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池的弊端

如题所述

  沼气池的弊端:
  1、环境温度问题

  温度是沼气发酵的重要外因条件,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活力增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一般说,沼气细菌在8℃~60℃的温度范围内都能进行发酵。通常按温度把沼气发酵划分为三个发酵区,即常温发酵区:10℃~20℃;中温发酵区:28℃~38℃;高温发酵区:46℃~60℃。实践证明,在温度15℃~4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高产气率相应的增高。然而,由于我国北方四季的温差较大,冬夏的平均气温分别为-8℃和20℃,而且沼气池基本建在地下,随着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池温变化较大,产气率也随之变化较大,尤其在冬季甚至出现不产气或产气少的问题,致使现在北方沼气普遍存在着开半年,关半年的状态。因此,保持池体温度适宜并且恒定,是沼气推广利用的关键技术,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如何保持沼气池温是影响沼气在北方推广和使用的关键性问题。
  2、管理问题
  现行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 缺乏质量意识。户用沼气池技术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广的复杂技术,“三分建,七分管”,加强建池的质量管理和日常运行管理尤为重要,而农户整体科技素质较低,经营分散,政府专业技术队伍又明显不足,缺乏有效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使沼气池能建起来,而运行管理不善,造成报废池、病态池、二次污染、综合利用差等,影响着沼气的使用效果和生命力。
  3、技术问题
  技术培训亟待加强,具体如下:一是从事能源工作的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各地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大多理论水平较低、实践经验不足,对当地沼气建设的指导与管理能力较弱,致使对技工建池中存在的质量隐患难以发现、排除。二是建池技工数量严重不足。各县已获得国家“沼气生产工”证书的技工约一千三百名,因各种原因已流失15―20%,其技术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技工跨地域施工造成建后维护难以开展的现象较为普遍;对于认真负责、口碑好的技工,建池农户争抢,反之,农户则不愿接受。技工数量不足已成为完成沼气建设任务的瓶颈之一。培训、轮训、复训大批合格技工的工作亟待加强,特别是当地乡土人才的培训显得尤为迫切。三是对农户的培训有待加强。建沼农户普遍对科学管理和综合利用知识了解少,安全意识差,致使相当数量沼气池达不到最佳产气效果。
  4、农民的认识不到位
  农户既是户用沼气池的直接投资经营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因此技术的经济效益高低决定着农户生产的积极性,这一点与代表社会的政府是一致的,而户用沼气池建设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上,从政府和社会角度看是可行的,但从农户的角度却不可行,加之政府工作人员的不良工作作风造成农户和政府对建池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农户的积极性不如政府高。因此,当前发展户用沼气池建设应首先转变观念,改变沼气技术应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沼气综合配套及利用技术,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经济效益,沼气生产才有生命力和发展后劲,从政府角度上应积极引导,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给农户一定的经济补偿,这样才有利于沼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5、资金不足的问题
  按照国债项目沼气建设标准,建1口10m3的户用沼气池总投资需要3 000余元,除国债补助与地方配套资金1 000余元外,还需用户自筹2 000元左右,而适宜建池的农户大都是以农牧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人均收入较低,自筹2 000元,农户难以承担。加之部分农户存在“等、靠、要”思想,给项目开展造成了一定困难,直接影响沼气池的建设。
  6、 建池标准较低,沼气冬季使用率差
  我省以前建造沼气池,主要以水泥池为主。由于我省冬季气温低,保温增温不好,池内温度低,出现产气少或不产气等问题;加之建池质量、日常维护不到位等原因,冬季常出现沼气池冻裂跑气现象。给农村沼气的使用及推广带来了难度。
  7、后续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病废池数量较多
  由于体制不顺、资金不足、服务对象不集中等问题,当前的服务体系不健全,使建池农户得不到有效服务,使部分已建池不能正常使用,进而挫伤农户建池积极性,影响了沼气池建设的进度与推广应用。这主要是由于项目启动初期任务数量较大,技术工人较少,池型落后,建池质量低,安装不规范,建池农户使用不当,后续服务脱节,外出打工、库区移民、城镇建设、公路改造等方面原因造成的。
  8、 沼气综合利用应用技术研究少
  目前,我省沼气综合利用建设,主要以建池为主,配合推广能源生态模式。沼气利用仅限于做饭、烧水等炊事之用;沼渣作基肥,沼液浸种、拌种,叶面喷施,作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技术研究少。沼渣、沼液的利用率很低,极大影响沼气的综合效益,造成资源的浪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沼气池的弊端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会导致生存环境恶化。养殖畜禽本身的气味及发酵所产生的气味和禽畜产生的噪音都对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

2、 沼气净化水平低,有害物质超标。小型沼气往往没有过关的设施,甚至没有净化装置,燃烧后气体直接排放到室内,长期呼吸这些气体容易造成呼吸系统和眼部疾病。

3、 没有足够的贮气设施,直接排放造成二次污染。由于农户对沼气的需求量小,并且受到季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多余的沼气没有处理措施,直接排放出去,造成大气污染。

4、 农户自主建设意识差。沼气池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靠政府推广和资金扶持,并且一些配套设施发展不完善,早期沼气建设是在国家的资金补贴扶持下开展,但后续跟进制度不完善,存在一些特定型号需要更换的配件无处购买等问题,农户过度依赖政府的指导和管理。

参考资料

中华文本库:http://www.chinadmd.com/file/xuc6e63psrp6ue3zeeevrxeu_2.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1-05
沼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此气体最先发现于池塘、沼泽中,故而得名为沼气。
在农村,可以产生沼气的原料是很多的。如人畜粪料,作物秸秆,麦稻茬,青杂草,水草,树叶,蔬菜的根、茎、叶,垃圾,污水,污泥等都是产生沼气的好原料。这些有机物在一定温度、湿度、pH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由沼气菌发酵分解而产生沼气。
目前,在农村应提倡大办沼气。其优点有三:一是沼气是一种资源十分丰富的理想气体燃料。沼气中的甲烷经点燃能和氧气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在农村可用来取暧、烧饭、照明(沼气灯)。二是农村有了沼气池,可将粪便、杂草、污泥等垃圾入池。这些垃圾经密封发酵后,对杀灭血吸虫、钩虫等寄予生虫卵及部分致病菌有显著效果,从而减少了污染,改善了环境卫生。三是农家肥以腐熟后,其中复杂的难溶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易溶物质,这些物质溶解在土壤中形成土壤溶液,使肥料中的有效元素能被作物直接吸收,能大大提高肥效。
沼气的应用不仅能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而且还能改变农村环境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又提高了农家肥的质量。真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基本上没有缺点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