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如果上市,那么是怎么通过上市获得资金的呢?过程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公司确定融资额度额度,申请上市,之后证监会发审委进行审批,而后投资者申请认购该股票,申购成功之后,投资者持有股票,而这些资金统统到了公司的融资账户上。

投资者认购的股票和公司所需的资金额度是相等的。 通过这一过程,公司就获得了股票当中的钱款。 

新股发行价格并不事先确定,而在固定价格方式下,主承销商根据估值结果及对投资者需求的预计,直接确定一个发行价格。

在超额认购的情况下,主承销商可能会拥有分配股份的权利,即配售权,也可能没有,依照交易所规则而定。

扩展资料:

常见的融资方式:

银行贷款

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按资金性质,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专项贷款三类。专项贷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贷款利率一般比较优惠,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股票筹资

股票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等特点,因而筹资风险较小。股票市场可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债券融资

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表示发债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方根据承租方对供货商、租赁物的选择,向供货商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方使用,承租方在契约或者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支付租金的融资方式。

融资租赁,是通过融资与融物的结合,兼具金融与贸易的双重职能,对提高企业的筹资融资效益,推动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融资租赁有直接购买租赁、售出后回租以及杠杆租赁。

海外融资

企业可利用的海外融资方式包括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企业在海外各主要资本市场上的债券、股票融资业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上市公司

百度百科—融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1.资本大众化
  股票上市后,会有更多的投资者认购公司股份,公司则可将部分股份转售给这些投资者,再将得到的资金用于其他方面,这就分散了公司的风险。
  2.提高股票的变现力
  股票上市后便于投资者购买,自然提高了股票的流动性和变现力。
  3.便于筹措新资金
  股票上市必须经有关机构审查标准并接受相应的管理,执行各种信息披露和股票上市的规定,这就大大增强了社会公众对公司的信赖,使之乐于购买公司的股票。同时,由于一般人认为上市公司实力雄厚,也便于公司采用其他方式(如负债)筹措资金。
  4.提高公司知名度
  上市公司为社会所知,并被认为经营优良,会带来良好声誉,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而扩大销售量。
  5.便于确定公司价值
  股票上市后,公司股价有市价可循,便于确定公司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公司财富最大化。
  在我国,股票公开发行后即获得上市资格。上市后,公司将能获得巨额资金投资,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新的股票上市规则主要对信息披露和停牌制度等进行了修改,增强了信息披露的透明性,是一个进步,尤其是重大事件要求细化持续披露,有利于普通投资者化解部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咱先说说历史,我就懒得去查历史书了。反正就是当初老祖宗们(中国和外国都发现了)做小买卖,结果越做越大,但是资金却不到位,于是就想出借钱,可是跟谁借呢,谁借给你呢,当然是民众的力量大了。于是大家就成立了证券市场。公司申请挂牌上市,说白了就是成立个专门宣传公司并且公开向大家借钱的地方。你就想吧,别人跟你借钱说要开个煎饼摊,并且告诉你以后还给你利息。你借吗?如果你正好有富余,你自然希望得到利息,但是你会担心他最后煎饼摊被人砸了或者钱没挣出来,或者你担心他骗你卷钱跑了,对不对?所以你肯定要他介绍一下他煎饼摊的规模,打算做什么样的煎饼,而且空口无凭,你还要他立字据画押对不对,要不然他跑了,你钱跟谁要啊?上市其实就是为了这个。证券就类似那个画押的拼证,公司要质量合格才可以正规在那个交易场挂牌,人们就会根据需要自己去选择上市公司(也就是股票)去买,说是买,其实就是你愿意借他钱了,买到的股票就是那个凭证,以前是纸,现在都是电脑操作了,就是电脑记录里的凭证了。而上市公司就等着获得资金了。会有证券公司帮你在银行立个账户,有人来借给你钱,他们就把那笔钱减去他们的辛苦费(佣金)剩下拨到你的账上。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接着就是说的正规点了:

一个公司如果想融资,也就是借到更多的钱,他就申请上市,证监会是最终的审批人,但是证券公司是中间的经理人,银行是负责帮你管理钱的人。各有各的分工,就为了怕证券公司搞猫腻。证券公司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审核申请上市的企业,他们也不是是个公司就给搞得,要符合标准,例如公司的规模是多大,一个煎饼摊那就算了,你跟邻居大婶借就行了。够了规模的门槛呢,就要看你是不是够透明,财务上面审核要过得去,将来要给监管部门看的,要给老百姓,也就是股民看的。为此他们有专门分析师来了解公司情况,提取公司财务数据,撰写报告。这报告就是为了第一、让证监会知道这公司是有质量的,不是骗子,不会得到钱就卷铺盖走人了。第二、公司要上市没关系,问题是,你在交易所挂了名,但是无人问津,你照样筹不到钱不是?所以这报告要写得漂亮,吹得完美,好让想投资的股民或者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甚至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门以及社保基金看上你,他们才会愿意出钱给你不是?

