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如题所述

隔夜菜究竟能不能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8

我们国家的好几代人都是从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过来的。对于食物紧缺的记忆确实是太深刻了。很少有父母舍得把好端端的饭菜给倒进垃圾桶。不管小辈们怎么劝,父母对珍惜粮食的信念都坚定不移。小辈们,那叫一个无奈啊。

“隔夜菜亚硝酸盐高!吃了致癌!不能吃!”

“谁说的!只要加热就可以吃!”

“据说是隔夜的蔬菜叶子不能吃,肉就可以!”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完全正确。

剩菜的危险在于两方面,一是细菌繁殖,二是亚硝酸盐。前者可以通过彻底的加热而消除,后者则不能。

剩饭菜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存放,被沙门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等污染。如从冰箱中取出后直接食用,或食用前未充分加热,严重的会导致食物中毒,患者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症状,严重者可脱水、酸中毒或休克的症状。搁置越久的食物,其中生成的亚硝酸盐越多,亚硝酸盐被吃到胃里后,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分解产物二级胺反应生成亚硝胺。胃内还有一类细菌叫硝酸还原菌,也能使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胃酸缺乏时,此类细菌生长旺盛。故不论胃酸多少均有利于亚硝胺的产生。亚硝酸盐不但会致癌,还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畸形。

那么什么菜是大家最需要注意的呢?

首先是绿叶类蔬菜,这些菜当中含有比较多的硝酸盐。煮熟后放置的时间一长,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就会还原成致癌的亚硝酸盐,加热也不能去除。再说一遍,亚硝酸盐就算再怎么加热也不能去除!其次是鱼肉和海鲜,隔夜后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从而损伤肝、肾功能。豆腐等豆制品含水较多,而且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是一个很好的微生物培养基地。可能繁殖危险致病菌,比如恐怖的肉毒梭菌。这种菌能产生世上第一毒“肉毒素”,毒性是氰化钾的一万倍。毒素在100度以上加热几分钟能够破坏,但如果没有热透,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豆制品最好不要留到下一餐。至于肉类,放一个晚上并不会导致亚硝酸盐的急剧增高。但是,在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环境里,细菌的繁殖仍然是不能忽视的。所以隔夜的肉类,在吃之前务必要彻底加热煮沸。这样才能确保杀死前一天生长出来的细菌。

但是由于大部分人吃剩菜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人们仍然会舍不得扔了剩菜,那怎么办?最直接的就是做饭的时候尽量少做点,适当即可,尽量不要剩下,如果真的吃不完也不要硬吃,因为过饱对人体也不好,所以大家可以借鉴一下下面的一些建议,尽量减少剩饭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危害!

能剩荤菜不要剩素菜。常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最高,瓜类蔬菜稍低,根茎类和花菜类居中。所以,如果同时购买了不同种类的蔬菜,应该先吃茎叶类的,比如大白菜、菠菜、青菜等等。知道这个,在做饭的时候就把握好素菜的量。除了海鲜之外的其他荤菜还是可以放冰箱的。因为螃蟹、鱼类、虾类隔餐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这种物质也是一种毒素。感觉菜做多了就吃饭前分装,放进冰箱,不要放太久,下次吃前一定要加热。用保鲜盒及保鲜膜包好。容器最好是玻璃或者陶瓷的,因为某些金属容器有可能和饭菜汤汁发生化学反应。保鲜膜是防止饭菜与空气中的细菌接触串味,交叉感染。吃之前一定要充分加热。

然而,亚硝酸盐衍生物不只存在于隔夜菜里,更常见于加工肉品及烟?`或腌制食品,像是酸菜、咸菜、泡菜、香肠、热狗、培根、咸鱼、烟?`肉等等,这些食物更是建议尽量避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25

  秋天是美食的季节,你甚至不用出门,只要在阳台上深吸一口气,就能闻到炖肉的醇厚、炒栗子的清香以及火锅的兼容并包。

  所以,你可以想象,当我听说有人宣传隔夜饭危害时的愤怒……

网传隔夜饭的危害

  这些言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一点也不靠谱的。

  鱼中的蛋白质也好、海鲜中的蛋白也罢,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只要这些氨基酸本身对人没有害处,其正常的降解产物,也就不会危害人体。

  在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作用下,鱼体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含氮物质可被分解为氮、三甲胺、组氨、吲哚、硫化物、醇、有机酸等产物,有可能伤害人体,称之为腐败。不过,一来,腐败之后的鱼类、海鲜形态、色泽、气味、味道都会发生变化,很容易辨识,二则腐败需要很长的时间,隔一个晚上完全无需担心。[1]

