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川并没有铁路,为什么会引领全国发生保路风潮?

如题所述

 远在西南腹地的四川是保路风潮最为激烈的地区,除了成都的平原,全省是以山地丘陵为主,清朝末年的四川并没有铁路,为什么会因为要修建铁路这一“民生工程”而闹起巨大风波。

甲午战争后,对于铁路对国防的重要性,清朝一致决定筹集资金自办铁路。因资金短缺,还是从国外贷款建立铁路。1897年,利用外资修建的津卢铁路建成通车,卢汉铁路、粤汉铁路、津镇铁路相继上马,到1904年,先后建成铁路一万三千余里。跟着铁路项目潜在巨大利益,很多办外国的官商觉得眼红,都向官府要求允许民间资本进入。

用外国人的钱办的建路的确存在不少问题,铁路的管理权、用人权、稽核权、购料权都由外国人掌握,一旦我方借款到期还不上,外方就会把铁路占为己有,势必严重危及国家利益和安全。清朝原本在1897年初就成立铁路总公司,考虑自己独立建造铁路。在铁路公司督办盛宣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看来,人们根本没有足够的金钱来修建铁路,原则上这是一种与外国人谈判的筹码。

1911年9月的成都案件后全省保路军攻打成都,清政府急调鄂军入川,武昌的兵力势弱,革命党人得以此机会武装起义,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才得以终。而辛亥年四川保路运动的功劳,正如某先生所言:“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还要迟一年半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7

清朝末年的四川是没有铁路的,却在铁路上出了很多问题,其实就是因为当时修铁路的商户非常贪心,还有就是和外国人争夺路权,而清政府又软弱无能,这才让很多民众站起来保路,当然也有的是想追回自己投资的钱,因为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


修建铁路明明是个“民生工程”,放在现在没有一个地方不愿意,之所以四川铁路闹出大风波,就是当时的民间资本太贪心了。铁路项目存在潜在巨大利益,许多办洋务的官商觉得眼红,纷纷向官府要求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当时做得比较好的粤汉铁路公司,竟然花了约1000万,只铺设了40英里铁路,可以看出这些人是多么不厚度了。

另外就是当时的清政府非常的软弱无能,四川的铁路权基本都是外人的,引来了大家的不满。后来清朝在民间激烈的反对情绪下,也收回了一些铁路路权。

主要就是清政府打算修路的时候,向四川民众集资了,后来竟然出尔反尔全部国有,让很多投资的人血本无归。这些四川修铁路的股金不仅来自商人和地主,还有非常多的农民。当时宣城筹划武汉到重庆段,改善四川交通,便于省内民众出行和买卖的重大举措,立刻得到省内各地民众响应。结果钱交完,朝廷宣布“铁路国有”,还不归还四川的股金,让人气愤,这才引发了保路风潮,你说这算哪门子事。

第2个回答  2019-11-17
清朝末年的四川并没有铁路,但是却认识到了铁路的重要性。
第3个回答  2019-11-17
甲午战争后,对于铁路对国防的重要性,清朝一致决定筹集资金自办铁路。
第4个回答  2019-11-17
因为以前那儿都是平原。根本没有铁路的。闹起一场巨大的风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