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读初三,被班主任打,请问我们家长该怎么做。

如题所述

这件事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对老师,该怎么办?对孩子,该怎么办?

首先,如何看待老师的做法?如何让老师意识到以后不该这么干?老师这样通过打手心体罚孩子,无疑是不对的!但是请家长先冷静一下想想,老师的初衷是什么?老师这样做的前提是什么?是因为跟你家是仇家要害这个孩子吗?还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无奈之下用了不合适的方法,希望这个孩子痛定思痛,痛改前非?如果老师不是咱们的仇家,不是铁了心要害这个孩子,那么请稍安勿躁,先肯定老师的动机是善良的。
但是,善良的动机,不代表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也不代表因为老师善良的动机就无限制无原则地容忍老师错误的行为。这时候起作用的,就是家长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方式。家长可以理直气壮地找校长、找教育局等上级领导和主管单位告状,出口恶气,但是后果呢?未必是家长心中所愿,反而容易让孩子被学校老师贴上“家长很难搞,敬而远之”的标签,被冷淡化和边缘化,这当然是家长最不希望看到的下策。当然也可以迅速给孩子转校换老师,但这一点对大部分家长来说,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和容易的。
那么相对更具可操作性的上策是什么呢?是私下找老师面谈!面谈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老师表示感谢,感恩老师对孩子这么负责任。然后对老师就孩子具体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汇报,家长一直对孩子有什么期望,是怎么引导孩子的,家长为了孩子适应学校学习做了哪些努力,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等等。通过这样的沟通,让老师了解到这个学生在家里表现出来的优秀的另一面,对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新的或者深刻的认识,明白到这是一个愿意配合学校和理解老师的好家长。注意,感恩和汇报,这两点,是后面进一步谈话的基础。
然后,要艺术巧妙地把话题牵引到孩子最近回家的心理变化上,比如说孩子会边写作业边哭,或者放学回家抱着奶奶大哭等,这个表述因人因情况而定。目的就是让老师知道:作为家长,你已经知道了孩子被打这件事,并且很重视;作为孩子,他已经受到了惊吓,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学习自信等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挨打已经给他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估计这时候老师的心里和面子多少都会多少有点挂不住(这也是我强调最好私下面谈的原因),家长要适时地安慰老师说,你很理解老师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不争气也让老师着急伤心,你已经在孩子面前跟孩子解释了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目的是为了他反思和进步。你已经告诉孩子老师很爱他很喜欢他,希望他进步,所以你希望......请再次注意,这时候,就应该是家长适时提出具体的建议的时候了。
要记住,你去找老师,不是为了兴师问罪,是为了解决孩子以后不继续被打的问题的。孩子学习困难这个客观现实,才是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学习上没有问题也不会挨打。所以在对老师挑明真相后,你要做的就是理解宽宏的同时,提出具体的解决意见。比如你会怎么帮助孩子,你辅导孩子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请问老师该怎么处理和解决?比如孩子如果还不合格,你希望老师怎么做?你会用什么方式和老师保持沟通和配合?这时候要把谈话的重心,从巧妙地指出老师的行为的不妥当,转移到对以后的建设性提议上。这其实也是老师真正关心的和需要的。
这个和老师沟通过程的分寸拿捏,也要因人而异。有的老师是爽快直接,一点就明,这样的老师比较好沟通;也有的老师比较倨傲自我,不把家长放在眼里。对后者这样的老师就不能一味谦卑礼让,必要的时候可以技巧性暗示性地说两句关键的话,让对方意识到到其实你也有其他对付她更有效的方法,只不过你不愿意那样做,你更在乎孩子有一个身心健康的求学生涯,更愿意直接和老师沟通互动。
通过这样的面谈沟通,老师一般都会认识到这个孩子的家长对教育很重视,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多少都有几分顾虑,下手就不会那么随便了。家长也不要从此和老师失去联络,而是要因此和老师保持更密切的联系,把平时家庭教育中的心得和孩子的进步及时定期向老师汇报,把困惑提出来诚恳地向老师请教,美化老师的职业操守,对老师表示赞美和感恩,正面地给老师输入正能量。就算家长再忙,哪怕给老师发几条短信的时间,我想也还是有的,目的就是让老师常常感受到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和积极的心态,感受到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愿意主动地进行配合。这是任何一个老师都很乐于遇到的家长。

说完老师说孩子。孩子遇到这样的事,对其心理到底能否造成阴影,家长的引导起最关键的作用。
当家长听到孩子的哭诉,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这件事过分夸大的惊讶或者愤怒,这是有害无利的。首先要表现淡定地和孩子一起追因:老师为什么要打手心?起因是什么?老师是希望你成为笨蛋考零分,还是希望你全部掌握这些知识学到真本领?那么老师到底是爱你还是想害你?通过一系列的追因,要让孩子认识到:首先是自己没做好学生学习的本分,自己不合格;而老师的本心,还是出于爱和更高的期待。让孩子通过反思自己,充分理解老师的动机,这是孩子能原谅老师并以后能和老师继续保持亲近的基础。
然后,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老师这样的做法对不对?家长要认同孩子当时的难过和痛苦,让孩子把动机和行为区别对待。认识到老师在善良的动机下,用了错误的表达爱的方式。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到,即便是老师,也是有情绪失控的时候的,也是有犯错误的时候的,也有不成熟的一面。老师也是凡人,不代表绝对的权威,老师也会做错事,这一次我们可以原谅她也应该原谅她。
最重要的讨论重点是:我们怎么避免以后不让自己受皮肉之苦?怎么避免再给机会让老师来对我们犯同样的错误?孩子在老师面前始终是弱势的一方,我们不能改变一个成年人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不对?怎么让我们自己更优秀,不给老师打手心的机会?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把以后不挨打寄托在老师的改变上,不如先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优秀和强大,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接下来要对孩子做的,就是从每一天的学习细节上帮助孩子一点一滴地进步,把孩子想变优秀变强大的意愿通过每一天具体的行动变成现实。对一个生字都不过关,低年级就考试都不及格的孩子来说,这并不太容易,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或者大人教育几句,孩子自己就能做到的,这需要家长每天的辅导、监督和配合。对家长来说,这一点才是真正彻底解决问题的关键和考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