  “本身卤味就是不卫生的”,这个说法很值得商榷。如果卤味不卫生,那就不应该吃;如果它是卫生的,只要注意保存方式、保存时间,合理设定冰箱的温度,定期清理冰箱,在冰箱放一两个晚上是不会有事的。

  茶叶隔夜后颜色变深,是因为其含有的茶多酚经过氧化逐渐形成黄红、红褐色的氧化产物。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颜色变差、澄清度下降、营养成分丢失,但是并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毒的物质。[2]

  接下来,是有那么点道理的、但被扭曲了的。

  植物生长需要氮元素。对蔬菜来讲,主要是硝态氮。大量进入植物体后,经过多个生理过程,就会变成硝酸盐。[3]

  正常来说,硝酸盐对人无害。不过硝酸盐有可能在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既能引发高铁红蛋白症,又可与人体肠胃中的胺类物质结合,生成亚硝胺,诱发消化系统癌变,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对同一产地同一种蔬菜,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储存温度越低、储存环境越稳定、储存时间越短,硝酸盐含量越低;通过漂洗、烫洗,或者炒熟,也能有效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4]

  换句话说,要想避免摄入亚硝酸盐,去正规商家是关键,一定要购买那些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的;其次可以灵活选取漂洗、烫洗、炒熟等处理方式,降低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最后,低温本身就能抑制酶类活动,加之一个晚上又不长,从查阅的数据看,冰箱内储存一夜,蔬菜、银耳内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微乎其微。[5]

  鸡蛋壳虽然看上去完整、平滑,但是实际上,存在很多的细微的孔,因而有被污染之虞。加之,煮熟后的鸡蛋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完全煮熟后食用,比溏心荷包蛋更为合适。不过,这根隔不隔夜没啥关系,还是那句话——如果鸡蛋受污染了,隔不隔夜都不安全,如果没有,放一个晚上又何妨?

  最后,是真的需要注意一下的。

  铝制锅具,不管是烹饪还是储存食物,都有可能析出铝。铝具烹调菜肴,铝释出平均比铁锅高近1倍,铁释出不到铁锅的1/3。其中,精铝锅表面平整,易形成氧化膜,有较强的耐腐蚀和耐磨性,析出较少;铸铝锅的孔晾较多,相应的表面积较大,由于其杂质较多或多是合金,氧化膜形成较差,耐腐蚀较弱。[6]长期、大量摄入铝,有可能导致痴呆。

  所以,不管是烹饪还是存放,都应尽量选取稳定的材质,比如不锈钢、陶瓷、玻璃、铁等。

  真相

  只要烹饪和存放的方式得当,饭菜放一晚上并不会产生剧毒。

 

  ---------------------------------------------

  参考文献

  [1] 许振伟, 杨宪时. 鱼类腐败菌腐败能力的研究进展[J]. 湖南科, 2010, 2010(19): 130–133.

  [2] 江和源. “隔夜茶致癌” 没科学依据[J]. 医药与保健, 2013(2): 59–59.

  [3] 申秀英, 许晓路. 蔬菜硝酸盐积累机制及影响因素[J].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8, 15(3): 4–6.

  [4] 张庆乐, 王浩, 李瑞等. 食前处理方式对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 20(3): 267–269.

  [5] 如小妞儿. 吃隔夜银耳会导致亚硝酸盐中毒?[EB/OL]. (2011-04-12)[2016-10-24]. http://www.guokr.com/article/20097/.

  [6] 李福成, 梁凤娴. 家用铝具及铝罐装饮料铝释出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1997, 14(1): 39–41.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3个回答  2009-03-10
隔夜菜不宜吃
据说,胃癌发病率低,与不吃隔夜蔬菜的习惯有关。由于部分绿叶类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煮熟后如果放置的时间过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便会还原成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加热也不能去除。

健康吃法:通常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最高,瓜类蔬菜稍低,根茎类和花菜类居中。因此,如果同时购买了不同种类的蔬菜,应该先吃茎叶类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如果准备多做一些菜第二天热着吃的话,应尽量少做茎叶类蔬菜,而选择瓜类蔬菜。

隔夜汤存放有讲究
许多人喜欢煲汤,喝不完的汤放入冰箱里,第二天煮滚了再喝。这种隔夜汤对身体好吗?

