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师很凶的成语

如题所述

形容老师很凶的成语有:声色俱厉、凶神恶煞、疾言厉色、正言厉色。
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解释】 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 《晋书·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例子】 达夫更决绝地说了一句,“不停办我是不寄稿的!”说得有点~的程度。(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的语气
【近义词】 疾言厉色、正言厉色
【反义词】 和颜悦色
凶神恶煞 xiōng shén è shà
【解释】 原指凶恶的神。后用来形容非常凶恶的人。
【出处】 元·王晔《桃花女》第三折:“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例子】 大家一看见金四和那些~的家丁,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马忆湘《朝阳花》第一章)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 妖魔鬼怪、混世魔王
【 反义词】 慈眉善目
疾言厉色 jí yán lì sè
【解释】 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 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例子】 他对人总是温和耐心,从不~。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 声色俱厉
【反义词】 巧言令色、和颜悦色
正言厉色 zhèng yán lì sè
【解释】 正:严正;厉:严厉,严肃;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
【例子】 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只当是真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 不苟言笑、冷若冰霜
【反义词】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24
大发雷霆
dà fā léi tíng
【解释】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结构】动宾式。

【用法】重点在形容发怒之“声”。一般作谓语。

【近义词】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怒形于色、怒不可遏

【反义词】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和颜悦色

【辨析】(一)~和“怒不可遏”。都形容非常愤怒。但~重“声”不重“形”;多形容发怒时高声斥责;“怒不可遏”重“形”不重“声”。形容愤怒的感情上不可遏止地显露出来。(二)“暴跳如雷”和~;都形容大发脾气。但“暴跳如雷”形容愤怒的情绪是从跳脚的动作中表现出来的;~是从声音上流露出来的。

【例句】王强得知儿子逃学后气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23
1.声色俱厉 读音:[shēng sè jù lì]

释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晋书·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2.疾言厉色
读音:[jí yán lì sè]
释义: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3.正言厉色
读音:[zhèng yán lì sè]
释义:正:严正;厉:严厉,严肃;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振扬武怒。”《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4.不苟言笑
读音:[jí yán nù sè]
释义: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礼记·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第3个回答  2018-05-22

恨铁不成钢 [ 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

    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

    出 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第4个回答  2018-05-23
可以用凶神恶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