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三种动植物

包括生活习性

中文名:水杉
拉丁科名:Taxodiaceae
中文科名:杉科
保护级别:1级
分布:江苏(大丰林业基地 南通) 湖北(利川)、湖南(龙山)、重庆(石柱)、陕西(汉中)
保护等级: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编辑本段]2、【现状】
稀有种。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现中国也建了最大的人工培育水杉基地,大丰水杉基地。在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约发展在250万年前的冰期以后,这类植物几乎全部绝迹,仅存水杉一种。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从晚白垩至新世的地层中均发现过水杉化石,1948年,中国的植物学家在湖北、四川交界的利川市谋道溪(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树龄约400余年。后在湖北利川市水杉坝与小河发现了残存的水杉林,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多株,还在沟谷与农田里找到了数量较多的树干和伐兜。随后,又相继在四川石柱县冷水与湖南龙山县珞塔、塔泥湖发现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树。
海拔下限:800m
海拔上限:1500m
水杉价格:首先要了解水杉的基本测量方法
水杉英文:Water Chinese fir
水杉价格:首先要了解水杉的基本测量方法。
水杉测量:有两种不同目的1:用于木材如(家具装潢)用专业测量木材立方的米尺量截断面,这个是谈立方的如:每立方什么价格。2:用于绿化造林的,一般量米径或胸径(一米处量)。
水杉价格:1:如果是第一种用于木材的一般分成品和半成品,价格在800-1150元之间。
2:如果是绿化用水杉价格,米径3-4-5-6-7-8-公分;4.5-7.5-10.5-25-40-70元;胸径8-10公分高8米80元;胸径10-13公分高10米100元;胸径13-15公分高12米200元;
以上价格是2007年8月份 国家级大丰水杉基地的报告具体要根据市场和对水杉的要求有一定的价格浮动。
水杉价格:为更准确即时了解水杉价格可以去搜索大丰水杉基地或大丰林业基地。
[编辑本段]3、【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5一41.5米,胸径达1.6-2.4米;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条片状脱落;小枝对生或近对生,下垂。叶交互对生,在绿色脱落的侧生小枝上排成羽状二列,线形,柔软,几乎无柄,通常长1.3一2厘米,宽1.5一2毫米,上面中脉凹下,下面沿中脉两侧有4-8条气孔线。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或苞腋,卵圆形,交互对生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状,雄蕊交互对生,约20枚,花药3,花丝短,药隔显著;雌球花单生侧枝顶端,由22-28枚交互对生的苞鳞和珠鳞所组成,各有5一9胚珠。球果下垂,当年成熟,果蓝色,可食用,近球形或长圆状球形,微具四棱,长1.8-2.5厘米;种鳞极薄,透明;苞鳞木质,盾形,背面横菱形,有一横槽,熟时深褐色;种子倒卵形,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有凹缺。
[编辑本段]4、【特性】
产地的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冬季有雪而不严寒,年平均温13℃,极端最低温-8℃,极端最高温35.4℃,无霜期230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土壤为酸性山地黄壤、紫色土或冲积土,pH值4.5--5.5。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耐寒性强,耐水湿能力强,在轻盐碱地可以生长为喜光性树种,根系发达,生长的快慢常受土壤水分的支配,在长期积水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缓慢,树干基部通常膨大和有纵棱。花期2月下旬;球果10月下旬至11月成熟。
[编辑本段]5、【保护价值】
水杉素有“活化石”之称。它对于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地质学,以及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树形优美,树干高大通直,生长快,是亚热带地区平原绿化的优良树种,也是速生用材树种。
