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日本也有像印度那种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有谁

如题所述

说起日本的“贱民”,真的是源远流长。大约从公元七世纪就开始有了,罪犯(大多是战败者)以及他们的后代,被流放到荒岛、山区等偏远地区,不许与外界接触。
和印度一样,日本自古就是个等级森严的国家,皇族、大名之下,就是武士、农民、职人(手工艺人)、商人。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身份最低贱的“贱民”等级:秽多和非人。
“秽多”,“非人”,听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好称谓。事实也是如此。“秽多”从事的是“不洁”的行当,比如屠宰牲畜、制皮革、埋葬死人、刽子手等等,“非人”指的是乞丐。
古代日本人是不吃四脚动物的(直到明治时期才解禁),所以屠宰牲畜、制皮革这些工作在日本人看来,是污秽的工作。而掩埋死人、行刑刽子手等血腥的活计,也是由贱民充当。
在日本古代的律令里,贱民属于“不可接触”的一群。贱民一般住在落后的、与世隔绝的村落,多数被河围起来,而河上连桥都没有,通往贱民村的道路,地图上也不标明。民间的日本人,称这些村落为“四脚村”,或者用手指比划一个“四”,因为说出口都怕沾染上污秽。
贱民们没有土地,粮食从何而来?一是吃日本人不吃的牲畜肉、内脏;二是靠从事”不洁工作“和其他农民或町人(生活在镇上的平民)换口饭吃。在日本有个民间习俗,一旦普通人因为不得不施舍给贱民吃饭后,一定要把路面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把“已经污秽”的碗咣当砸掉。
贱民自然只能和贱民通婚,生下的后代也是贱民,因为日本的等级制是规定死的,就是说,自打你一生下来,你父母是武士,你就是武士;父母是贱民,你就是贱民,一辈子没有乌鸦变凤凰的机会。
一八七一年(明治四年),学习西方的明治政府废止了旧的身份制度,将贱民改为平民,但这些”贱转良“的人群还是在社会中毫无地位,事实上依然保持着孤立的生存状态。直到二战日本投降之后,美国人帮日本人制定了新宪法,宪法里正式规定日本彻底废除了原有的阶级差别,原来的”贱民“终于消除了出行限制,终于有了选举权,外界改称其为“部落民”。
日本的部落民集中在西日本,主要分布在福冈县、兵库县、奈良县、三重县,据日本总务厅早些年的调查,九州的福冈县内共有606处“部落”,是日本全国“部落民”最密集的地方。这群人共有多少,说出来数字吓你一跳:200万!
虽然如今的部落民在外表上和普通日本人没什么差别,工作、购物、出行没有障碍,但是在日本社会里,对部落民的歧视依然根深蒂固,最温和的态度也是敬而远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