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写得更有文采?

如题所述

  首先,写作文时,应有明确的观点和清晰的思路.
不要以为有文采就是变换一下句式,多用几种修辞手法,而是要认识到语言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脱离语言的思想,也没有不表达任何思想的语言.有了明确的观点和清晰的思路,语言表达才会顺畅;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语言表达才会更生动.所以说写作时要使文章有文采,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和清晰的思路.
其次,锤炼语言,讲究语言的文学性.
孔子有言: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他认为说话写文章不仅要有思想,还要有文采,没有文采,文章也不会留传下去.可见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思想而且要富有文采.要使文章富有文采,对于驾驭语言技巧还不娴熟的中学生来说,锤炼语言,讲究语言的文学性,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几种使文章富有文采的方法:
方法一:锤炼语言,追求语言的生动形象
要使自己的作文体现词语生动形象的特点,在积累词语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即作文中需要用什么样的词语,我们就应该积累什么样的词语.那么作文中需用什么样的词语呢?概括地说,就是新鲜、活泼、不老套、不死板、充满活力、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词语,即生动的词语.写景状物,求其穷形尽相;写人叙事,求其惟妙惟肖;抒情言志,求其情理畅达.
①使用形象性词语.语言的生动性,往往是与形象性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就如同形与影一样.换句话说,大凡生动的语言,往往就是形象化的语言,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建筑美,即有立体感.它能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由于两个词用得生动恰当、具有立体感,才使得作品成为千古流传的佳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的关键,就是动词的使用.动词使用得巧妙得当,就能准确地反映出人物动作之间的细微差别,表现出人物性格特征,传达出作者的爱憎情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一种浮雕感.所以,行文中使用的动词应该是准确的,具有生动的可感性,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寓含作者的爱憎感情.
②使用音乐性的词语.所谓音乐美,就是作者在写作时,利用汉字平仄的变化与音韵的和谐等声律特点,形成一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使文章声情并茂,音义兼美.行文过程中,注意声调搭配、协调韵脚、巧用叠字、讲究节奏等.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描摹月光自下而上缓缓升起,又慢慢地泛开来,弥漫荷塘.洗笼化静景为动景,传神地描摹了月光匀润清缈的朦胧美.
方法二:选择句式,力求语言的丰富多彩
不同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也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语气情调也就随之变化,因此所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效果也就不一样.例如:整句(如四字格等)使文句整齐,散句使文意流动.巧用口语,文章定显活泼之趣;巧用文言,文章自有古雅之风.所谓句式灵活,是指作者在写作时,根据语言环境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恰当地选用句式,灵活地变换句式,使句式呈多样性,这样行文才会活泼、自由,不生硬,不呆板.常见的句式有以下几组: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长句与短句,常式句与变式句,单句与复句,口语句与书面语句,整句与散句等.句子按语气分还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要使文章句式灵活,注意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述一个意思,了解各种句式的特点、表达效果和语言环境的特点,掌握变换句式和选择句式的一般方法.如:
方法三:运用修辞,提高语言的优美神韵
运用修辞手法来美化语言,是使文章有文采的一种重要手段.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指出:言以文远.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唐代的散文家李翱在《答王载言书》中也指出:义虽深,理虽正,词不工者不成文.意思是说一篇文章,即使立意深刻,道理得当,但如果语言不准确、不鲜明、不生动,那也不能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这些,都说明了修辞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掌握常见修辞的作用及效果
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07
多观察,多读书,多练笔,多思考,多修改。
要求:①文章内容应以“我”为主;②要求写“所经历过的”一段生活,不能单纯写感想;③要求写“一段生活”,不能只写一天或一件事;④要求写的这段生活应当是有意义的,而不是一般的、平淡的。
如何提高分数:
1.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2.积累写作材料
3.丰富写作语言
4.训练书写能力

祝你学习进步,生活愉快!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7-07
这天,我带着篮球去篮球场,可是一群人围在那里打比赛,估计我去只会添乱,可钥匙又忘带了,妈妈还要半个小时才到家,于是我走向了好久不去的小公园。
公园坐落在一座小山上,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向树林深处,好久没来过了,满眼看去,小山上绿树成荫,不知名的小花小草都那么的生机勃勃,山顶上那座小亭,被环绕在绿树中间,就像是一位身穿绿色长裙的婀娜少女;山坡上四季常青的油茶树,一到秋天,挂满了又红又大的果实;万古长青的松树伸展着苍劲的枝干,山脚下有一条长廊,里面摆放着几张石桌石凳,坐满了下棋,打牌的爷爷奶奶,一到夏天爬山虎、葫芦藤、葡萄藤便爬上了用毛竹做成的顶,好像有的人玩累了一伸手便可以摘下一串葡萄来!
再往前走,是一片桃林,桃树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桃子,桃子上面毛乎乎的,白里透红,就像是一个刚出生婴儿的脸蛋,感觉挤一挤都可以滴出水来,让人垂涎欲滴。突然,我听到“咕咕咕”的声音,我很惊奇是什么声音?往前走只见在绿树环抱中的一片小空地上,有一处房子,分上下两层,上层和下层隔开,上面的窗户上伸出来一个杆子,上面有几只鸽子在休息,啊,这里就像是一幅美丽的油画,我这才想起来这是牛奶工小
第3个回答  2016-07-07

简单点说吧

    多看书,存货多了就不怕了

    多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多写,实践才发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如何

    多交流,有可能的话,找一个笔友,现实中面对面的最好

    多记作文的格式套路,大学前作文都是套路,记住了起码有了及格保障了


注意事项:

    书要杂。散文、小说、古诗、文言文、现代诗、外国诗、议论文,一些杂志都挺不错的,我以前看《读者》的,现在也是偶尔看看,里面文章很全面,适合学生,而且还有高考作文版本的

    不要沉迷小说。小说里的精彩描写可以借鉴,但是剧情什么的,作文800字可没有地方给你那么多情节铺垫,所以看了也没用

    做笔记形式可以灵活,直接画在书上(别撕下来),做摘抄本,最好直接记忆咯

    练习文章可以以任意生活场景、自然场景为主题,不要太拘泥形式

第4个回答  2016-07-07
要 有文采,脑子里的得有素材,古语说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这个东西。多看看那些非常有文采的作文,先试着模仿,借用好的表达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