[编辑本段]6、【园林用途】
水杉树干通直挺拔,高大秀颀,叶色翠绿,入秋后叶色金黄,是著名的庭院观赏树。水杉可于公园、庭院、草坪、绿地中孤植,列植或群植。也可成片栽植营造风景林,并适配常绿地被植物;还可栽于建筑物前或用作行道树,效果均佳。水杉对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
“科学上的惊人发现——1亿年前称雄世界而后消失了2000万年的东方红杉,在中国内地一个偏僻的小村仍然活着!”这是1948年3月25日美国《旧金山纪事报》上登载的一条头号新闻。
这里所说的“东方红杉”或叫“黎明红杉”就是水杉。
据古植物学家的研究,水杉是一种古老的植物。远在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上白垩纪时期,水杉的祖先就已经诞生于北极圈附近了。当时地球上气候非常温暖,北极也不像现在那样全部覆盖着冰层,以后,大约在新生代的中期,由于气候的、地质的变迁,水杉逐渐向南迁移,分布到了欧、亚、北美三洲。根据已发现的化石来看,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可说是繁盛一时。
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地球上发生了冰川,水杉抵抗不住冰川的袭击,从此绝灭无存,只剩下了化石上的遗迹。可是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全军覆没。当世界各地的水杉被冰川消灭时,中国却有少数水杉躲过了这场浩劫。其原因是第四纪时,中国虽然也广泛分布着冰川,但中国的冰川不像欧美那样成为整块的巨冰,而是零星分散的“山地冰川”,这种“山地冰川”从高山奔流直下,盖住了附近一带,却留下了不少无冰之处,一部分植物就可以在这样的“避难所”中继续生存。我国有少数水杉,就是这样躲进了四川、湖北交界一带的山沟里,活了下来,成为旷世的奇珍。
这些幸存的“活化石”像隐士那样,在山沟里默默无闻地生活了几千万年,直到公元20世纪40年代才被人类发现。
[编辑本段]7、【发现】
1943年,植物学家王战教授在四川万县磨刀溪路旁发现了三棵从未见到过的奇异树木,其中最大的一棵高达33米,胸围2米。当时谁也不认识它,甚至不知道它应该属于哪一属?哪一科?一直到1946年,由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和树木学家郑万钧共同研究,才证实它就是亿万年前在地球大陆生存过的水杉,从此,植物分类学中就单独添进了一个水杉属、水杉种。
一亿多年前,当时地球的气候十分温暖,水杉已在北极地带生长,后来逐渐南移到欧、亚和北美洲,到第四纪时,地球发生大量冰川,各洲的水杉相继灭绝,而只在我国华中一小块地方幸存下来。1943年以前,科学家只是在中生代白垩纪的地层中发现过它的化石,自从在我国发现仍然生存的水杉以后,曾引起世界的震动!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先后从我国引种栽培,几乎遍及全球!我国从辽宁到广东的广大范围内,贵州省道真县都有它的踪迹。
水杉是一种落叶大乔木,其树干通直挺拔,枝子向侧面斜伸出去,全树犹如一座宝塔。它的枝叶扶疏,树形秀丽,既古朴典雅,又肃穆端庄,树皮呈赤褐色,叶子细长,很扁,向下垂着,入秋以后便脱落。水杉不仅是著名的观赏树木,同时也是荒山造林的良好树种,它的适应力很强,生长极为迅速,在幼龄阶段,每年可长高1 米以上。水杉的经济价值很高,其心材紫红,材质细密轻软,是造船、建筑、桥梁、农具和家具的良材,同时还是质地优良的造纸原料。
水杉,杉科,形似杉而落叶。树高可达35米,树皮剥落成薄片,侧生小树对生,叶线形扁平,相互成对,冬季与小侧枝同时脱落。球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对生于分枝的节上,集生于枝端,此对枝上无叶,故全形量总状花序状。雌球花单生于小树顶上,此时小枝有叶,球果不垂。种鳞通常22个至24个,交互对生,盾状,顶端扩展,各有种子5到9个,种子扁平,周围有翅。
此树为我国特产。它喜光,喜湿润,生长快,播种插条均能繁殖,是园林绿化的理想树种。其木质轻软,可供建筑,制器具及造模型用。
