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戒律有什么作用?

佛教中的戒律有什么作用?

以下佛的开示就是真正的戒律

这时候, 佛考问央掘魔罗说:“什么是一乘的佛法?”

央掘魔罗回答说:“一切有情的生命,都需要饮食才能生存,这是声闻乘的观点,大乘的菩萨道则认为,一切有情都有如来藏,这个如来藏是坚固不坏的,也是不需要饮食的。佛教的十种法简单的说说如下,请释迦世尊指点一二吧!”

“所谓的第‘一’种法——一学,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因为具有不生不灭的如来藏的缘故,才有五蕴的——色受想行识的存在、运作。”“所谓的第‘二’种法,就是小乘的声闻、缘觉所说的‘名、色’这两种法,小乘解脱生死以后,灭掉的色身以后,只有一个涅盘本际存在,不会再有来世的色身。一切诸佛如来,所证的解脱,有妙色——佛地圆满的报身、应化身存在,佛以应化身、报身利益众生,无有尽期。”“所谓的第‘三’种法,就是小乘佛法所说的三种受——苦、乐、不苦不乐受。大乘的菩萨道所说的三种受是:从如来常住的角度来看,众生的无常,以及娑婆世界里面的法宝、僧宝,会因为因缘而有生灭的现象,菩萨因此而起大悲心,会发尽未来际,救护众生的大愿。”“所谓的第‘四’种法,小乘是指‘苦、集、灭、道’这四圣谛。大乘的‘四圣谛’是指:一切如来——‘常、乐、我、净’这四圣谛。”“所谓的第‘五’种法,小乘法是指五根——眼、耳、鼻、舌、身根,这五根,在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入涅盘的时候,都要灭除的。但是,在大乘佛法里面,菩萨成佛以后,仍然保留五根,利用这五根的作用,救护众生。成佛之后,佛的五根和凡夫的五根是完全不同的,佛的这五根,是解脱的,是清净的。”“所谓的第‘六’种法,在小乘法,是指六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六根接触到六尘,就会有六入;比如,眼睛接触到色尘以后,色尘转化为色的‘信号’,进入我们的心中,在‘心中’形成色的图像,这个就是眼入处。这个六入,在小乘的声闻看来是无常的。但是,在佛看来是,这个六入,本来就是自心如来藏的功能,所以也可以说是‘常’,因为诸佛之藏是常恒、不变易,所以佛地的‘六入’这些功能被看作是没有变易的,所以是‘常’。”“所谓的第‘七’种法,小乘法是指——七觉支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猗觉支、喜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修习七觉支,可以成阿罗汉;大乘的七觉支,是指诸佛如来,常住世间,也正因为有如来常住,才有小乘的七觉支的妙花绽放啊!”所谓的第‘八’种法,小乘法是指——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大乘的八正道是:如来之藏,常住不变易,没有衰老,听闻如来藏的法以后,经过修行,能至如来的大般涅盘境界。这个是大乘所修的八正道。所谓的第‘九’种法,小乘法里面就是指九部经——修多罗、只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等小乘经典。是方便说,在大乘佛法里面,都是讲究竟一乘的道理,就是如来以自在无碍的智慧,所演述的大乘经典。所谓的第‘十’种法,小乘法里面就提到十种力,但是,大乘佛法里面,佛具有的十力是: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 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去未来现在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故名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故名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 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故名知诸根胜劣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 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解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 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界智力。

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 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盘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故名一切至处道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 谓如来证知天眼清净,见诸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善恶业缘,皆悉无碍,故名知天眼无碍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 谓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 知,故名知宿命无漏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故名知永断习气智力。

