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哲学中的 主体的客体化与客体的主体化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主体客体化: 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

客体主体化: 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

物质与精神双相作用:在物质关系中,人在改变客观事物中,客观事物也不断地作用于人,使人也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即主体客体化;在精神关系中,通过实践活动主体将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方法等实践观点。

扩展资料:

哲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

在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庞杂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各种问题,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时期的哲学研究对象,包含了具体科学的对象,哲学和科学浑然一体。

形而上学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不同,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指哲学中探究宇宙万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而另一个则是黑格尔开始使用,马克思也沿用的术语,它指的是与辩证法对立的 ,用孤立 、静止 、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化,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自然界的规律法则,灵魂是否存在,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自由意志等。总之,存在,虚无,宇宙,灵魂,自由意志……所有玄之又玄的问题,都属于古老的形而上学话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体主体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体客体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2

1、主体客体化,也叫主体对象化,与客体主体化相对,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谓之客观对于主观的必然。它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如人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制造出先进的生产工具。

2、客体主体化,也叫客体非对象化,与主体客体化相对,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谓之主观对于客观的必然。它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客体和外界事物的形态、属性、规律等经由人的实践活动拓宽了人的视野,发展了人的智慧,增长了人的才干,丰富了人的情感,磨炼了人的意志,从而转化为个体的素质和能力。

扩展资料

液体粘滞系数的测量方法:

主体,客体的哲学定义

(1)主客描述

主客体的关系存在,人们是为了呈现事物。

呈现事物,得自于人们对事物的描述,人们在描述某一事物时,在印象里就有了事物的形态,而衬托出这个印象中的事物形态,使之有所差别的事物,就是事物区别,事物相互的影响证明了事物形态区别的存在,存在的形态区别又体现出了具体的事物。

存在的事物区别的一切事物,就是存在的客体,印象里的事物的形态就是存在着的主体。

(2)主客关系

人们通过对这种主客关系的表达描述,也就呈现了事物的关系发生。主客关系是人为的定位,也是自然生命意识出现后的存在,人们在相互影响的事物环境里切入一点来描述具体的事物时,其主体与客体就已经相互作用了。

人们对存在着的关系的作用表达,在进行人为的认识和描述时,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进行时。

(3)自然客体

意识的自然的客体,是处于意识里的一切自然事物,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质基础这些都是自然的客体存在形式。

以主体存在的生命的意识对所有自然的客体的认识就是自然的全部内容。意志的社会的客体,是除却了人之外存在的一切,以意志的人为主体对所有一切存在的客体的认识就是社会的全部内容。

生命存在的世界的客体,是与存在的生命相关的所有,以生命为主体对所有与生命有关的事物就是世界的全部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主体客体化

百度百科-客体主体化

百度百科-客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27

实践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实践主体: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实践主体只能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实践主体)

    实践客体:即实践活动的对象。

    实践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和方法。

举一个例子:小明去砍一棵树,小明就是主体,被砍的那棵树是客体,而砍树用的斧头,锯子等就是中介。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具体表现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客体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举一个例子:小明捡到一块石头,小明把这块石头雕刻成了一尊佛像,这就是主体客体化

  2.客体主体化: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举一个例子:小明去爬雪山,发现了一株天山雪莲,小明吃了之后功力大增。天山雪莲是客体,被小明吃了之后变成了主体的一部分,这就是客体的主体化。

注:以上内容和例子来源于考研政治徐涛老师的上课内容。(政治上有概念不清,推荐徐涛老师的课程,无论是考研还是其他阶段的学习都适用)

第3个回答  2017-05-01
主体客体化: 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
客体主体化: 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
所谓主体客体化就是主体通过能动而现实的实践和观念的方式,对实践客体的积极的作用、影响和改造,以及将主体自身的各种本质力量和主体性结构能动地对象化出去,并渗入、融合到客体之中,使客体成为一种属人存在,成为主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主体的“化身”和“投影”,成为确证和体现人的主体性的“作品”的过程。
简单的说就是:人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把自己的目的、计划、愿望变为同主体相对立的客观实在即客体
所谓客体主体化指作为同实践主体相对应的并发生着现实相互作用的实践客体,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实践主体所产生的一种反向性作用和影响,并且使客体性的东西转化为主体性的东西的过程,是客体在主体身上映现自身、确证自身和实现自身,是主体被客体所改造,是主体的完善和发展。
简单的说就是:在主体反映和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客体移入人脑,经过改造成为人的思想、知识,或者在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中,使自然物成为人的工具,延长人的器官,直接从属于主体。
第4个回答  2016-11-26
⑴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客体化。
⑵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
一方面强调人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方式展开生命,把能力、才华、追求与价值外化到客体上,另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通过客体主体化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丰富与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