水杉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利用RAPD技术,对9个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用10 bp的随机引物16条,共扩增出103个位点,其中37个为多态位点,占35.92%.各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在16.50%~33.01%之间.POPGENE version 1.31软件处理结果如下:居群的Shannon's信息指数为0.1930.遗传距离在0.0130~0.0650之间,遗传一致度在0.9370~0.9871之间.AMOVA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占89.05%,居群之间有一定的分化.上述结果表明水杉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略低于自然居群,涵盖了自然居群近80%的遗传多样性.由此可以确认栽培水杉的种源是经过混合的,它们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采自潜江的9株丛枝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var.caespitosa)没有扩增出特有位点,将其视为一个居群根据遗传一致度作UPGMA聚类分析时,该居群和湖北的3个居群及南京(NJ)、成都(CD)居群聚在一起;单株聚类时丛枝水杉也没有聚成独立的一支,而是比较分散,因此不支持将丛枝水杉作为水杉的一个变种的分类处理.从亲缘关系上看,丛枝水杉应当归属于湖北潜江蚌湖种子园(BH)和湖北潜江广华(GH)居群,这与其分布现状也是吻合的

【中文名称】:豹
【拉丁学名】:Panthera pardus
【俗名】:金钱豹,文豹,印度豹,豹虎
【英文名】:Leopard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EN)
【红皮书濒危等级】濒危(E)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生态环境】:森林灌丛、热带雨林、山地、丘陵、平原、干旱地、湿地, 甚至荒漠
【分类地位】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猫科 (Felidae) 豹亚科
属:豹属 (Panthera)
[编辑本段]分布情况
豹广泛产于中国,也广泛产于亚洲,因此有中国豹,有亚洲豹;它也广泛产于非洲,所以也有非洲豹。但是,欧洲就不产豹,澳洲(有袋类动物的老家)也不产豹;南北美洲就更不产豹了。中国有3亚种:华南豹(P.pardus fusea)、华北豹(P.p.fontanieri)和东北豹(P.p.orientalis)。
中国豹最早从渐新世中期即已出现,这表示这种动物至少已生存过50万年了。
【国内分布】:
我国的豹除台湾、新疆、宁夏外,曾普遍见于各省。华南亚种见于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青海、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南部、河南、安徽等省区;华北亚种见于河北、山西、陕西北部;东北亚种曾见于黑龙江省的大、小兴安岭和吉林的东部山区,向东延伸至俄罗斯沿海区和朝鲜北部。
【国外分布】:
主要分布亚洲、非洲及阿拉伯半岛。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体型与虎相似,但较小,为大中型食肉兽类。体重50千克左右,,最重可达100千克;体长1~1.5米,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头圆、耳短、四肢强健有力,爪锐利伸缩性强。豹全身颜色鲜亮,毛色棕黄,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故俗称之为“金钱豹”。雌雄毛色一致。 其背部颜色较深,腹部为乳白色。还有一种黑化型个体,通体暗黑褐,细观仍见圆形斑,常被称为墨豹。
[编辑本段]生活环境
栖息于山地、丘陵、荒漠和草原,尤喜茂密的树林或大森林。无固定巢穴。单独活动。白日伏在树上,或卧在草丛中,或在悬崖的石洞中休息,夜晚出来游荡。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豹可以说是完美的猎手,矫健身材,灵活,奔跑时速可达65公里。即会游泳,又会爬树。性情机敏,嗅觉听觉视觉都很好,智力超常,隐蔽性强,这些是老虎狮子都办不到的。
豹的体能极强,视觉和嗅觉灵敏异常,性情机警,既会游泳,又善于爬树,成为食性广泛、胆大凶猛的食肉类。善于跳跃和攀爬,营独居夜行生活。常在林中往返游荡,捕食猿猴、野兔、野鹿和鸟类等,时而还猎食家畜。生性凶猛,甚至可与虎交锋,但一般不伤人。
豹的猎物主要有鹿、羚羊及野猪,但亦会捕猎灵猫,猴子,雀鸟,啮齿动物等,甚至腐肉,视乎猎物产地而定。豹也有捕食黑猩猩的的纪录。在猎物缺乏时,它也会捕猎家畜,因而发生人豹之间的冲突。和一般猫科动物一样,豹会在密林的掩护下,潜近猎物,并来一个突袭,攻击猎物的颈部或口鼻部,令其窒息。 非洲品种通常把猎物拖上树慢慢吃,以防狮子或鬣狗等食肉动物前来抢夺。在食物链上,豹处於次等捕猎者的位置,这亦意味着豹同时是老虎及狮子的猎物。.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冬末春初,3~4月份发情交配,孕期约三个月,6~7月份产仔,每胎2~3仔,初生幼体500克左右,幼豹于当年秋季就离开母豹,独立生活。约三年性成熟。寿命10~20年。