佛法是一乘的佛法, 佛陀,建立大小乘佛法,是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须知,小乘法是从属于大乘法的,小乘只是大乘佛法的一部分。佛讲小乘法,是为了让众生进入佛道,先把佛法的一点‘妙味’,让佛子尝一尝,可惜的是,有一部分人,尝到这个法味以后,就满足了,就不往上修了。就像读书一样,读到中学,能记帐、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就不在读大学了。有一部分人,不明白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不明白:小学、中学、大学只是整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就以为不同的学习阶段,是各自独立的,各自都是完整的学习过程。佛陀讲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众生,都能接受完整的教育——读完大学——成佛,只有成佛,才能对众生有用,才能教导众生也走向成佛之路。此时,世尊听了央掘魔罗的话以后,赞叹说:“善哉,善哉!央掘魔罗!你所说的佛理,是正确的。你过来,你受如是戒律,你已经是大乘法的比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28
善居士请看《楞严经》中佛说淫杀盗妄语四戒及忌五辛菜:“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盘,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诱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蓄,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消。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贪嗔痴心引发杀盗淫妄语四恶。此四恶但有所犯即名为大!即便心起亦为不善。吃肉断慈悲心招惹冤债。酒气昏沉迷人心性,能障理智,易引发四恶。贪嗔痴杀盗淫妄酒肉此为恶当弃之。古传有济公,实无可考究。即便是真实,传言亦有误。只道“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却不知后有两句“世人若学我,是向魔道行。”现下亦有外道师行种种淫乱邪术,诅咒蛊术,杀生祭拜等妄称能速得佛,正是佛于《楞严经》中指出未来世中天魔外道坏乱佛法之行径,绝不可信。
以此为界,即是不恶。能多做饶益深信因果,念佛读经即为善。世间之善常生天道人间,但未能脱离生死轮回;唯有发心修行究竟觉悟方断生死轮回。
第2个回答  2009-03-02
佛告优波离言。汝为声闻应机别说清净戒行。复为初修大乘行菩萨故。善巧方便应机别说清净戒行。何以故。优波离。若声闻持戒当知戒行差别。与初修大乘菩萨戒相违背。则非菩萨净戒。若初修大乘菩萨持戒清净。则与声闻戒行违背不同。非是净戒。所以者何。若声闻志愿力故乃至刹那不求世间生死。亦无所乐亦无所愿。是其声闻清净戒行。若初修大乘行菩萨志愿力故。愿我无量劫时。于此苦海救度众生。心无疲倦。是其初修大乘行菩萨清净戒行。以是义故。优波离当知。各为随机当说禁戒。若为初修大乘行菩萨说戒顺于他心无恼众生。若为声闻说戒利己不顺他心。若为初修大乘菩萨说戒宽容方便。若为声闻说戒无所宽容禁戒严切。若为初修大乘菩萨说戒。可以长远无相所说。若为声闻说戒。可以严切。执见有相为其所说。优婆离。何故初修大乘行菩萨。兼顺他意而令修学。何以故。声闻不顺他意而令修学。优波离当知。初修大乘行菩萨。各各随机引化众生。顺他心故无所恼故修持戒行。若声闻则非他心故修持戒行。何故初修大乘行菩萨戒行宽容无犯。何故声闻禁戒笮狭严切。优波离当知。若初修大乘行菩萨晨朝有犯应当结罪至午。若菩提心无间断戒聚成就则非所犯。若当午时有犯至于黄昏。菩提心无间断戒积成就则非所犯。若黄昏有犯至于初夜。菩提心无间断戒积成就则非所犯。若初夜有犯至于中夜。菩提心无间断戒积成就则非所犯。若中夜有犯至于后夜。菩提心无间断戒积成就则非所犯。优波离当知。初修大乘行菩萨戒行宽缓。若有菩萨结罪有犯不应悔惧。复次若声闻犯戒戒相则灭无复更全。何以故。若声闻持戒除烦恼故。如救头然烧衣。心速为求寂灭涅盘。坚持戒行。云何初修大乘行菩萨。长远修行无相无著不离世间。云何声闻执相一生断灭现前修学。优波离。若初修大乘行菩萨喻若恒河沙劫虽受五欲快乐。菩提心无暂舍。当知是菩萨戒行无缺。何以故。为初修大乘行菩萨。后时成熟菩提心故。若在睡眠五欲尚无所染。况在觉悟。所以者何。若初修大乘行菩萨。不应一生总断烦恼。若菩提成熟烦恼自灭。若声闻修习道行。犹未成熟。是等其心刹那不愿更生世间。是以一生迅速修行。喻若救头。优波离当知。初修大乘行菩萨。长远心无厌倦随入修行应知。声闻一生暂时修学。以是义故。优波离。汝若为初修大乘行菩萨。教授说戒宽遮顺他意故。长远深邃教其修学。若为声闻。教授说戒不应顺他亦无宽缓。何以故。初修大乘行菩萨。为大因缘修法器故。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不应厌惧世间。愿我无量长远劫时。为众生故。受生死苦。是以如来不为修行菩萨。而说出离三界生死苦海悔过因缘。所以者何。如来为修行菩萨故喜悦欢心。为说甚深清净因缘。无过无缠无障空相如是与其言说。若菩萨闻是说已。乐住世间无有厌倦。乃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戒律的作用就是能使你成就 小乘能成就阿罗汉 大乘能成就无上菩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2-24
【戒律】

