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给我解释一下

还有这句话:人生,只不过是一个叹字加上一个唉字!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下吧!

这句话是萧伯纳的经典名言。

一个人对世界失去信心,容易倾向于出世的人生价值观。对于对世界失去信心的人来说,最可怕的悲剧莫过于万念俱灰,对生活和一切失去了兴趣。什么都不想要,什么都不想做。

踌躇满志,对生活抱有太大的希望,像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一心想创业,发展,成为社会精英,最后发现,自己想成为中产阶级都非常难。希望越大,失望越。这往往又成为人生的另一种悲剧:想得到什么,却就是得不到。

萧伯纳,全名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

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同时他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他支持妇女的权利,呼吁选举制度的根本变革,倡导收入平等,主张废除私有财产。


扩展资料

萧伯纳的戏剧最突出的思想特点是,紧密结合现实政治斗争,敢于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问题,把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公众面前。在艺术手法上,他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思想感情交锋来表现性格冲突和主思想。萧伯纳的戏剧性语言尖锐泼辣,充满机智,妙语警名脱口而出。

萧伯纳出身于小职员家庭,并不优渥的生活境遇促使其早年奔波求职、谋求生计,这也使得其更为真实全面地接触了社会阶层的各个群体,并为其嗣后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人物素材。

在萧伯纳的大量戏剧之中,对于人物群像的展示批判显得鲜明坚决,其热情洋溢地讴歌赞美质朴善良的高尚人性,对于丑恶虚假的低劣人性则进行强烈直白地揭露讽刺。

其广泛展示了工业文明高速发展期的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工人、市民、商人、无业者等等拥有迥异不同的阶层身份的社会个体在生活之中的喜怒哀愁、悲欢别离、内心呼声、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萧伯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呵呵,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呀。
我个人认为:
人生的悲剧——“万念俱灰”,我想一个人要是到了这般田地,我想可能是因为梦想的破灭,或是失去了依靠的人,或是自己的信仰的消失,又或是其他吧。
当任何的想法和念头都没有的时候,除了达到一定境界的情况下,估计是已经无可依恋了吧,这样的话,人的心也就死了,如果一个人的心死了,那样的话,人就不在是一个真正的人了呀。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会动容,我也会心生悲伤的~~~
人生的悲剧——“踌躇满志”,呵呵,这样的处境要比“万念俱灰”要好些吧。因为他至少还是有想法有念头的呀,但是苦于生不逢时吧。这样的人,内心会很痛苦,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内心的想法,这样的人极为有可能在生活中是孤独的呀~~
这两种情况,不能不说是悲剧,项羽为大英雄,但是在大失败后,也无脸见江东父老,见大势已去,万念俱灰~~~~;而像老夫了发少年狂的情景,我想也是让人难过的呀~~~

“人生,只不过是一个叹字加上一个字!”
一个“叹”,我想是可能作出了成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个感叹吧;而一个“唉”字,估计是因为老来无成,而内心苦楚的悲鸣吧。呵呵
其实,人生之中,许多都在你的一瞬之中。当你暮年的时候,回想往事,可能觉得以前的种种,不过是浮云清风吧。呵呵
近来因为在写文章,所以思路有些混乱,请原谅。
愿你天天开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2-04
万念俱灰,意味着对这世界失去希望,对生活缺乏期待,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这样不就想当于死了吗?
筹躇满志,意味着对身外物太过投入,反而因此错过人之所以为人所应该体会的东西,这也算是悲剧吧。
第3个回答  2009-02-04
题目里的问题嘛……
做人不能太骄傲,失败后也不应气馁!

下面那句:叹字 说明 要有可叹之处才不会遗憾
唉字 说明 失败无法避免
第4个回答  2009-02-04
前者是绝对的悲剧 后者是相对的悲剧 脚踏实地而能高瞻远瞩 从容淡定而能未雨绸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