[编辑本段]亚种情况
世界有20多亚种,中国有 3亚种:华南豹(P.pardus fusea)、华北豹(P.p.fontanieri)和东北豹(P.p.orientalis)。
桑给巴尔岛亚种 - P. p. adersi (极危, 可能灭绝)
华南亚种 - P. p. fusca (低危)
印度支那亚种 - P. p. delacouri (易危)
华北亚种 - P. p. japonensis (易危)
西奈半岛亚种 - P. p. jarvisi (极危, 可能灭绝)
斯里兰卡亚种 - P. p. kotiya (濒危)
爪哇亚种 - P. p. melas (濒危)
阿拉伯半岛亚种 - P. p. nimr (极危)
东北亚种 - P. p. orientalis (极危)
北非亚种 - P. p. panthera (极危, 可能灭绝)
指名亚种 - P. p. pardus (低危)
波斯亚种 - P. p. saxicolor (濒危)
欧洲亚种 - P. p. sickenbergi (灭绝)
小亚细亚亚种 - P. p. tulliana (极危, 可能灭绝)
[编辑本段]濒危现状
云南所产的豹,素以毛短绒好、花斑清晰、富有光泽著称,系上等毛皮经济动物。曾经遍布全省各地,但近年数量锐减,濒临绝迹。
华南豹在江南诸省的种群数量还相当多,由于人为的过量捕杀,豹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华北豹以山西为主,估计约一百多。甘肃的豹已绝迹,河南、河北的豹已不再报道;东北豹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全境已无踪迹。近年来,吉林省境内的豹已基本绝迹。依据毛皮收购情况分析和估计,到80年代末全国豹的野生种群数量可能尚有数百只。
全世界估计数量:22万只。
[编辑本段]致危因素
1、因会袭击家畜而被处以“害兽”的罪名被大量捕杀;
2、豹是珍贵的观赏动物,毛皮艳美,为妇女的高级衣料。因毛皮鲜艳而被大量捕杀,为贸易被捕猎;
3、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
4、栖息地破坏 ;
5、种群过小且相互隔离,导致种群退化;
[编辑本段]词典释义
leopard
n.豹
[5lepEd]
leopard
AHD:[l祊搮rd]
D.J.:[6lep*d]
K.K.:[6lWp+d]
n.
A large, ferocious cat (Panthera pardus) of Africa and southern Asia, having either tawny fur with dark rosettelike markings or black fur.
Any of several felines, such as the the snow leopard.
The pelt or fur of this animal.
Heraldry
A lion in side view, having one forepaw raised and the head facing the observer.
Middle English
fromOld French leupart
fromLate Latin leopardus
fromGreek leopardos
Greek le絥[ lion ]
*See Also : lion
Greek pardos[ pard ]
*See Also : pard
leopard
AHD:[l祊搮rd]
D.J.:[6lep*d]
K.K.:[6lWp+d]
n.
A large, ferocious cat (Panthera pardus) of Africa and southern Asia, having either tawny fur with dark rosettelike markings or black fur.
豹,美洲豹,美洲虎一种凶猛的大型猫科动物 (金钱豹),原产于非洲或亚洲南部,既有玫瑰花状斑点的黄褐色皮毛,也有黑色皮毛
The pelt or fur of this animal.
豹皮这种动物的毛皮或毛皮制品
Greek pardos[ pard ]
希腊语 pardos[ 豹 ]
*See Also : pard
leopard
[5lepEd]
n
leopards 或 leopard
豹 (雌性为: leopardess)
leopard
[5lepEd]
n.
【动】豹
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ts?
[谚]花豹岂能改变它身上的斑点?(意指本性难移)
leopardess n.
