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把原子弹投在东京?

如题所述

原子弹属于核武器,是战略性装备,既然使用了此类装备,考虑的当然就是战略性的问题,所以原子弹不是想扔就扔的。美国投原子弹之前考虑再三,罗斯福也不是疯子,虽然爱因斯坦认为罗斯福同意使用原子弹的行为事实上和希特勒无异。

美军在经过中途岛海战等战役之后,逐渐掌握了二战的主动权,日本海军已经全线溃败,美国人的飞机不断在日本帝国上空盘旋。这个时候,美国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与日本死磕,而是如何让日本投降,尽早结束这场战争。因为此时欧洲战场已经明朗,如果西太平洋的战事继续胶着,对于美国而言并不是好事。况且此时苏军也已经出兵东北,如果让苏联抢占了先机,美国在亚太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但是这个时候麻烦摆在了面前:全日本只有天皇一个人能宣令投降,所有的皇军都在为天皇效命,并做好了“本土决战”的决心。也就是说,这些日本军队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美军如果通过常规的方式登陆,不仅伤亡惨重,还会拖延战事,进一步把自己拖入战争的深渊。

经过评估,美军认为,如果采用常规的“诺曼底登陆”形式,将会爆发全面的惨烈战争,伤亡人数可能会达到数以百万计,日本的殊死抵抗还会波及无辜,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动用核武器,通过核威胁的方式,勒令天皇下令投降。顺便地,美军可以接受日本的投降,并顺理成章占领日本。

所以,美军投掷2颗原子弹的意义,在于促成天皇宣布投降,并让美军占领日本。如果原子弹直接投在东京,则会引起日本全民公愤,甚至日本人会情愿向苏联投降,也不买美军的账。所以美军选择了广岛和长崎作为投掷点,这两个城市在当时均是日本重要的重工业枢纽城市,广岛还是日本的毒气研究据点,投在这里有理有据,能够废了日本的军工,也能给日本造成巨大震撼:如果天皇再不投降,下一颗原子弹投哪里就不好说了。

果然,在原子弹威力的威慑下,天皇顾及最后的利益问题,还是决定下令投降。而日本之后也始终为美国所实际控制,这就是使用战略武器带来的战略效果。尽管日本两个城市因为原子弹而死去的人非常多,但是如果爆发肉搏战的话死伤的人数可能会更多,所以美军认为这也算得上是“两害相衡取其轻”,勉强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0

美国曼哈顿计划一共造出了三枚原子弹,一枚是试用弹,一枚叫做“胖子”,还有一枚叫做“小男孩”。众所周知,这两枚原子弹被投放在了日本的长崎和广岛。这也让长崎和广岛变相的出名了。那么美国为什么不选择直接轰炸东京那?

美国是第一个造出原子弹的国家,如果没人知道原子弹的威力,那自然就起不到威慑的作用。美国投入了20亿美元,在那个年代这笔钱相当于现在的300多亿美元,所以虽然日本在当时已经穷途末路了,所以这两枚原子弹还是必炸不可,只能说这也是日本的罪有应得。美国之所以第一个选择广岛。因为从1945年3月开始的战略轰炸中,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大城市被摧毁的面积都超过了50%,早已经是一片瓦砾废墟,在投放原子弹已经没什么必要了。考虑到原子弹的爆炸范围,市区的范围在直径5公里最合适。

这样的城市规模才能最大程度体现出原子弹的威力。而广岛,是日军指挥中枢之一,甲午战争时期就是日本大本营所在地,二战后期是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同时也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和中转枢纽,设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军火仓库、码头设施。此外广岛市区的东部还有铁路中转枢纽和军火制造、船舶维修等军事工业企业。

而东京日本天皇所在地,在经历过美国一系列的轰炸后,早已沦为废墟,一旦把把天皇炸死了,这相对于毁了日本整个国家的民族信仰,群龙无首,势必会造成日本社会的混乱,到时候日本投降将变得更为困难,因为只有日本天皇才能号召这个国家。综上所述广岛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倒霉蛋了。

第2个回答  2017-09-23

美国人在二战期间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产生的巨大威力让日本人非常惶恐,最终快速投降,结束了第二次世界战争。这时候有些人就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直接把原子弹投向东京,这样就可以彻底的瓦解日本抵抗,达到消灭日本这个国家的目的。下面就给大家来分析一下。

首先美国人投放原子弹的目的性很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直接震慑日本政府,促使其投降,减少登陆作战的军力损耗。

2.通过武力威慑,达到控制日本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目的,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

3.测试这种新型武器的实战能力。

基于以上目的,美国的目标并不是消灭日本,而且也不可能将整个日本从地球上抹去,这种大规模的屠杀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即便美国非常强大,也不可能会和整个国际社会作对。

