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出嫁明明是喜事,为何有“哭嫁”习俗?

如题所述

我们都知道,新娘出嫁明明都是喜事,哭嫁呢其实是一个地方的习俗,就是以前的封建社会留下来的,以前可能是真的哭了,而现在是因为与父母的不舍。


哭嫁呢,它是土家族的一个传统婚姻习俗。女儿们出嫁时候是不须要哭的,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月或者是一个月开始那会,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经揭开了哭嫁的序幕,到出嫁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到达高潮,哭声,锣鼓声,鞭炮声,场面极其震撼。

哭嫁的这种习俗主要来自那会的封建社会对于婚姻的一种禁锢,那会的男女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最开始哭嫁是表达对封建婚礼制度的不愿意。现在婚姻自由了,还存在哭嫁的习俗,主要原因是亲情的难以割舍,哭嫁的本质意义其实是改变了的。要知道父母对于女儿的感情是无与伦比的,辛辛苦苦把女儿养大成人,其中的辛酸,个中滋味可想而知。同样,女儿嫁人,要组成新的家庭,要离开故土、离开父母,从此要独挡一面,负起新的家庭责任,那种茫然,那种对父母的依依不舍,也是可以理解的。哭嫁之时,父母和新娘都是声泪俱下,感人肺腑。

一人哭唱的意思主要哭父母的养育恩情,哭的是对双亲的念念不舍。“我今离别父母去,内心难过泪淋淋”。两人哭唱为姐妹对唱哭,亲友陪新娘子哭。哭团圆又叫姊妹哭,是土家族哭嫁的独特形式,由九位未婚的姑娘陪新娘一人哭,哭嫁内容多为哭姐妹情谊,兄嫂支贤,故土之情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7

哭嫁是一种当地风俗习惯,闺女出嫁是喜事,但是呢,姑娘嫁人了,要去男方家里了,舍不得家里的父母,所以说就有了哭嫁。

在以前,姑娘在出嫁前几天要哭嫁,家里人、姐妹、亲戚要陪着一起哭,而且哭得声越大越好,以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出现嫁而不 哭,新娘就会被四邻认为没有教养,传为笑柄。有些地区甚至会把哭嫁当 做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要是新娘在出嫁时不哭,就会被认为是才 德低劣,被人瞧不起。

有的出嫁新娘子不哭还会遭到母亲的打骂。哭嫁风俗也不知道起源于何时。据以前的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临别时,公主的母亲赵太后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土家族哭嫁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及明《思南府志》载,在秦汉以后即有土家族人在此开垦耕耘、繁衍生息。古时,土家族的婚姻比较自由,只要男女双方愿意,并征得族中土老师的准许,便可订亲、婚娶。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土家族的婚姻和其它民族一样,也慢慢被包办婚姻替代,讲求父母之命、媒约之言,门当户对等条件。与此同时,土家族姑娘对包办婚姻不满而衍生的哭嫁现象就逐步表现出来并发展成内容丰富的文化现象。直至解放后,包办婚姻的现象才得到基本遏制。不管婚恋形式如何发展,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亦喜亦悲的挥泪恸哭却亘古不变。即使在民族交往频繁,文化渗透迅猛的今天,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也要向前来贺庆的亲朋好友献上一曲曲悲欢离合的哭嫁歌。

第2个回答  2020-04-27

古时候,新娘在出嫁前几天要"哭嫁",母亲、姐妹、亲属要陪着一起哭,而且哭得越伤心越好,以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出现嫁而不哭,新娘就会被四邻认为没有教养,成为笑柄。

有些地区甚至会把哭嫁当作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要是新娘在出嫁时不哭,就会被认为是才德低劣,被人瞧不起。有的出嫁姑娘不哭还会遭到母亲的责打。哭嫁风俗不知起源于何时。据古籍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临别时,公主的母亲赵太后"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


