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小乘、大乘、密宗的发展和联系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其实根本不存在小乘佛教这个流派,而是大乘佛教出现后将之前的流派贬称为小乘佛教,正式的称呼为部派佛教或上座部佛教,释迦摩尼灭度后一百年,初始佛教出现了第一次分裂,分为上座部佛教和大众部佛教两派,表面分歧是对当时的戒律的严守(上座部)和变通(大众部),而实质是对物质世界认知的基础观念,上座部偏有,而大众部偏空;随着佛教思想进一步发展,到佛灭后400年,大众部衍生出大乘佛教,它是大量吸收印度各派哲学思想而形成的新兴哲学流派,从佛灭400-600年间,正式出现大乘佛法,在互相争论中,大乘占据了主流,同时贬低上座部佛教为小乘,上座部部分流派南传至东南亚一带,因以巴利语传法,又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南传佛教),就是流行于缅甸,泰国,老挝的佛教,名称因传播途径形成多个称呼,南传佛教,巴利语佛教,上座部佛教,等等,大乘佛教东传至中国,称为汉传佛教,并在中国形成显宗七派,佛灭1300年后,公元九世纪,印度大乘佛教中的一支大量吸收印度教思想,并同时吸收印度教多种仪轨,形成密宗,自此,佛教大乘佛法被分为显宗和密宗两种,密教也随之东传至中国,称为唐密,而后,唐密在中国消亡,经再传至日本得到保留,称为东密(真言宗),而印度的密宗至公元11世纪,面临严重考验,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为了抵抗伊斯兰教,佛教与印度教结成联盟抵抗外来宗教,这时密教不仅吸收印度教思想和仪轨,更吸收了大量的印度民间信仰,使密教再发展为时轮教,不幸的是这次抵抗伊斯兰教运动失败了,佛教在印度彻底灭亡了,而西藏在同时期将密教思想和时轮教思想悉数引进,并与西藏原始宗教苯教融合,形成了藏传佛教(藏密),伴随密宗在西藏的独立发展,又形成了格鲁派,噶举派等教派,汉传怎形成了律宗,净土宗,禅宗等宗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7
内容太多了,我简单的说一下吧。大乘的出现是和小乘佛法密切相关的。最初的佛教为原始佛教,后来他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乘教团了。而后小乘见过了三次结集基本确定了,教法,戒律,藏律。具体的你可以看一下巴利律藏的《七百犍度》,锡兰《岛史》等等。后来又经过七次枝末分裂一共有20部教法。
关于大乘佛教现在的学者普遍认为有三个起缘联系,第一由部派佛教发展而来,因为大众部的教理与大乘佛教有共通的地方,所以可以想见大众部于大乘的兴起给予了影响,但是不可忽略也有很多小乘的思想都被大乘所采用。第二是佛传文学,即是赞佛乘。佛传文学可能就是在小乘中兴起的,但是可以想见其逐渐发展出超越小乘佛教思想,可以说佛传文学鼓动了大乘的兴起。第三佛塔信仰,最初的大乘经典就是在佛塔里编纂的,最初这些人就被称为菩萨众。
密宗呢也算是大乘佛教因为它们也把成佛做为第一任务,被普遍认为为金刚乘。如执金刚,金刚秘密主,金刚萨埵等等菩萨,成佛阶段说“修金刚心”将成佛之智比喻成金刚之坚固。但是也有很多不同,比如领袖问题,纯正的密宗不认为教主是释迦牟尼佛,以教主为大毗卢遮那佛。当然也有一部分杂密认为教主为释迦。而密宗的咒术,陀罗尼,明咒,护咒,真言,仪轨是最多的认为有神秘的力量所以比重比较大等等。大概就说这么多。
如果您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8
所谓大乘指的是菩萨境界,以度人为目标
所谓小乘是指罗汉境界,以度己为目标
所谓密宗就是有别于其他修行法门,以特殊方式获得解脱的方法,唐朝以前称唐密,现在的密宗跟过去的是不一样的,西藏现在的密宗是,古佛教和苯教(巫术)的结合体
第3个回答  2020-02-27
很多人是不承认小乘佛教这个称呼
应该叫南传佛教 在云南很多地方也是信仰南传佛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