其次东京的存在和整个日本社会的稳定,对于美国来说是有利的。在美日决战之前,美国曾对日本进行了长期的战略轰炸,不过当时有很多知名学者提出,东京是一个保留完好的历史名称,并且有很多建筑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盲目的轰炸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应该尽可能减少对东京的攻击。但是这个原因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政治上和军事上有需要,任何一个国家也不会在乎这些历史建筑的,但是这方面的因素确实会有一定的影响。

假设美国在东京投放原子弹,那就等于1次性的消灭了日本的统治阶级,而留下了太多的混乱区域,当时在亚洲的很多地区,还有残留的日军部队在进行抵抗,并且日本本土也做好了决战准备,虽然上层统治者对于投降这件事情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是还希望通过军事保证自己更多的利益。如果将这些上层统治者全部消灭,日本的残余部队将会变得不可控制,而且日本人的情绪比较激进,会有很多类似恐怖主义者的行为出现,这是不符合战胜国的利益的。

美国选择轰炸广岛和长崎,这样可以避开日本的重要城市,巨大的杀伤效果,可以起到极强烈的威慑作用,促使日本政府尽快投降。在核武器的威慑下,日本的统治者成为帮助美国解除日本军事武装的傀儡,通过他们的压制让日本军队不至于暴动,所有的事情都会在可控的范围内得到解决,这符合美国的战略诉求。

在日本投降之后,美国可以在日本驻军,并且借助日留存的完备的社会体系,有效的控制这一国家,创造更多的政治利益,所以美国的政治家们绝对不会放弃这到口的肥肉,更不会做出掀桌子的举动。

前面我们还曾说过国际社会对于这方面的影响,如果美国直接对东京进行原子弹攻击,就等于直接毁灭了日本这一国家,会让其他国家产生恐慌,在这种情绪下必定会有很多国家联合起来反对美国,对于美国的战略扩张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只在日本的部分城市投放原子弹,就可以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留下转圜的余地,让其他国家不至于孤注一掷反对美国。

从战术的角度上来讲广岛和长崎环山靠海,地理环境非常复杂,这对于测试核武器的威力来说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核武器在封闭环境下和开阔环境下的威力差异,这是十分宝贵的数据,可以积累丰富的和作战经验,所以这两个地方就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第3个回答  2017-07-14

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时至今日,日本右翼组织对于日本在二战期间的所作所为及美国对其使用原子弹一事,仍然没有正确的认识,总想否认对外侵略的罪行。本文就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前后做一介绍,以便让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1938年8月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斯齐拉德和爱因斯坦共同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长信,建议美国应该刻不容缓地研制原子弹。

10月19日,罗斯福总统果断拍板,对爱因斯坦等人的信作了肯定的回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迅速实施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这是一项高度机密的工程,直属美国总统,任何人不得干预,甚至连副总统都不知道它的全盘秘密。“曼哈顿工程”总部设在华盛顿,总负责人是格罗夫斯将军,具体研制工作由罗伯特·奥本海默组织实施,参加“曼哈顿工程”的人有费米、泰勒等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最初,美国政府为“曼哈顿工程”确定了两个原则:一是造出的原子弹供给军队使用;二是要在德国人之前造出原子弹。1945年4月25日,美陆军部长史汀生又建议杜鲁门总统任命一个特别委员会,以研究这种武器爆炸后在政治、军事和科学方面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向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的美国轰炸机“埃诺拉·盖伊”号

1945年6月1日,特别委员会向杜鲁门总统建议,一旦具备条件,就立即使用原子弹对付敌人。在奥本海默的领导下,科学家们通力合作,终于在1945年7月初制成了三颗原子弹,它们的代号分别是“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与此同时,美国战略空军也开始了对B-29重型轰炸机的改装,同时又集中509大队千余官兵从事投掷原子弹的各项准备工作。当杜鲁门总统穿越大西洋去参加波茨坦会议时,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空军基地附近,原子弹爆炸的准备工作也在秘密进行着。7月16日5时30分,一个比1000个太阳还亮的大火球在寒冷的沙漠上空升起。强光闪过之后,有的人笑了,有的人却哭了,但大多数人都惊呆了。奥本海默在心中想道:“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当晚,格罗夫斯立即给身在波茨坦的杜鲁门发去一封电报:“今天上午动了手术。诊断书尚未写出。结果近似令人满意,业已超出预料……”史汀生随后也收到了来自特别委员会的电报:“医生刚刚回来,兴高采烈,相信弟弟定会像哥哥一样健壮结实……”从16日到21日,杜鲁门连续不断地收到原子弹“大男孩”试验成功的报告。

美投掷原子弹的全盘决策

美国不惜血本制成了原子弹,当然要派上用场。但怎么用,用到哪里?军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找到了必须迅速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3个理由:一是减少伤亡。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通过比较此前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冲绳岛与日军作战的损失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对日军本土作战,将损失20万人左右,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认为甚至可能多达100万人。战争已接近后期,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美军的伤亡,是美国最关注的问题。所以,包括杜鲁门在内的美国高官更愿意使用原子弹。

