓征的政策,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已婚男子、有子女的男子和那些被认为从事“关系到国家利益”的职业的人均得以免征。所以在越战初期,被派往越南作战的人多是贫穷的少数族裔和无权无势的人。1967年,美国实行征兵改革,不再缓征研究生和大学生,他们在毕业之后即被纳入应征之列,这使1968届的大学生突然失去了最可靠的逃避途径。而这一年毕业的大学生多出在1946年,也就是“婴儿潮”(Baby Boom)的头一年。对他们来说,毕业就意味着被送往越南前线,而随着越南战争的升级,更多的青年人意识到了这是一场无谓的战争。1968年的头几个月,将近4万学生在101所大学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逃避兵役这种以往被美国人视为羞耻的行为,在越战期间却极为普遍,大批的青年烧毁了兵役证,拒服兵役。归国的老兵丢弃自己的荣誉勋章,影片中阿甘把自己的勋章赠送给珍妮,而珍妮说她不能接受。这一情节正是在影射越战中国内的反战呼声。
(3)政府政客
二战后美政坛近三十年的风云变幻是影片表现的重点,其中又不乏导演的辛辣讥讽。影片中阿甘的医生说阿甘的背像政客们一样弯曲(as crooked as polititions)。美国航天飞机成功登上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在月球上发表标志着人类又一进步的演说:“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在影片中这样一则轰动全球的新闻却无人观看,因为在美国大众听来,这无非又是政府无数谎言中的一个。阿甘说他的战伤值百万美元,但他一分未见,大概是军队替他保管着。这句话揭示了政客们发动战争的目的无非就是一个利益驱动。在阿甘眼中,在阿拉巴马大学注册大楼门口的那位愤怒的男人居然也会竟选总统,肯尼迪两兄弟会有如此相同的命运,让尼克松总统垮台的水门事件又是如此的可笑。 }YQS Ul.h
dZ &>eIJ 
影片中导演最为辛辣的讽刺给了林登·约翰逊总统。珍妮的男友卫斯理把眼前的混乱归咎于“该死的约翰逊”(Damned Johnson)。约翰逊编造的最大谎言就是让美国正式卷入越战的“东京湾事件”,美国人在很久以后才了解了事件的真相,而约翰逊这一谎言让5.8万美国人命丧越南,另外还有30多万伤残人员,越战给美国人带来的梦魇是其后许多年美国人无所摆脱的。约翰逊授予越战英雄国会勋章的仪式上,导演让阿甘向约翰逊展示了自己受伤的部位——臀部。在传统礼仪中把臀部冲向一个人,是对这个人的羞辱。片中的这一情节与其说是表现阿甘的憨直,不如说是通过阿甘的这一“无心”举动来表达导演和大众的“有心”。值得注意的是在片中导演对约翰逊在民权运动中所起的促进作用,如他于1964年签署了《民权法案》,禁止公然对黑人进行隔离和歧视,1965年《投票权利法》颁布,非裔美国人开始名副其实地享有了选举权,对这些“功绩”影片并没有丝毫反映。这一点再次验证了导演的态度取向问题。
(4)反文化运动
如果严格从字面上来理解,反文化运动是指美国60年代流行在青年人当中以反战和反主流文化为特征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通称。反文化运动实际上包括了发生在60年代美国社会的一切抗议运动:环保运动、校园民主运动、反战和平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等各方面的社会变革以及摇滚乐、性解放、毒品及神秘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这场以青年为主体的反文化运动波及了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影响甚为深远。当年任加州州长的里根(Ronald Reagan)曾公开流露他对一群“打扮得像人猿泰山,头发长得像女孩,身上臭烘烘像野兽(dresses like Tarzan, has hair like Jane and smells like cheetah)的年轻人的厌恶。这群年轻人就是6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的主力嬉皮士。嬉皮士们留长发, 着长袍,长衫,带念珠,耳环等古怪饰物,从服饰到价值观否定传统,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对美国社会的不满与反叛。越战期间反战成为嬉皮士运动的一部分。