健康吃法:最好的保存方法是汤底不要放盐之类的调味料,煮好汤用干净的勺子勺出当天要喝的,喝不完的,最好是用瓦锅存放在冰箱里。因为剩汤长时间盛在铝锅、不锈钢锅内,易发生化学反应,应盛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中。

自带午餐应有选择
很多人吃腻了餐厅的盒饭,又不想在外面打游击,便选择了自带午餐。但带饭大多是头天晚上的饭菜,经过一个晚上和一上午时间的存放,食品中的营养流失较严重,所以自带饭的时候,也应有所选择。

健康吃法:可以自带的食物有米饭、牛肉、豆制品、各种非绿叶蔬菜、水果、酸奶等。

午餐要保证充分的能量,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必不可少。蔬菜中,丝瓜、藕等含纤维素较多。除此之外,还可选择芹菜、蘑菇、萝卜等。要带的蔬菜在烹调时炒六七分熟就行了,以防第二天微波加热时进一步破坏其营养成分。荤菜尽量选择含脂肪少的,如牛肉、鸡肉等。烹饪之后,晾凉之后立刻加盖,放在4℃冰箱中保存。第二天带到办公室后立即放入冰箱,午餐时,用微波炉充分加热后食用。

不该食用的隔夜食物有鱼、海鲜、绿叶蔬菜、凉拌菜等。鱼和海鲜隔夜后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绿叶蔬菜中含有不同量的硝酸盐,烹饪过度或放的时间过长,不仅蔬菜会发黄、变味,硝酸盐还会被细菌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有致癌的作用。凉拌菜由于加工的时候就受到了较多污染,即使冷藏,隔夜后也很有可能已经变质,应现制现吃。

据新闻晚报报道,青菜、菠菜等绿叶菜反复回锅,每重复炒一次,其中的致癌物质就增加数十倍,极易致癌……今天上午,“中日早期胃癌国际研讨会”在沪举行。专家透露,中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半数早期胃癌患者无任何症状,诊断率低于5%。 “在19世纪30至60年代,胃癌在日本也是高发肿瘤,但随着电冰箱的普及,人们开始习惯‘当天烧当天吃完’。从19世纪70年代起,日本的胃癌发病率明显下降。”专家介绍说,胃癌高发与不当饮食习惯有关,如吃隔夜菜、回锅菜等。 专家说:“青菜、菠菜等绿叶蔬菜,刀豆、(豆工)豆、蚕豆等绿色豆类,反复回锅,叶绿素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可降解成分,易致癌。而螃蟹、鱼类、虾类等海鲜,隔夜后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剩汤长时间盛在铝锅、不锈钢锅内,也易发生化学反应,应盛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中。此外,冰箱不是保鲜箱,蔬菜、水果等生鲜菜果久放,易繁殖细菌。至于咸菜、咸鱼、火腿、香肠、酱菜等腌制食品,因含致癌物亚硝酸胺成分,不宜多吃。” 专家提醒市民,日常饮食要清淡、新鲜,不要吃隔夜菜,回锅肉、红烧肉也要吃新鲜的。剩菜放置不要超过12小时,水也不宜反复煮沸。市民如发现上腹经常有饱胀、疼痛等不适感,胃炎、溃疡反复不愈等,要及时入院检查。对于40岁以上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第4个回答  2019-02-09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实验数据来告诉你真相
准备了一份新鲜出炉的手撕鸡和生炒菜心,将其分成两份并密封后,分别放入冰箱冷藏室和室内常温环境下,24小时后,带着这四份隔夜菜和两份新鲜的手撕鸡、生炒菜心,来到广州每周一检食品药品安全研究所,对这6份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
实验结果显示,新鲜的生炒菜心、在冰箱内隔夜的生炒菜心以及3份手撕鸡的亚硝酸盐含量几乎为0,但在常温下隔夜的生炒菜心却检测出了亚硝酸盐。
检测员表示,本次实验参考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的规定,仅仅是针对新鲜蔬菜和肉类中本身的亚硝酸盐含量,并不适用于隔夜菜,尽管如此,隔夜菜心中9.85mg/kg的亚硝酸盐也并未超标。
随后,实验员又将这份新鲜的生炒菜心和手撕鸡密封并放入冰箱,40小时后,再检测其亚硝酸盐含量发现,两份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都为0!
实验结果
实验证明,经密封冷藏处理的隔夜菜,并没有产生亚硝酸盐!而在常温下保存的青菜,即使已经密封处理,也还是产生了亚硝酸盐。
中山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授蒋卓勤教授表示,网传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说法并不可信,而在以往的一些吃隔夜菜中毒的案例中,导致中毒的原因往往是细菌等微生物。
尽管隔夜菜并非“比毒药还毒”,但长期大量地食用隔夜菜也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蒋教授也提醒大家,隔夜的青菜不要吃,其他类型的隔夜菜也要尽量少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