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生的基础。人们从事劳动、建设和各种工作,为了什么?为了更加幸福地生活,但是如果没有健康,即便幸福就在身边也无从享用;反过来讲,人们要得到幸福的生活,必须从事劳动、建设和各项工作,若是没有健康,又如何工作?“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干家万户幸福”,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已把“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写入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维护健康的重要,提出了“养生”、“护生”等一系列概念及养护的方法,曾经发挥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变,我们完全应当也完全可能在吸收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也更加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维护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于是,卫生部组织专家经反复研究、反复筛选,提出了中国公民必须掌握的66条健康素养要点。这就是卫生部2008年第3号公告的由来。
健康素养,是指人的这样一种能力:它使一个人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以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现代的健康概念,不仅仅限于无疾病或不衰弱,而是指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健康素养自然也就包涵着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仔细阅读《健康66条》的内容,把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是提高健康素养的基础。这些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要点,有些看来似乎已是老生常谈,但只要知行合一、认真遵循,便可终生受益。
现在依然是“谈癌色变”的时代,至今还没有能令癌症药到病除的良方。但是,如果我们知道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因此立志戒烟,就会大大降低肺癌等多种癌症患病的风险。
许多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已经成为人们健康的大敌。患者不仅个人痛苦,也使家庭因长期的医疗费用而不胜负担,同时耗费着社会大量的医疗资源。其实,慢性病的发生,相当大的程度取决于生活方式是否健康。起居无序、饮食无节、烟酒无量、运动无时等,都是慢性病的重要病因。如果按照66条健康素养的要求,摒弃不良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病就无从肆虐。
维护健康,需要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许多危险来源于无知。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如何规避,煤气中毒如何防止,骨折伤员如何抢救,心肺复苏如何进行,药品、农药如何存放……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既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人,从而避免许多无谓的伤害与死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