写完报告做完材料,就上交证监会审批。这中间可能是一年两年,财务做帐时要有要求的,你不上市,自己怎么折腾都可以,你要上市就要符合人家游戏规则,规规矩矩的,人家才会愿意给你钱。审批呢也要看现在的政策和宏观经济。比如去年上市审批基本上停了,金融危机啊,本来证券市场就委靡,你再进去掺和一脚?去年一年大家对股市都没信心,你跑去筹资,你没钱,别人也没钱,也怕了,自然政府就停了上市审批。并且有些上市公司新上市发现竟然出现贴破发行价,那多恶心啊。好接着说审批完了,就是你到处宣传告诉大家你要借钱这事了:

上市做宣传筹资的时候,这里涉及到一个估价的问题。你是要给你的股票估个价的,比如你想筹一千万,结果今天来个人给你5万让你写个欠条,明天来个人给你5分,你也写个欠条?不累啊。于是交易所规定,要把你想筹到的钱平均划分成一股一股的,但是这一股多少钱呢,这时候你就像市场上明码标价的商品,你得给自己定个价,分析师们就是做这个的,根据你公司的实力分析出价格。然后股民们来了,我有多少钱就买多少股,就是他拿想借你的钱除以你每股的价钱就是他拿到的股数,然后系统就等登记了,这就算是给人家欠条了,方便他记也方便你记。但是问题是,人家同意你对自己的估价吗?说不定人家觉得你不值这个价,于是你就要去说服人家,所以现在流行“询价”,这里规定,证监会批过的第二天上市公司就必须立即去各大金融机构巡回作宣传,说白了就是把报告发给大家看,说服人家我这个价格是合理的,我公司不错,借我钱吧。但是你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这些机构如果想买你的股票,也就是想投资在你身上借你钱,他就会也分析一下,自己给出一个心理的价位,然后证券公司就约定在你们询价之后的当天征集机构出的价格,最后划定一个你们接受的入围的价格区间,上报证监会,最后证监会给出最后的明确价格。然后第二天股民在网上可以以这个发行价进行抽签,幸运的就买到了你们的原始股了。因为这是发行价,也就是底价,一定是最便宜的,以后一定是稳赚不赔的。不过去年就发生了跌破发行价的事情,也就是发行时间结束,你筹到钱干你的事之后,你的股票依然在证券市场挂着牌,价值就开始浮动了,就像市场上卖菜,最初一定有个价位,结果年中可能遇到天灾,你的货物紧缺或者泛滥,价格就波动了,跌破发行价就是人们不看好你们公司使得股票价格反而低于发行的价格。恶心吧,不过很少啦。

这就是大致过程。很辛苦很累的。并且一旦上了市,你必须每季度每年要把公司情况和财务报表做成报告的形式发行公布出来,股民和机构都能看到和监督。也就是所谓的信息披露,信息透明。这样大家才能放心借你钱啊~~~~不过你每年也要根据之前的承诺分红给大家。人家可不是白借你钱。不过至于股市上人们赔与赚那是他们自己买股卖股倒差价得到的额外利益,并不是你给的分红。这是两码事。但是你公司出了问题,都把股抛售你也吃不了兜着走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0-28
  1.公司上市,既公司卖自己发行的股票,投资者买股票,投资者买了股票的钱就是公司融到的资金,既公司用股票换钱。
  2.公司上市时一般要通过证券公司来操作。有包销和代销包销即证券公司先跟要融资的公司敲定价格,由证券公司付给融资公司资金,然后证券公司再到二板市场推销股票,当然证券公司是要赚一笔的,如果不赚的话他不会那么做的。如果没有买完,证券公司自己购买剩下的股票。代销是证券公司向融资的公司收取一定的费用,帮融资的公司卖股票,卖不掉的话,证券公司不用自己掏腰包,把股票退回。知道是谁把钱交给融资的公司了吧。当然上面说的是一般情况,特殊的也有。
  3.交易所是一个市场,他只提供交易的平台,是非盈利性组织。当然上市是要受到交易所监督的,但他本身不参加交易,所以他不会管的那么多了。
第4个回答  2021-03-0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