影片中所展示的在林肯纪念碑下的反战集会反映的正是1965年4月17日在华盛顿的有25000人参加的反战进军,这是一次彻底否定美国外交政策和反对干涉越南的政治示威。其中我们也看到了嬉皮士的身影。嬉皮士运动与吸毒紧密相关。吸大麻或LSD在当时已成为一种对抗的武器。影片中珍妮的生活模式大大不同与阿甘,她的生活正是当时嬉皮士的方式,珍妮与男友服用的正是LSD ,是毒性最强,迷幻性最强的毒品之一。LSD这三个字母是该化合物(麦角二乙酰胺)的德文简写,冷战时期的美国情报部门把它用在审问和心理控制上,美中央情报局对之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莫里·里瑞(Timthy Leary)把它称为League of Spiritual Discovery――心灵发现同盟,简称LSD。蒂莫里·里瑞和肯·克西(Ken Kersey)和“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代言人艾伦·金斯堡等人通过所谓的“酸剂试验”(Acid Tests)发展出对迷幻剂的一套独特见解。他们认为LSD这种强力致幻剂提供了人们去探索自己和内心潜藏着的“神性”力量的途径,相信LSD不仅能改变感觉和意识,对于挣脱外来压抑、重获内心自由也很有效。这些观点嬉皮土运动中成为反文化的精神导师,将LSD的使用扩展到更广群体。影片中珍妮和男友把吸取了LSD的方糖(或明皎)放入口中,这是典型的LSD的服用方法。然而当大量的服用毒品无法带来新鲜的幻觉历程时,精神上人们想象力的骤然缺失,会使人无所适从,导致精神变态及至自杀。,影片中珍妮说她的生活一团糟,以至于后来感染上一种医生都束手无策的病毒(AIDS病毒,1981年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中心诊断出全球首例病例),这些都与她吸毒的经历密切相关。当LSD与嬉皮士运动和反文化运动日益纠缠在一起时,1967年美国政府开始禁止吸食LSD。 U7N~"8
?E1 B1c CU
另一方面,嬉皮土们选择了遁世的生活,他们逃离了各自的家庭,组织了“群居村”,过着财产、爱情、孩子公有的简朴生活。他们希望通过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放荡与自由的生活方式,找回在现代社会中丢失的原始的情欲和创造力。影片中珍妮逃离家乡,最终一身疲惫回到阿甘的身边,使自己的身心得以安息。珍妮的生活经历在传达着导演的信息,嬉皮士的抗议方式并不能改变社会的现状。至1970年,美国全国共有200多个嬉皮士的群居点,4万多名嬉皮士青年生活在旧金山、洛杉机和纽约等地的群居村。但后来由于他们的行为越来越极端化,走上了暴力道路,嬉皮士运动的影响日渐衰微。 yfW U@A
第2个回答  2019-08-12
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的反智情绪高涨,好莱坞于是推出了一批贬低现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归原始的影片,美国媒体称之为“反智电影”。《阿甘正传》就是这一时期反智电影的代表作,它根据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通过对一个智商为75的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独特的角度对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现。它使美国人重新审视国家和个人的过去,重新反省美国人的本质。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04
跨越挺大的,有以下:

1、3K党的创建
2、猫王的舞蹈
3、肯尼迪总统及小肯尼迪遇刺,以及受到肯尼迪接见时在洗手间里看到梦露的照片,透露了肯尼迪与梦露的私情关系
4、黑人入学
5、越南战争
6、尼克松水门事件
7、创建著名的巴布*甘虾业公司
8、参股苹果公司
9、跑步时激发了一位T恤销售者设计出后来广泛使用的黄色娃娃脸图形
10、跑完全美
11、中美乒乓外交
12、全美明星橄榄队受到总统接见

下面的链是写细节。
这部片子真的很不错!!!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183340.html?si=7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2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