二是对日本施以强大的心理压力。1945年7月28日,针对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日本首相铃木表示:“本国政府……除了完全不予理睬并坚决把战争进行到胜利结束以外,别无他途。”美国通过截获的密码电报得知日本打算拖延时间,以争取有条件的投降。为此,美军方高层一致同意:应对尽可能多的平民和日本最高决策当局造成极其深刻的心理影响,必须选择一个有军事、政治双重价值的大城市,并且防止日本用盟军战俘作盾牌。1960年,曾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的麦克阿瑟承认,“1945年使用原子弹从军事上讲没有任何必要性”。可见,向广岛和长崎这样人口密集的城市进行核打击,美国希望达到的主要目的是心理震慑,让日本彻底放弃抵抗的念头。

三是威慑苏联和其他国家。杜鲁门急于想赶在苏联参战之前使用原子弹,是为了成为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以便日后在解决东亚问题时掌握发言权。杜鲁门认为,使用原子弹就可以完全独立地结束远东战争,不需要依靠苏联。7月24日,波茨坦会议中,当杜鲁门以非正式方式向斯大林提到:“美国已拥有一种具有空前毁灭性能的新式武器”时,斯大林冷淡地对杜鲁门说:“希望能好好利用它来打击日本”。鉴于斯大林的这种冷淡态度,美国决定迅速使用原子弹,希望轰炸能够“使苏联变得更好说话”。

7月30日,杜鲁门总统发布命令:鉴于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无条件投降,美军可在8月3日以后,在天气许可的条件下,立即在日本的广岛、小仓、新潟和长崎四城市中选择一个目标,投掷特种炸弹。

原子弹并不是使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

1945年8月6日,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到了广岛;随后杜鲁门发表声明,要求日本赶快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免再遭原子弹打击。但广岛的悲剧并没有使日本政府立即同意接受“无条件投降”。当时日本国内的通信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加之主战派继续准备在本土决战,日本当局向人民隐瞒了美国人使用核武器的消息,甚至没有在日本的最高决策会议上讨论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的问题。8月9日上午,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正激烈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以结束战争,10时58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了长崎,两次原子弹爆炸共造成数十万日本人伤亡。美军在日本投下大量传单,称如日本再不投降,将会遭到成千上万颗原子弹的轰炸,直至彻底毁灭!随后苏联正式对日宣战。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终于颁诏,宣布投降。不可否认,原子弹确实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说,“原子弹决定了日本命运的观点是错误的”。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是反法西斯盟国共同浴血奋战的结果,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后,人们对使用原子弹问题产生了激烈争论。大部分人认为是正义之举。如驾机亲自轰炸广岛的美轰炸机飞行员保罗·蒂贝茨,在接受《芝加哥论坛报》采访时表示毫不后悔。所有支持者都认为,为了人类少流血,原子弹投向日本无可厚非。持反对意见的也大有人在。尽管至今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仍不统一,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如果日本不发动侵略战争,原子弹就不会落在广岛和长崎的上空。世界各国的人们,尤其是日本的右翼分子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从而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希望亲手在长崎投下原子弹的投弹手克米特·比汉上尉的临终愿望能够实现:“但愿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投下原子弹的人!”

第4个回答  2017-07-14

美国曼哈顿计划一共造出了三枚原子弹,一枚是试用弹,一枚叫做“胖子”,还有一枚叫做“小男孩”。众所周知,这两枚原子弹被投放在了日本的长崎和广岛。这也让长崎和广岛变相的出名了。那么美国为什么不选择直接轰炸东京那?

美国是第一个造出原子弹的国家,如果没人知道原子弹的威力,那自然就起不到威慑的作用。美国投入了20亿美元,在那个年代这笔钱相当于现在的300多亿美元,所以虽然日本在当时已经穷途末路了,所以这两枚原子弹还是必炸不可,只能说这也是日本的罪有应得。美国之所以第一个选择广岛。因为从1945年3月开始的战略轰炸中,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大城市被摧毁的面积都超过了50%,早已经是一片瓦砾废墟,在投放原子弹已经没什么必要了。考虑到原子弹的爆炸范围,市区的范围在直径5公里最合适。

这样的城市规模才能最大程度体现出原子弹的威力。而广岛,是日军指挥中枢之一,甲午战争时期就是日本大本营所在地,二战后期是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同时也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和中转枢纽,设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军火仓库、码头设施。此外广岛市区的东部还有铁路中转枢纽和军火制造、船舶维修等军事工业企业。

而东京日本天皇所在地,在经历过美国一系列的轰炸后,早已沦为废墟,一旦把把天皇炸死了,这相对于毁了日本整个国家的民族信仰,群龙无首,势必会造成日本社会的混乱,到时候日本投降将变得更为困难,因为只有日本天皇才能号召这个国家。综上所述广岛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倒霉蛋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