(术语)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S/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palaks!a,译曰律(净影),梵语毗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宁三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三藏昙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律范,遂于嘉平中与昙谛译四分羯磨及僧只戒心图。此为中国戒律之始。见僧史略。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名别有四:一曰毗尼,二曰木叉,三曰尸罗,四曰律。(中略)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中略)所言律者,是外国名优婆罗叉,此翻为律。解释有二:一就教论,二就行辨。若当就教诠量名律,若当就行调伏名律。”四分戒疏一上曰:“或云尸罗,或云波罗提木叉Pra%tmoks!a,或云毗尼。(中略)初云尸罗,此翻为戒。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惊策三业远离缘非明其目也。(中略)三云毗尼,唐称为律,古译毗尼,皆称为灭。今以何义,翻之为律?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故正翻之。”(略抄)。是初净影于毗尼有四名,别举律之梵名,后南山但为三名,以律之梵名为毗尼也。”开宗记一本曰:“言律藏者,梵云优婆罗忏,此译为律。律则法也,非法无以肃威仪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律者梵云毗尼,华言称律。(中略)不出三义:初言律者法也。从教为教,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中略)二言律者分也。谓须商度,据量有在,若律吕分气也。(中略)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笔也,必审教验情,在笔投断。”

摘自《佛学大辞典》
第4个回答  2009-02-25
那时,世尊告诉尊者阿难说:「阿难,你们当中如果有人作如此思惟:『导师的教导已经完毕,我们无复有导师』实非如此,不应该作如是观。阿难,我为你们所建立的法与律,于我去世后应当作为你们的导师。」
《长部.大般涅盘经》

就如大海有不泛滥(越岸)的固定法则;同样地,如来为(声闻)弟子制定学处(戒)后,弟子们宁死也不会违犯的。」
《律藏.第四部.9.1》

「只要诸比丘仍然正道而活,世上就不会少了阿罗汉。」
《长部.大般涅盘经》

Atthikehi upa¤¤àto maggo. 道唯有寻觅者能知。
(律藏.第一部.40)

戒的定义
「戒」(sãla尸罗) 被定义为:
一、离杀生等身语恶行时所生起的思 ,或在实行义 务行时行 者所生起的思之等法;
二、三种离 心所 ,即:
 正语(sammà-vàcà):戒除妄语(谎话)、 两舌(挑拨)、恶口(讥骂)和绮语(废话);
 正业(sammà-kammanta): 正当的行为,戒除杀生、偷盗和邪淫;
 正命(sammà-àjãva):戒除用不正当的言语或行为来取得财物、维持生活,如:杀生、 偷盗或说谎等。就在家人而言,这也包括戒 除五种不道德的买卖,即:
A. 武器买卖;
B. 人口买卖;
C. 供屠宰用牲畜的买卖;
D. 酒等麻醉品的买卖;
E. 毒药的买卖。

戒的语义
「尸罗」(sãla) 是戒的音译,义译为「习惯」、「道德」和「戒行」。
在此「习惯」是用来形容有德者和无德者的习惯(天性、行为),也用来形容与善恶无关的自然现象。
「道德」是指有道德的善行(行为)。在持戒波罗蜜(pàramã) 所指的就是这个含意。除此之外,戒还有两个含意,即:
一、导向:防护自己的身语业,以及把它们导向正确的方向,以免它们不能受到控制。
二、支持:没有戒则不能成就任何善业,戒是一切善业的基础,它促使行善以成就可获得投生四界 之善业。

戒的相、味、现起、足处
戒的相 (lakkhaõa):它防护人们的身语业,以及把它们导向正确的方向;它是一切善业的基础。
戒的味 (rasa):是指作用和成就。它防止人们由于不受控制的身语业而变得不道德。
戒的现起 (paccupahàna现状):是指身语意的清净。
近因 (padahàna足处):是指直接的原因。戒的因是惭(hiri 对恶行感到厌恶)与愧(ottappa 对恶行感到害怕)。只有通过惭愧才会有持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