在一些地区和民族,哭嫁非常流行。海岛洞头人家的传统婚礼,除了坐花轿、拜堂外,新娘还要在出嫁时以哭嫁贯穿始终。新娘从梳头开始哭和唱哭嫁歌,一直到辞别家人,坐上花轿,还哭唱个不停。土家女子婚前要唱哭嫁歌,在婚前半月至一月就开始哭唱。哭嫁的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哭唱的内容大多是感谢爹妈的养育之恩,兄嫂、姐妹的离别之情。


一般都有习俗,但一家人根本没哭也是很正常的。哭是因为在女方家长看来,养大的闺女不再是自己的了,男方是辛辛苦苦养大儿子终于娶来媳妇了。想想也是啊。一般女方最容易哭,新娘和妈妈一起哭最正常。

“哭嫁”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萌芽期的哭嫁的泪水至少溶合了两方面的内在动因 : 一是对男权思想的愤愤不平,二是追恋母系氏旅社会。哭嫁便显示了性别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社会性别差别的冲突,也就是女性自我意识与男尊女卑观念撞击。

第3个回答  2020-04-29

新娘出嫁明明是喜事,为何有“哭嫁”习俗?我国有很多保留至今的传统婚嫁习俗,比如结婚敬茶、闹洞房、哭嫁,其中哭嫁又是一种很特别的地方婚嫁习俗,多出现于四川农村以及少数民族。

什么是哭嫁 :“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


哭嫁习俗之仡佬族 :仡佬族姑娘通常出嫁前三五天就要开始"哭嫁"。娶亲的时后新郎不亲迎,反而是在婚期前一天派轿夫天黑时到女方家。进门前,女方这边会有专人主持"栏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说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轰笑。 

哭嫁习俗之土家族 :土家姑娘的结婚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要哭起来,有的要哭一个多月,至少三到五天。土家人还把会不会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哭嫁习俗之粤西人 :“哭嫁”是粤西信宜民间婚俗,早在唐宋时期就在当地乡村流行。当女儿出嫁时,为表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和离开亲人时的难舍难分之情,常以哭唱的形式来抒发出嫁女心中的浓厚亲情。哭嫁习俗其实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传统文化中“孝”、“义”的思想,流传下来形成了现代婚礼中特别的一种习俗,也是有别样的魅力延续至今。

第4个回答  2019-11-17

哭嫁的高潮是出嫁前的头一天,要凑够十个姑娘,连新娘在内,剩下的九个也要陪着哭,大家一起哭,哭完在一起吃个饭,土家族人觉得婚礼必须哭,哭才热闹,哭才好看,哭的姑娘才优秀,大家送别来了,你要笑着走,表示不友好。

哭嫁是古老的习俗,这个哭不是真哭,而是要唱哭嫁歌,在出嫁前的三天内,每天都要唱这首歌,还要把新娘的朋友们叫到家里陪伴新娘,这种习俗被称作哭嫁,不过现在结婚很少还有这样的习俗了,只有土家族还保留着这种“哭嫁”习俗。

土家的姑娘很小就要学习唱哭嫁歌,用唱歌的形式表示哭,对家里人的不舍得,都要放在歌里,家里的父母亲人,把对他们的思念唱出来,还要骂媒人,为何要给自己安排亲事,从此就离开家里了,就是哭唱一些身边的人和事。

哭嫁我觉得是发自内心的,就算不用唱歌的形式表达,新娘要嫁人了也是要哭的,从此再也不是人家的姑娘了,到了婆家不知道未来是怎样的,虽然媒人说的好,俩人相处得好,可是未来的柴米油盐谁又能说得准呢,曾经被父母爱护的宝贝,从此要去人家做免费的保姆,我都不敢想,想起来就想哭。

人也只有伤心的时候才会落泪,在曾经女孩是非常不值钱的,也是家里的牺牲品,或许一头牛,一只羊就可以买个姑娘,那姑娘也就算是卖给夫家的,她怎能不哭,心里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哭泣是出嫁前最好的发泄方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