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如题所述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工具,但决不是唯一标准。根据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感知越丰富,观念越清晰,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识就越容易,同时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助于对教材讲解的理解和掌握,并便于学生自习、复习和进行作业。因此,教师应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正确理解教材 简单地说: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立,能够称作文章,是因为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相对于文章这个整体而言,起码具有目标的明确性、组合的有序性和系列的完整性等几种要素。在几种因素的作用下,文章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环环相扣,互为贯通,臻于完美。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我们所使用的课本应不只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应该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决不是唯一标准。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不是为了教材而教学生,而是为了学生而使用教材,整和教材资源实现由“教材”过渡到“学材”。二、准确把握教材 准确把握教材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标志。作为英语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我们教师该如何准确把握教材,为我们得心应手使用教材奠定基础呢?它可通过课前研讨的方式来实现。现在的教学要求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一 )备教材 1、理清教材编排体系,找到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 2、掌握单元内部结构。明确单元基本要求及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3、揣摩编者编写意图。忠实、尊重、创新教材。 4、确定本课训练重点。(二)备学生分析学生学习困惑。站在学生角度看教材,站在先学立场析困惑。(三) 备学法 1、设计教学一般流程。重视自学文本,师生交流,质疑答疑,专题训练四个环节。 2、统一制定学法指导。 3、选定练习内容形式。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师应多角度钻研教材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尽可能的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那种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只会把学生囿于狭小的天地里,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益处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做法如下: 1、 重视现实性,实用教材 2、 体现自主性,探索教材 3、 突出整体性,活用教材 4、 关注人文性,拓宽教材 教师必须全面理解教材,掌握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各单元之间的联系,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再备课。弄清楚各单元教学的重点和目标。明白一个知识点与几个单元之间的上下间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