母豹
clouded leopard
云豹
snow leopard
雪豹
leopard
[ 5lepEd ]
n.豹, 美洲豹.美洲虎
[编辑本段]同名诗歌

——在巴黎动物园
作者:里尔克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杆
缠得这么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地衣是多年生植物,是由1种真菌和1种藻组合的复合有机体。因为两种植物长期紧密地联合在一起,无论在形态上、构造上、生理上和遗传上都形成1个单独的固定有机体,是历史上发展的结果,因此,把地衣当作1个独立的门看待。本门植物全世界有500余属,25000余种。
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自然界中最突出、最成功的共生现象的范列。约15,000种。其中的藻类通常为绿藻,真菌多为子囊菌或担子菌。从前,地衣一度分类为一个单独的植物体,但显微镜出现后发现地衣由藻类和真菌结合而成。关于地衣如何分类,仍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人类一直将地衣用作食物以及药物、染料的原料。地衣又为漫游于极北地区的北美驯鹿和驯鹿提供2/3的食物。
地衣的植物体称为叶状体。同层地衣的叶状体内,数量很多的藻类细胞(称为藻类成分)散乱分布于数量较少的真菌细胞(称为地衣共生菌)之间。异层地衣与之不同之处为真菌细胞数量占优势。叶状体下表面伸出毛状架构,称为假根,用以将叶状体固著于基物上。有的地衣,其叶状体壳状而薄,牢固地密贴于基物上,称为壳状地衣。鳞片状地衣形小,形似叶片,与基物附著较松。叶状地衣形大,似叶片,某些种类的直径达数呎,以其盘状的大叶状体中央的假根或脐固著于基物上。
尚不清楚藻类和真菌何时首次相遇并形成地衣,但肯定在其各个构成成分发育成熟之后。地衣中藻类与真菌间关系的基础是互利,相互提供所需的物质和条件。藻类形成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分泌出来后为真菌细胞吸收并被转化为各种碳水化合物。至少在一种情况即地卷衣(Peltigera polydactyla)中这种交换可于两分钟内完成。藻类亦可产生真菌需要的维生素。在这共生关系中真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为处于其下方的藻类提供一个荫凉的环境,这对于对光线敏感的藻类是极其必需的。地衣生长得相对较慢。地衣如何繁殖,这方面仍有一些问题没有搞清楚。多数植物学家认为地衣最常见的繁殖模式是无性繁殖。地衣的叶状体裂开,裂片散播于附近发育为新的植物体。
构成地衣体的真菌,绝大部分属于子囊菌亚门的盘菌纲(Discomycetes)和核菌纲(Pyrenomycetes)少数为担子菌亚门的伞菌目和非褶菌目(多孔菌目)的某几属。还有极少数属于半知菌亚门。此外,在中欧发现l种Cystocoleus racodium,是属于藻状菌的。
地衣体中的藻类为绿藻和蓝绿藻的20几个属。绿藻中的共球藻属(Tyebouxia)、橘色藻属(Trentepohlia)和蓝绿藻门的念珠藻属(Nostoc),约占全部地衣体藻类的90%。
地衣体中的菌丝缠绕藻细胞,并从外面包围藻类。藻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部分被菌类所夺取、藻类和外界环境隔绝,不能从外界吸取水分、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只好依靠菌类供给,它们是1种特殊的共生关系。菌类控制藻类,地衣体的形态几乎完全是真菌决定的。
有人曾试验把地衣体的藻类和菌类取出,分别培养,而藻类生长、繁殖旺盛,菌类则被饿死。可见地衣体的菌类,必须依靠藻类生活。
大部分地衣是喜光性植物,要求新鲜空气,因此,在人烟稠密,特别是工业城市附近,见不到地衣。地衣一般生长很慢,数年内才长几厘米。地衣能忍受长期干旱,干旱时休眠,雨后恢 复生长,因此,可以生在峭壁、岩石、树皮上或沙漠地上。地衣耐寒性很强,因此,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其他植物不能生存,而地衣独能生长繁殖,常形成一望无际的广大地衣群落。
地衣、真菌以及整个菌物都是真核生物。在自然界,地衣往往与苔藓植物为伴,因此,二者容易被人们所混淆。实际上苔藓植物有根、茎、叶的初步分化,属于高等绿色植物。由于它产生孢子,被称为孢子植物。当然,蕨类也是孢子植物,不过,它是维管束孢子植物,比非维管束的苔藓植物在进化上更为高级。而地衣则无真正根、茎、叶的分化;它不仅在进化上比苔藓植物更为原始,更重要的是,它并不是单一的植物有机体,而是由真菌和藻类共生的复合生物体。在形态、解剖、生理、化学及分布方面,地衣既不同于自由生活的真菌,又有别于自由生活的藻类。
根据外部形态,地衣可以分成三类: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地衣的体内除了纵横交错、有密有稀的无色的真菌丝以外,中间是藻层,由藻类细胞组成。还有从下层伸出成束的假根,它没有真根、茎、叶等器官。
地衣体中这种真菌与藻类的结合使它对环境有着惊人的适应性,其生长所需的生活物质,主要来自雨露和尘埃,能适应极度干旱和贫瘠的环境。它们当中,有的挂在树上,呈簇毛状,如灰黄褐色的“石蕊”;有的固着在裸露的岩石上,形状多种,如色彩鲜艳的“石花”。在终年冰封的南极,地衣竟成为植物中的优势种类,多达四百余种,有黑色、灰色、黄色、白色和红色,真可谓五彩缤纷,为南极增添了奇异的景色。
地衣不仅好看,而且用途广泛。地衣中的石蕊,丛生在北极苔原的岩石表面或冰雪中,是寒带动物驯鹿的重要饲料,以此为生,因此又叫它“驯鹿苔”。
我国和日本有一种珍贵的食品——石耳,及时生长在悬崖绝壁上的一种地衣。不同种类的地衣在世界各国还是土食产品的原料。如,冰岛人把地衣粉加在面包、粥或牛奶中吃。法国用地衣制造巧克力糖和粉粒。有的国家还用地衣制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7
大吉大利 今晚吃鸡啊?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吊兰
  形态 :
  吊兰为宿根草本,具簇生的圆柱形肥大须根和根状茎。叶基生,条形至条状披针形,狭长,柔韧似兰,长20—45厘米、宽l一2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抱茎,着生于短茎上。吊兰的最大特点在金边吊兰于成熟的植株会不时长出走茎,走茎长30—60厘米,先端均会长出小植株。花亭细长,长于叶,弯垂;总状花序单一或分枝,有时还在花序上部节上簇生长2—8厘米的条形叶丛;花白色,数朵一簇,疏离地散生在花序轴。花期在春夏间,室内冬季也可开花。目前吊兰的园艺品种除了纯绿叶之外,还有大叶吊兰、金心吊兰和金边吊兰三种。前两者的叶缘绿色,而叶的中间为黄白色;金边吊兰则相反,绿叶的边缘两侧镶有黄白色的条纹。其中大叶吊兰的株型较大,叶片较宽大,叶色柔和,属于高雅的室内观叶植物。
  产地、习性:
  原产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不甚耐寒。不择土壤,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对光线要求不严,一般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雪松
  cedar
  别名:香柏、喜马拉雅雪松、喜马拉雅杉
  类型:裸子植物
  科:松科
  属:雪松属
  拉丁名:Cedrus deodara (Roxb.) G. Don
  雪松是黎巴嫩的国树
  综述
  松科(Pinaceae)雪松属(Cedrus)针叶乔木,4种,其中3种原产地中海地区山地,另一种原产西喜马拉雅地区。英语中一些木材芳香、红色或淡红色,能防腐和抗虫的常绿针叶树,也叫做cedar. 巨柏、北美翠柏和某些桧(称为红柏)与用来制造箱子、铅笔、衣柜等的雪松木类似;其流出的油脂亦用於化妆用品。大西洋雪松(C. atlantica)、短叶雪松(C. brevifolia)、喜马拉雅雪松(C. deodara)和黎巴嫩雪松(C. libani)等4种是真正的雪松,均为高大乔木,枝条开展,树冠不规则。幼树树皮深灰色较平滑,成熟后呈棕色,龟裂成鳞片状。叶针状三稜形,坚韧,沿长枝散生,在短枝顶端则成密丛。叶宿存3∼6年,每叶内有2条树脂道,雌球花绿色或带紫色,桶状,具树脂,著生在短梗上;被宽而薄的重叠覆盖的木质鳞片,每个鳞片有一个爪状突起。雪松木材轻软,具树脂,不易受潮。在原产地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用材。经蒸馏还可得芳香油。喜马拉雅雪松和大西洋雪松许多变种在北美,尤其沿太平洋和临墨西哥湾海岸,为常见的观赏植物。雪松属的4个种很难区别,而且能发生种间杂交,因此,一些专家认为四者均可能是黎巴嫩雪松的地理变种。
  黎巴嫩雪松(C. libani)的叶及毬果产地分布
  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自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间;中国自1920年起引种,现在长江流域各大城市中多有栽培。青岛、西安、昆明、北京、郑州、上海、南京等地之雪松均能生长良好,其中南京是中国最大的雪松产区,产量约占到全国生产量的60%。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大枝一般平展,为不规则轮生,小枝略下垂。树皮灰褐色,裂成鳞片,老时剥落。叶在长枝上为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叶针状,质硬,先端尖细,叶色淡绿至蓝绿。雌雄异株,稀同珠,花单生枝顶。球果椭圆至椭圆状卵形,成熟后种鳞与种子同时散落,种子具翅。花期为10——11月份,雄球花比雌球花花期早10天左右。球果翌年10月份成熟。
  生态习性
  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广泛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印度及阿富汗等国家,垂直分布高度为海拔1300——3300米。喜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暖温带至中亚热带气候,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最好。抗寒性较强,大苗可耐-25℃的短期低温,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往往生长不良。较喜光,幼年稍耐庇荫。大树要求充足的上方光照,否则生长不良或枯萎。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土、微碱性土均能适应,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适宜其生长,亦可适应黏重的黄土和瘠薄干旱地。耐干旱,不耐水湿。浅根性,抗风力差。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弱,空气中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往往会造成植株死亡,尤其是4——5月间发新叶时更易造成伤害。
  雪松多数都是雌雄异味,加之花期不遇,自然授粉效果较差,为获得饱满的种子,需进行人工授粉。
  名 字
  学名/拉丁名字:Helianthus annuus
  英语名字: sunflower
  别名: 葵花、太阳花,朝阳花,转日莲
  科属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属: 向日葵属 Helianthus
  种: 向日葵种 H. annuus
  果实类型:颖果
  简述:
  1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黄色的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的管状花,棕色或紫色,结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俗称葵花子。性喜温暖,耐旱。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向日葵的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一)根 向日葵的根由主根、侧根和须根组成。主根入土较深,一般为100—200厘米;侧根从主根上生出,水平方向生长;侧根上长有许多的须根。侧根和须根上着生根毛。向日葵根系发达,在土壤中分布广而深,其中60%左右的根系分布在0—40厘米土层中。 向日葵根的生长速度一直比茎快,花盘形成前后根生长最快,到种子开始成熟时,根不再生长,以后便逐渐枯萎。此外,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大量的水根(似玉米的气生根)。
  (二)茎 茎秆圆形直立,表面粗糙并被有刚毛。茎由皮层、木质部和海绵状的髓组成。生育后期,茎秆木质化,而茎内的髓部则形成空心。向日葵的胚茎有绿色、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识别品种的重要标志。 茎的高度,不同类型的品种差异较大,同一品种,株高受播期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差异也很大。茎的生长速度以现蕾到开花最快,此时生长的高度约占总高度的55%,以后生长速 度减慢,仅占5%左右。 向日葵的分枝性,一种是由遗传性决定的后一种是环境条件引起的。
  (三)叶 向日葵的叶分为子叶和真叶。子叶一对。真叶在茎下部 1一3节常为对生,以上则为互生。真叶比较大,叶面和叶柄上着生短而硬的刚毛,并覆有一层蜡质层。 叶片数目因品种不同而异,早熟种一般为25—32片,晚熟种了33—40片。茎下部叶片在开花前制造养分,主要供给根部生长,到开花时其功能基本结束。中上部叶片制造的养分主要供给花盘促使种子形成。
  (四)花 向日葵为头状花序,着生在茎的顶端,俗称花盘。其形状有凸起、平展和凹下三种类型。 花盘上有两种花,即舌状花和管状花。舌状花l一3层,着生在花盘的四周边缘,为无性花。它的颜色和大小因品种而异,有橙黄、淡黄和紫红色,具有引诱昆虫前来采蜜授粉的作用。管状花,位于舌状花内侧,为两性花。花冠的颜色有黄、褐、 暗紫色等。
  (五)果实 果实为瘦果,习惯称为种子。果实包括果皮、种皮、子叶和胚四部分。食用型种子较长,果皮黑白条纹占多数,果皮厚,约占种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油用型种子较短小,果皮多为黑色,皮薄,约为种子重量的20%一30%,干 粒重40一 110克。
  向日葵约在明朝引入中国,如今所知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为明朝人王象晋所著《群芳谱》(1621),该书中尚无“向日葵”一名,只在“花谱三*菊”中附“丈菊”,原文如下:“丈菊-名本番菊-名迎阳花,茎长丈余,秆坚粗如竹,叶类麻,多直生,虽有分枝,只生一花大如盘盂,单瓣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至秋渐紫黑而坚,取其子中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堕胎”。“向日”之名,见于文震亨《长物志》(约1635年左右)。1820年谢方在《花木小志》中言向日葵处处有之,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说明向日葵在中国广为种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